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对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测验和比赛两种负荷条件下,血乳酸、心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不同性质负荷对游泳运动员机体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比赛条件下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最明显的表现是,负荷后对机体的影响要比测验负荷大;比赛和测验负荷后,血乳酸和心率两项指标的变化并不呈同步趋势。在超过最大强度负荷的情况下,血乳酸指标能较准确地反应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不同负荷的变化特征;比赛负荷和测验负荷,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训练负荷达到比赛负荷要求的关键是提高心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2.
足球比赛负荷是球员在比赛情景下完成各类动作所承受的物理、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刺激之和。比赛负荷的量化结构分为外部和内部负荷,外部负荷的量化方法包括人工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轨迹追踪技术和全球定位设备,通过球员体能或技术表现的负荷量和强度来评定足球比赛中的行为活动特点,外部负荷特征表现为间歇性运动下频繁变向和短距离变速跑,高比例的中低强度无球跑穿插较少的高强度带球跑。内部负荷的量化方法包括耗氧量、心率和血乳酸等指标的测定,通过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来评定足球比赛中的能量代谢水平;内部负荷特征表现为有氧供能为主、无氧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交替进行。现有研究局限为外部负荷低估了变向运动对足球比赛负荷的影响,内部负荷无法概括正式比赛的供能特征等。未来可尝试在优化量化方法基础上结合内外负荷,从而更精准地量化比赛负荷。  相似文献   

3.
不同负荷因素对游泳运动员负荷后血乳酸、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择广东省游泳队20名运动员,研究最大强度负荷下负荷距离和负荷性质变化对游泳运动员负荷后机能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强度负荷后,血乳酸和心率并不呈同步变化趋势,心率指标的灵敏度较低,而血乳酸指标能较准确地区别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不同负荷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8周预负荷练习与非预负荷练习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16名女子乒乓球队员为实验对象,利用Isomed2000等速测力系统和Mega6000肌电系统分别对左、右两侧的肘关节肌力和肌电信号进行同步测试。结果:1)与非预负荷组相比,预负荷组的相对峰力矩和平均IEMG增长均显著性提高(P<0.05);2)预负荷组的力矩加速能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非预负荷组则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3)预负荷组和非预负荷组肱二头肌围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负荷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肌肉最大力量、爆发力和肌肉围度。预负荷练习比非预负荷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而对于肌肉围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生理负荷实时监测技术、多项式拟合以及SPSS(13.0)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瑜伽训练课的生理负荷强度进行了现场实时抽样测试和分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数据.结果显示:瑜伽训练课的总体最大生理负荷强度为134次/min,平均生理负荷强度为119±4.8次min;男性和女性练习者的最大生理负荷强度分别为134次/min和129次/min;平均生理负荷强度分别为119±6.1次/min和128±7.3次/min.试验数据揭示,本次瑜伽训练课的生理负荷强度属于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足球比赛负荷特征与训练思想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职业足球队在制定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负荷时 ,并没有充分反映出运动员在现代足球比赛中所承受的各种负荷特点 ,通过系统论述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负荷和生理负荷 ,以期为教练员更新传统的训练思想、科学地安排足球训练负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负荷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教练员进行篮球训练应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依据外部负荷指标和内部负荷指标,通过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水平测定确定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9.
已有文献表明,在优秀手球运动员全年训练中的某一阶段还缺乏足够证据来说明不同身体负荷之间的关系。为了探讨超级联赛中的手球队在全年训练周期中赛季前不同负荷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为超级联赛的球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0.3±1.7)岁,参与测试选手的运动等级从一级到健将级。一般性和专门性运动能力水平通过教育学和生物医学的方法进行评估。运动能力通过负荷逐渐变化的方式来评估。研究结果揭示了手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活动以及全年训练周期中赛季前负荷量之间的有效性关系。训练负荷适宜的分布应该如下:30%的有氧负荷,43%有氧和无氧负荷,12%无氧乳酸和大约15%的无氧酵解负荷。至于负荷的比率,要慎重考虑一般性和专门性运动能力的变化,这一点应归因于心血管系统和肌肉工作的能量供应系统对练习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家男女马拉松队、肯尼亚国家马拉松队2007年冬训负荷结构特点以及国家男女马拉松队2007年冬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研究,发现现代马拉松项目训练的负荷节奏和结构特点是:100%以上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5—10%;90—100%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15—20%;80—90%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50—60%;80%以下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15—20%。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马拉松项目的训练应紧密围绕马拉松专项强度展开,特点是负荷节奏感强,日平均负荷量小。  相似文献   

11.
为使我国女子400m 栏项目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探索科学训练的规律,对400m 栏运动员陈冬梅的四年训练规划的组织实施与有效的训练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迅速提高400m 成绩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栏间跑节奏模式,是提高400m 栏成绩的重要内容;400m 成绩主要取决于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发展水平,而增强力量,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掌握和提高放崧快跑的能力与节奏,是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400m跑与其相关各段落成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0m跑中相关各段落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数据,教练员可以根据相应各段落成绩制定训练中各段强度的要求,还可根据运动员训练的各个段落强度估测专项达到的水平。400m跑中各分段成绩也是检查400m跑的水平的重要依据,运动员应该掌握合理地分配时间的能力,以提高400m跑的成绩,中介绍了有关的换算公式,可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世界10名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速度、各分段时间、体能等特征的研究结果证明:世界男子400m运动员在训练中以提高速度为核心,在比赛中依据运动员特点,特别是在0-100m分段时间有目的地控制速度,这样的跑速能有效.地降低人体体能中磷酸原系统功能的消耗速率,延长能量的使用时间,增加能量输出最大功率值和人体所跑出的距离,为全程跑人体体能的合理分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各分段50m成绩与总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分段50m与400m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当今世界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基本特征,为提高我国女子400m运动成绩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400m跑这个项目训练中训练手段的重要性,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男子400m跑运动员训练手段进行了筛选研究,为优秀运动员400m跑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军校两组学员分别实施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和传统力量训练手段的实验研究,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学员的400m障碍跑专项素质指标和400m障碍跑成绩具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训练学角度对400 m项目的"有效训练负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水平400 m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体系应是围绕着无氧乳酸训练负荷为核心的,无氧非乳酸速度训练及专项身体训练为主要支持系统的负荷系统。美国教练较为平稳的负荷走势设计与我国"跳跃式"的负荷设计有较大不同,对超量恢复理论提出了挑战。"多次乳酸强度训练"的有效性应是衡量400 m项目训练负荷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400 m障碍训练是我军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军人通过400 m障碍的能力,是组训人员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400 m障碍专项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发现影响提高通过400 m障碍成绩的专项素质及其对成绩的影响程度,为部队科学开展通过400 m障碍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甲级足球队运动员体能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30m跑、50m跑、10×30m跑、(5~25m)×5折返跑、12min跑等手段对各甲级队的足球运动员进行了体能测验,结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活动距离的统计对运动员的体能现状结果表明,1)我国甲级队(A组、B组)运动员具备了较好的速度素质;2)通过3年体能测验的推促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所提高,但距世界先进水平尚存较大差距,满足不了比赛的需要,因而在今后仍需把有氧能力作为体能训练的重点。3)应提高体能测验的标准,改进(5~25m)×5折返跑计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00m跑世界最好成绩与我国最好成绩的对比,分析我国400m项目落后的原因,明确400m跑成绩的运动学原理和体能要素,提出重视技术理论分析研究,强化专项力量训练,加强基本能力等改进措施,为科学合理控制训练,提高我国400m跑项目成绩、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