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代汉语中的“去来”结构.用法较为复杂。本文试图全面分析这些用法,并对它们的来源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气表达方式。汉语与日语在语气表达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点,也有着显著的区别。文章以汉语语气词了为考察对象,分析了了所表达的各种各样的语气以及它的相应日语表达。在此基础上对了的中日语气表达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3.
吴静静 《文教资料》2011,(27):24-26
现代汉语中.祈使句尾“了”的语义分析一直很有争议。本文根据认知一语用理论,利用语义演变公式“M2=M1+X”探讨了祈使句尾“了”的语义特征,并认为它是语法化程度不高的成分,其语义演变涉及语言的虚拟性、语用推理及语言主观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界及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了"、"着"、"过"的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主要分为现代汉语本体研究、汉外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同时指出这些研究所反映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勇 《文教资料》2012,(27):153-155
进入"A了去了"结构中的形容词具有泛化的倾向。其中A具有[+无界]、[+原型]的语义特征。无界的性质形容词可以进入该格式,而有界的状态形容词与该格式不相容。在A的选择限制上,一般而言,主观性强的形容词比主观性弱的形容词更易进入"A了去了"格式。  相似文献   

6.
实词虚化是汉语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同时也是促进汉语语法正常发展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汉语词汇、语法的重要转换规律,历来是学界研究和总结的重点.基于汉语中实词虚化的重要背景,阐述了实词虚化的定义和具体体现,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了”词,窥视上古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过程中实词虚化的种种表现和典型特征,得出实词虚化的重要途径和成熟机制.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及习作过程中出现各种语法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本文特针对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助词“了”的误用进行一系列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韩国某集团于某年4月和10月,对同一批员工进行的两次C.TEST口语面试的数据为对象,分析口语测试的信度,以及这批考生在两次口语面试中的等级水平变化。肯德尔W系数的信度检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面试官之间的评分一致性比较高。概化理论分析后得出的概化系数显示,两次口语面试的测试信度都比较理想。通过对比分析同一批考生在两次口语面试中的成绩变化,本文认为,处于工作环境下的不同水平的韩国考生的汉语口语习得水平变化不一致,初级阶段的考生口语水平提高明显,中高级阶段的考生口语水平变化不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两名说汉语儿童1~4岁长期跟踪观察获得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4岁前儿童已具备基本的时间意识,但仅能习得其中较为典型的类型。从"了"字表示完成和表示事态变化两种不同含义的角度,揭示说汉语儿童早期时间意识是从"了"开始的,得出"了"的习得过程、特点及规律,并从认知和心理方面分析影响"了"的习得和影响儿童早期时间范畴习得的原因,以期对儿童早期母语教育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同学们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似乎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似的。但我并不在乎这些,我在乎的是:“跳蚤”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考察了时间介词"去"的产生时间及其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其次深入探讨时间介词"去"的产生过程及其演变消失的原因,最后讨论了"去年"、"去岁"中的"去",说明这里的"去"不属于时间介词用法.  相似文献   

12.
“动 将”式是近代汉语中一种极有特点的结构,它始于魏晋,晚唐五代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这一形式,于元为盛,明中后期逐渐衰落,最终为“动 了 趋向补语”所取代。《二刻拍案惊奇》中“动 将”结构的两类,也大体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形式,出现在多种句式之中。“动 了 趋向补语”结构亦在该书中频繁出现,并已开始了取代“动 将 趋向补语”结构的步伐,但尚未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13.
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时间表达特点来看,英语中,时间词语或其他成分只能是辅助性的标记,动词才是时间表达的必要条件,不可缺少。英语动词的过去时有使用的强制性,而汉语中表达时制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动词后加语法词语,时间词语、补语等成分等都可以表达时制。“了”表示“先时”,先于参照点的时间。英语的所有动词都有过去时的形态变化,而“了”的运用得受动词的性质或句子情况的限制。英语用不同的动词形式表示绝对时制和相对时制,而汉语的“了”既可以表示绝对时制,也可以表示相对时制。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中“动宾补”结构即已有之,只是用得很少。唐宋以后的近代汉语中,随着语言更接近口语,这种口语色彩浓重的“动宾补”结构,使用频率大大增高,且作为补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得”也已产生,形成了与古代汉语不同的“动宾补”结构特征。不仅如此,近代汉语中的“动宾补”结构,无论用“得”还是不用“得”,和现代汉语相比,都显示出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郭锡良、李铃璞主编<古代汉语>,洪成玉主编<古代汉语>,徐季子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对"先趋而后息""人趋己趋"中的"趋"的解释不妥之处,本文从上下文的照应、古文献的其它用例、词义引中的线索等几个方面证明"趋"应释为"以恭敬的姿势快步走".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摆脱传统模式的一些弊端。探究式阅读教学应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形成学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的效应。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落实五个转变、努力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并启发班级集体思维。运用这一方法应注意教师指导阅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教学方法与效果的相统一并坚持进行教学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趣"是中国绘画理论批评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中国画论视野中的画"趣"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概念,它在魏晋南北朝被引入画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它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升格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论家对"趣"作为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来源、生成等予以了进一步的深化论述,"尚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体现为一种时代艺术精神和一股艺术审美思潮相别于前朝。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论述了严复"雅"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运用.作者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严复"雅"的历史局限性及其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内核"进行了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诗歌艺术特征及诗歌翻译的基本要求,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雅"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地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这种成功与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其中"形"与"意"在历代绘画与画论中所起的指导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秦汉唐宋美术史对"形神"的评述,还是宋元的现代绘画对"形"与"意"的关注。"形"与"意"在中国画的创作与实践中,承担着指导作用,同时"形"与"意"又随着绘画的实践得到论证与补充。"形"与"意"在画论与绘画中的不同表现,形成了中国画丰富多彩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本从中国传统化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汉语中白系词族化蕴涵的成因,并具体论述了白系词族丰厚而又独特的化蕴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