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深化政府机关效能建设进而优化投资环境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在城市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本文从滁州市现有投资环境简析入手,分析了效能建设和投资环境两者关系,对滁州市在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有待改进之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效能,进而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些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学科的融合发展是学院建设发展中面临的方向性问题。为促进学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实现学院的办学目标,结合军事体育、特种作战两个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建设任务,分析了军事体育与特种作战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有利条件,并从方向、平台、路径、关键、特色等方面,探讨了两者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乡村旅游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本应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但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未能全面赋能乡村旅游业发展和结构转换。构建数字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理想模型,以乡村旅游和数字建设较发达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协同发展存在的不足,从顶层设计、区域联动、技术应用、资金保障、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惠共赢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更是广大农民的期盼。本文运用木桶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两者是相互联系,互动发展的。现阶段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创客空间引入到图书馆,给图书馆的建设和转型带来新的思路和影响.通过对创客空间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探究创客空间在图书馆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结合两者特点来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进行定位分析,探究基于图书馆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的理念、目标、活动形式、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学习与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是当前终身学习理念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的良性发展将影响社区教育工作的高效推进。针对当前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制度建设现状和问题,文章以数字化学习在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从顶层设计、主体视角、实体建设等三个方面分析数字化学习中影响创新和发展的制度问题,从组织、管理和制度上提出对应的实施建议和策略,以期为社区数字化学习提供制度支撑和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历史的积淀,它深深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广大学生群体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在发展上互补并促进。90后的一代,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价值趋向,他们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是校园文化新时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俱乐部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及辨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体育俱乐部与校园体育文化两者的特点出发,探讨其中的辨证关系,认为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校园体育文化形式,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也推动了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是俱乐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三所大学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协调状况进行调研。数据表明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教学与科研协调意识,但在高校现行的各项制度体系中,尤其是评价考核压力下,教师在教学科研行为中对于两者的协调难以充分实践。通过对不同教师群体在教学与科研中具体困扰及冲突的进一步调查与分析,表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是协调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有着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由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它们要解决的社会矛盾是不同的;对两者的建设要求也是不同的,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但是从两者的发展目标来看,它们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关系;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要求来看,它们是互相包含、并行不悖的关系;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和谐社会是从小康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和中间形态。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探寻创新发展道路过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均是其中重要构成部分,且两者存在着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统一、教育模式相容等内在关联,两者均在多年发展中取得良好教育成效。但现如今进入新时代,两者在独立发展道路中存在诸多阻碍因素,通过双向构建体系能够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对两者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理论思辩,并指出了两者矛盾存在对各自健康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和学校数量都有了较大增长,但在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结构以及规模上都满足不了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需求。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过度,另一方面是市场自我机制存在缺陷,过分注重市场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社会资源创新和高等教育宏观理论的冲突。因此,政府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冲突点,合理利用市场激励机制和政府行政干预,不断完善和健全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管理机制,使得高等教育正常健康发展。本文先研究社会资源创新和高等教育宏观理论的冲突点,然后分析两者冲突所导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交叉融合的态势渐强,两者关系的研究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增多,但纵观之下,理论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作者就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认为相关研究存在逐年增多但未形成共识;政策文件客观上对两者关系的学术争论产生影响;较多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间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都处于重大转型之中,要求两者之间建构积极的互动发展关系.然而,实践中存在着互动文化不融合、互动组织不健全、互动方式不完善和互动机制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这对解决彼此发展问题和实现两者有效对接、相互促进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推进两者互动发展的主要举措有:融合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文化;建立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新型组织;完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评价制度;重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产生,并将其与欧洲古希腊时期及欧洲中世纪的体育发展作一个横向比较,阐述了两者产生、发展及衰落的历史根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在产生源头及内容功能上存在很多的相似点,而导致两者衰落的原因均与其社会主流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风廉政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是企业的有机整体,相互促进、互为推动、不可分割。企业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在抓好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学习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抓制度建设,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抓监督检查,规范党员干部行为。领导干部在抓好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两者互为倚重,相互促进,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保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认为壮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源异流",同属稻作文明类型。从文化的发生形式比较分析,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原发型文化,且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带有一些激发型文化特征。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是移植型,但带有明显的激发型文化特征。从文化的存在形式比较分析,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兼容型,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独立型。从文化的传承形式比较分析,两者的传承均属于连贯—重组型。两者互动发展具有同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等良好条件。并对两者互动发展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解读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在于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对于两者的结合,必须从理论依据、兼容性以及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对公有制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理解,才能正确把握两者的兼容关系,两者现实的结合才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摘要: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是北京、上海两地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德尔菲法、文献综述法进行分析,考察了北京、上海2地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的关联性及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对北京、上海2地的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变量进行了2年6次追踪收集,探讨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在增长趋势中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两者呈现相关(r=0.58),体育赛事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66),体育旅游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58)。研究结论为,体育赛事的发展会带动两地体育旅游的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也会带动当地体育赛事开展,这两者互动融合发展则会对北京、上海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