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以及实验区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怎么做,专家指导怎么落实,广大实验教师遇到的大量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等,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模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本文就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生发、基本理念、内涵以及如何建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以及实验区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怎么做,专家指导怎么落实,广大实验教师遇到的大量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等,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模式,本就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生发、基本理念,内涵以及如何建立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呼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课程的大面积推进,新课程的问题将在教学实践中暴露,新课程的困惑将在教学实践中产生,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问题困惑的产生和解决,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模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校本”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相似文献   

5.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相似文献   

6.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呼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研究机制,教育部《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因此,明确校本教研制度的内涵,从旧有教研体制的框框中走出来,构建起学校的、教师的和专业教研部门的教研实施策略,并将其加以整合,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研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过去,教研室制定了许多常规、标准,总想将学校和教师的行为都规范到事先约定的框框中,总想通过频繁而严格的检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教研室的这些工作对规范教学行为和促进教学改革,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表面上许多事情似乎都“规范”了,而实质上它使得极具个性和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机械、呆板,学校和教师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在于确立学校为本的基本理念。调整和改进现行教学研究机制系统。当前,在理念上要强调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以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与此相应,在实践层面上应该致力于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强和改进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以及引导和促进校外教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中小学的教学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迫切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一、确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进一步讲,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教师成长的场所。我校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现场,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实践问题,总结提升教育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发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呼唤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新课程实施的真知在基层,在一线教师中,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加强以校为本研究制度的建设。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制度,它建立的是以教学研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师研究制度,构建的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制度,确定的是能激活每一位教师潜在科研动力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 ,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它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它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  相似文献   

15.
林国栋 《继续教育》2006,20(6):53-54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培训,涉及面之广,涉及内容之多,对目前广大中学来说,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长远的发展观点来看,都显得“捉襟见肘”。由此,我在指导中学教师培训过程中,提出了“以校为本”的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下面以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苍南县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中生发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冬末春初仍然寒风凛冽的北京,我们一如既往地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关注着并及时向您传递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2001年9月,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春季又有4个实验区加入。2002年9月,新课程在530个省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达870万人,约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18%~20%,加上国家级实验区学生,将近1000万人。据了解,到2003年9月,课程改革还要有更大的迈进,估计将有1000多个县区要进入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将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35%。面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以及实验区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怎么做,专家指导怎么落实,广大实验教师遇到的大量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评价怎么搞,等等,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模式———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京举办了两期研修班,专门研讨了上述问题。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深刻理解、认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内涵、理念、特征和一些做法,本刊自这一期起特邀有关专家和基层教研室撰文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条件不断完善,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重心已经从硬件建设逐步转移到以教师培训带动教学改革。中国有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各国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加快教师培训的形势,我国教育部于  相似文献   

18.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研究为先导;教学的中心地位凸现出教学研究的先导地位。我国的教师队伍除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有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外,还有着上下连贯、自成一体的教研机构设置。与成千上万的专职教研人员。这支队伍曾经面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教材教辅用书市场没有发育的教情学情,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编写教材及教辅用书,指导教师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承担教学研究与教学业务管理的职能,在规范教学程序、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与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在今天,这种传统的以各级教研室为中心的教研制度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研究为先导;教学的中心地位凸现出教学研究的先导地位。我国的教师队伍除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有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外,还有着上下连贯、自成一体的教研机构设置。与成千上万的专职教研人员。这支队伍曾经面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教材教辅用书市场没有发育的教情学情,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编写教材及教辅用书,指导教师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承担教学研究与教学业务管理的职能,在规范教学程序、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与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在今天,这种传统的以各级教研室为中心的教研制度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南江县教育文化体育局于今年3月下旬召开了校长、教导主任等参加的“课程校本教研”专题研讨会,并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全县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1.充分认识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研机构,要三位一体,立即行动起来,增强“科研兴教”意识,确立“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构建了“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的工作体系和制度。2.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必须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