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在目标、社会功能和投资主体上的偏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消极影响,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制度的调整,将农村的职业教育作为顺应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手段,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2.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理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的相关对策:转变办学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项培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兰农”问题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就业能力。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需要拓展职业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着重分析培训主体、培训体制、培训项目、就业市场等主要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提出转变培训观念、完善培训管理体制、明确培训责任主体、整合培训需求、确立科学的培训目标、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与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等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向非农业产业转移,或跨地区流动,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无疑是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  相似文献   

8.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是统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则是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确保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职业教育可以为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提供切实保障,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空间;而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也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办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促使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机,职业教育应以高经济增长点的行业需求、劳动力成功转移的素质要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依据,在师资配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就业体系上做出调整与变革,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及培训,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本文就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针对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对策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蔡有国 《湖北教育》2005,(11):28-29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也是当前化解农村教育难题的有效途径。现结合我县实际,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体制性因素、产业结构失衡和劳动力素质低下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关键因素,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与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过低的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到农村,为农村劳动力的“去”与“留”服务。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凸显了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我省人口压力逐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构建我国人力资源高地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减少县域新的职业学校建设,把农村学历职业教育逐步推向城市;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开展中短期培训;建立区域技术培训中心,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打造区域特色;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详细论述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性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农村教育资源现状,提出整合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拓展农村教育职能;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义务化;降低农村人口职业培训成本等建议。其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前,边远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生源质量差、数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结构不合理,供给能力弱、教育效益低等问题。而要满足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的客观需求,边远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分类发展的思路。为此,应统筹教育资源,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体系;开展非农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迅速得到释放,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也可以说,没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经济。然而,号称为三农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却对此视而不见,"为农村培养留得住、永久牌的落地式人才"一直是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的价值取向,时至今日,仍然余音缭绕。显然,尽管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与培养目标未能适应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毫无疑问,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艰巨任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防止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凋敝现象的出现,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并且留住一部分乡村“精英”。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也要为农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构建有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学校主导的区域协作转移型、校企合作转移型、城乡统筹转移型、政府主导的资源整合转移型和制度创新转移型以及以企业和社区为主导的转移模式等。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