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尚文教授对语感作过这样的定义:“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与有关的表象、联想、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语感实践,另一条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和使用语言材料,在“听听一读读一抄抄一背背一讲讲一写写”的语言实践中,在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实感当中去获得语感。语感分析是借助于语言材料,使文章中隐含的暗示性的规律明朗化,在这种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分析中,学生不仅能认…  相似文献   

2.
加强诵读教学是使学生达到自然成诵、增强语感的目的,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种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途径。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培养语感的难度,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加强语言实践;要求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加强诵读教学是使学生达到自然成诵、增强语感的目的,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种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途径.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培养语感的难度,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加强语言实践;要求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寻语感培养的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整体感知和感悟语言,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尚文教授对语感作过这样的定义:“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与有关的表象、联想、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语感实践,另一条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和使用语言材料,在“听听一读读一抄抄一背背一讲讲一写写“的语言实践中,在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实感当中去获得语感.……  相似文献   

6.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说,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还要有语感分析,即分析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人在长期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力。从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语感作为一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习得的。语感培养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思的实践。因而,有必要思考、研究、揣摩、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使学生感知得以升华,间接的理解能够内化为直觉,有意识的判断演变成下意识条件反射式的领悟。  相似文献   

8.
语感教学的两条主要途径是“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1.语感实践。没有相应的语言实践,就不会有相应的语感,这是所有论述语感的人公认的。中学生的语感实践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以生活为大舞台,以语文课堂为中心,以典范的教材为例子。语感的培养不能依靠教师的讲析、灌输,要靠学生自己反复的阅读、揣摩、体味、理解,直到达到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的程度。只有这样,往后遇到一定的语言文字信号的刺激,才会立刻感受、领悟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情味细微的差别,才会形成语感能力。2.语感分析。语感是一种语言直接的感悟,或者说…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人在长期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力.从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语感作为一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习得的.语感培养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思的实践.因而,有必要思考、研究、揣摩、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使学生感知得以升华,间接的理解能够内化为直觉,有意识的判断演变成下意识条件反射式的领悟.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反复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作为一种能力,语感不是靠简单的灌输就能产生和获得的,它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主要是听、说、读、写,英语教师要立足课堂,延伸课堂,为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英语语感能力开辟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反复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认识的经验和体会.作为一种能力,语感不是靠简单的灌输就能产生和获得的,它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主要是听、说、读、写,英语教师要立足课堂,延伸课堂,为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英语语感能力开辟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学科是一门教会学生正确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工具的基础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可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有一个严重的失误,偏离了教学的本体一学习语言,而是热衷于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只有回归到语文教学本体上,寻求正确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形成语感,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是目前所使用的区分于传统语文教学的两种常用方法.总之,不管运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培养语感,始终遵循一个原则--指导学生自学,始终为了一个目的--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3.
孙冬霞 《课外阅读》2011,(3):212-212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会意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鉴赏的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使之“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此,我对语感训练的策略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把学生语感的培养上升到一个高度,在教学中突出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以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强化语言实践和加强写作锻炼这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途径,以最大限度彰显语文课堂魅力,让  相似文献   

15.
<正>有效实施语感教学,势必有利于纠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那么究竟如何培养语感,进行语感教学呢?结合我国语文教育现状,提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条基本途径。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这是语感培养中最基本的途径。而强化实践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听读说写的反复训练。"听、说、读、写训练都很重要","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读,说就是写,用嘴巴写","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  相似文献   

16.
浅谈初中生英语语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是掌握一门语言并能熟练地使用该语言的基本途径。它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时对母语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学习英语的环境有着太多的局限性,基本上只有充分地利用课堂这一场所来实践语言。而且,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有个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王小东 《广西教育》2011,(34):21-21
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力、理解力和领悟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因为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进而对文本形成整体的感知和积累。  相似文献   

18.
正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能力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的关键。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逐渐养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引导,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一、书声琅琅———把握语感的脉搏(一)融情范读,熏陶语感在范读课文阶段,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熏陶语感"的作用。教师在范读时,倘能够动情、入境,用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经验直接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准确、鲜明的感知,甚至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学生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司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略语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语感训练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听说读定的言语实践是培养英语语咸怕一条正确途径,在外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感之间的,掌握好传授语言知识的“度”,将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在口头上的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优美的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基础 教师自身优美的语言,能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能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去,对课文充分感受;能在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共鸣,给他们一种“润物细无声”之感;能给学生提供培养语感的氛围。 二、引导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点 第一步,初读:感受语言,触发语感。让学生通过听(听范读)、看(默读)、读(朗读)、说(复述)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 第二步,精读:一是品味语言,领悟语感。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语言知识,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