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日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同的地方,在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地方。对比中日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我们取长补短,提高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主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如何,关系到"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高校必须保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任务的完成。教师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力量,理应充分认识自身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所应有的人格魅力,充分挖掘课程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为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教师发挥好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几个维度提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以期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短短的几百年中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其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其对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内容体系、教育形式、文化基础、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等方面对中美两国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了两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异同,并立足本国的现实,利用美国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经验,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方面探索我国进行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本文旨在从欣赏课和技法课教学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欣赏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在欣赏课和技法课这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本文旨在从欣赏课和技法课教学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7.
美日高校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对美日高校创业教育的对比研究,认为虽然在教育理念内涵、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构成、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有着共性特征,但在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培养模式、资金渠道及支撑体系上存在差异。两国高校创业教育可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日本的迅速崛起让世界瞩目,其成功之谜中,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无疑是谜底之一。中日两国同受儒学文化圈的深远影响,在文化渊源、思想道德、伦理观上有着诸多的共同点,比较两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差异,更能给我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以启示,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用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与学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两大主体。高校主体创新不足与学生主体积极性的缺乏是高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布迪厄社会学场域理论视角研究发现,高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中的问题与大学教育场域中场域资本的输出羁绊和场域惯习的路径依赖有关。高校应注重场域资本的提升,寻求场域惯习的突破来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时代,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要重视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引导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生活在物质丰富年代的青年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和国防意识,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12.
刘观金 《时代教育》2009,(10):32-32,260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针对去年奥运会中美女排和平之战中国民对于女排的结果的不同呼声,从中美女排的现状,以及该现状中反应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百人全过程中去。”“爱国主义敦有的重点是青少年.”这就决定了有年知识分子最集中的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受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确而有效地开展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本文就此作一论述。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的教育制度各不相同,但是,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上却是基本相同的,概括起来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菁菁 《文教资料》2014,(25):83-85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爱国主义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理论和实践体系、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三个方面的差异,从而提出创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程鹏 《嘉应学院学报》2009,27(6):127-130
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比较,发现中、俄两国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制、课程安排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各有所长。学制上无差别,都是4年制本科教育,授予学士学位。而课程内容和形式上差别较大,中国采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采用必修、选修学分制,而俄罗斯仍采用基础部分和专业教学部分为区分的模式。教学评价方面中国以笔试为主,俄罗斯以口试为主。  相似文献   

18.
高校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祥 《教育艺术》2004,(6):30-31,36
高校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使大学生们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  相似文献   

19.
美日两国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美日两国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特点入手,借鉴两国高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做法.提出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地位不能动摇;注重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豪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 :一是在欣赏课 ,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 ,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 ,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