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政,是河南画报社年近花甲的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辞典》第465页有他的辞条。多少年来,他不鹜虚声,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悉心求索,求真求美。他,一连8个春节没有与家人团聚,而是分别在从郑州到上海的列车上,在豫西首阳山电厂的建设工地上,在新县、陕县、鹿邑、兰考等地农民家中度过。他拍摄了一连串新闻摄影报道和艺术照片,热情赞颂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及时总结老摄影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新闻摄影研究室拟组织、编辑、出版《新闻摄影实践百例》(暂题,丛书),主要刊登老摄影工作者在长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中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做到既有经验介绍,又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提高到理性认识,有实有虚,以实带虚;每篇文章并附有优秀新闻照片,使它对广大的摄影工作者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新闻研究所所长安岗同志说,新闻照片是历史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外贸运输支公司出了个“土记者”,他就是发运员沈海滨。几度春秋,几经磨练,他终于获得了累累硕果。 1985年,初中毕业的沈海滨,分配到了盐城市外贸工作,由于工作量不大,促使他不断思考一个同题: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多做些贡献?一次,看报时一新张闻照片触动了他。从此,他爱上了新闻摄影这一行。五年多来,他一步一个脚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诞生之初,人们对其要求是简单的纪实性、新闻性,对艺术美感要求极低.现代社会,广大读者艺术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对新闻照片中的美学要求也越发强烈,读者希望看到生动感人,视觉冲击感强,寓意深刻过目不忘的新闻照片.从照片中不仅体现新闻事实,又能得到美的启迪和熏陶.  相似文献   

5.
盖旭辉 《军事记者》2004,(12):53-54
军事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用摄影的手段形象化地报道军事新闻。因此,军事新闻摄影应该以颂扬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用富有鲜明军事特色的作品和具有浓烈“军味”的军营生活,反映广大官兵的时代风貌,弘扬主旋律。这种体现“军味”的新闻摄影作品,要牢牢把握人民军队的宗旨和本质,代表先进化前进方向,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入,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摄影在以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步伐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之后,匆匆跨进了90年代。90年代的中国新闻摄影,无疑还要在担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开始一个新的跳起。以往的摄影实践,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还未认识或尚未克服的种种不利因素,也毫不留情地编织成一道迟滞我们前进的障碍。障碍不破,起跳难矣!障碍如何破得?窃以为,人人都来学点辩证法,也许会大有裨益。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掌握它,就能根治新闻摄影中出现的诸多“病症”、振兴新闻摄影事业。在新闻摄影实践的神奇时空,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作出这种那种抉择。由于缺少辩证的观点,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或难免产生夸大对立的错误,甚至造成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7.
刘万平 《军事记者》2005,(12):11-12
在解放军报社,很多人与徐海均逢面总习惯喊他“徐副主任”.因为他曾在社办公室(政治部前身)当过3年副主任,后调任时事部副末任3年,再后复网政治部任副主任(正师职)达5年之久、“为官”11年,特别是在政治部这个“要害”部门主持工作期间.他一心为公、一身清廉,留下了有口皆碑的“官声”,至今仍被大伙儿不时提起。  相似文献   

8.
尹权 《新闻传播》2009,(6):80-80
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新闻摄影工作者已注意到,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入侵”而引发的新闻摄影格局多元化:数字技术引发的摄影物质文化的嬗变及摄影精神文化的解构,  相似文献   

9.
10.
去年9月中旬,全国成千上万的读者以希冀的目光,期待着人类第一次征服长江上游的“宽鬼大峡”——虎跳峡的喜讯。全国几十家报刊的记者云集在虎跳峡,手拿照相机,等待着长漂船只闯过“魔鬼大峡”的一瞬。可是,预料中的新闻未发生,预料外的新闻却纷至沓来。——9月12日,洛阳探险队副队长郎宝洛和队员孙志岭乘坐的密封船在漂过中虎跳后,被暗礁恶浪划破打翻,孙志岭葬身江中,郎宝洛被冲到对岸崖缝间,头上是千仞绝壁,能否脱险上岸,尚难预料。9月13日,在营救郎宝洛现场采访的四川《青年世界》杂志社记者万明,晚上返回驻地途中不幸被山上的飞石击中,光荣牺牲。他胸前还挂着摔烂的照相  相似文献   

11.
去年9为中旬,全国成千上万的读者以希冀的目光,期待着人类第一次征服长江上游的“魔鬼大峡”——虎跳峡的喜讯。全国几十家报刊的记者云集在虎跳峡,手拿照相机,等待着长漂船只闯过“魔鬼大峡”的一瞬。可是,预料中的新闻未发生,预料外的新闻却纷至沓来。——9月12日,洛阳探险队副队长郎宝洛和队员孙志岭乘坐的密封船在漂过中虎跳后,被暗礁恶浪划破打翻,孙志岭葬身江中,郎宝洛被冲到对岸崖缝间,头上是千仞绝壁,能否脱险上岸,尚难预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媒介报道手段,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理念和平民视角应该是新闻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1月以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几次刊登过反映山东鱼台县某些工作问题的批评性新闻照片,对实际工作有推动作用。拍这些照片的不是记者,也不是基层专职新闻工作者,而是一位农民通讯员,名叫赵化吉。赵化吉今年29岁,家住鱼台县武台乡常柳行村,现在乡文化站做临时性工作,是县广播站多年的模范通讯员。他1982年底开始学习摄影,照片表现艺术还很不成熟,但因他的照片能够切中时弊,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从《炎黄春秋》(载2007年10期)上读到一篇介绍《安徽老年报》几位老同志18年来艰苦创业、含辛茹苦办报的事,文字朴实、事例感人。随后此文  相似文献   

15.
《一位可敬的老档案工作者》记述的赵立民同志与文件、档案打了三十多年交道,他忠于职守、埋头工作,为我们档案工作人员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于中国早期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不仅有首倡之功,而且对于新闻学的性质、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新闻学的品格等都有独到见解。蔡先生的新闻思想不仅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1月7日凌晨,一场惊心动魄的奇袭入侵越军的战斗突然爆发了。7点15分,一名叫严树军的战士第一个出现在敌巢中间。他的身影只闪现了3次,敌军一个连指挥所和两个屯兵洞就开花了……多么珍贵的一瞬啊!拍下它就是我中华男儿的骄  相似文献   

18.
“来拍片,往拍片,俯首孺子牛; 进不惊,退不惊,放眼量风物。”……一幅幅满含深情的挽联高挂,四周摆满了花圈,正中悬挂着河南电视台主任记者、外宣处采编组组长、河南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王廷栋的遗像,向王廷栋同志遗体告别的人群缓慢地走着,哀乐、泣声充塞了整个大厅……大家不忍而又很想再看王廷栋最后一眼。那静静的躺着的,就是那个魁伟、乐天,走起路来一阵风的王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北京日报在新闻摄影报道上有不少改观,摄影记者拍摄了一批新闻性强、有特色的新闻照片,一些摄影作品在北京市和全国获奖;编辑在新闻照片的版面安排上冲破了一些旧框框,用通栏大照片作头条。甚至在一版出画刊,在“全国报纸第一版运用新闻照片好版面评比”中获一等奖;第十一届亚运会报道,进一步打破常规,编报以新闻照片为中心,出版彩色照片专刊,给人面目一新之感,版面编辑获“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作品”特别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北京日报编委会领导,特别是总编辑刘虎山重视新闻摄影工作,不断挖掘新闻摄影潜力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的形式记录新闻事实,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是报纸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新闻摄影作品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在瞬间给读者以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描写所不能替代的。新闻摄影以照片的形式真实反映新闻,那么新闻摄影应不应该完美?应该如何表现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