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想之幸福     
梦想与现实有一条河的距离。远远地,做梦的人在一岸,看着对岸,目光乘风,掠过不动的河床、流动的河水。梦在对岸,像火,像烟花。它是美好的,所以才激励人,要渡过永不停息的河,靠近内心的渴望与向往。便是这样,梦想制造了人间的幸福与行动力。  相似文献   

2.
自由和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幸福教育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关注学生潜力的发展,呼吁教育更尊重学生,更关注他们的生活。然而,这种教育难免造成学生行为的失范。因此,界定自由视角,建构自由视角下的幸福教育观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希望之幸福     
幸福常常栖身在希望之后。也许每天上课下课,所有非周末的生活都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校园里展开显得平凡简单,但有希望的地方就有幸福。在这个当初以大学的规格来设计的中学校园,那份高瞻的蓝图也是希望。李灼伟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中学生,心怀考大学的希望,他拥有80%完美幸福的日子。  相似文献   

4.
敏感之幸福     
生活的好,像是大地上漫山遍野的春花,花蜜藏在每一朵花瓣的隐秘处,散开得烂漫而广阔。敏感是一缕仔细的寻找的目光,发现幸福并采集,酿造,储藏。敏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敏感的人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在意细节,善于洞察内心细微的变化。林萧然是一个敏感的人,她文章的字里行间,跳跃着灵动的形容词。形容词是对世界状态的精致的体会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宠爱之幸福     
她爱家里的猫,一只养了14年的老猫,它已经垂垂老矣,在夕阳下慵懒养神。她记得,一只猫与夕阳的相遇,是如何让她感触良多。许多感想涌起,延绵不绝,充满了内心,那一刻的充盈感,是沉甸甸的幸福感。因为她在热爱之中。爱是幸福的源头。人心会因为爱而柔软。一颗温柔的心,是幸福愿意停留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7.
卞文志 《教师博览》2005,(10):45-45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给学生授课时。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幸福吗?”教室里顿时哗然,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处己不幸福.有的说从未感受过幸福,还有的说经过努力会得到幸福……针对大家的议论,老教授庄重地说道:“同学们,我们这代人经历的事情比你们多得多。我学了一辈子心理学,人到晚年,终于悟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无论世事多么不顺,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还能够自由呼吸。”沉默了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8.
读书与幸福     
赵畅 《老年教育》2013,(11):23-23
有一个道理,大家都懂得,那就是,人类的生存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工作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生活幸福。幸福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闲暇。如果没有闲暇,人们永远是工作的奴隶,就不可能有开放的心灵,不可能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就无从产生。  相似文献   

9.
10.
幸福之德育与德育之幸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人们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丰富的物质与闲暇的同时,幸福感却没有同比例地增长,甚至更多了人生意义的失落,多了病态幸福的危机;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所具有的这一切是需要借助教育来实现的,幸福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教育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然而在现实教育活动中,教育的工具性、实用性、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使教育失去了本真的价值,导致了教育与幸福的背离。要还原教育的幸福本义,教育就必须要超越它的工具性、实用性、功利性,切实地做到“以人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自由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自由了,它就不再是孤女,它就会成长为一个"幸福的少女"。我爱过自由。越是看到人们受奴役、受蹂躏,我对自由就爱得越深,越是认识到人们服从的只是些吓唬人的偶像,我对自由的热爱就愈加增长。雕塑那些偶像的是黑暗的年代,是持续的愚昧把它们树立起来,是奴隶的  相似文献   

13.
读书=幸福     
爱上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它往往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以及生活道路。每个人都有他的少年时代,或者是快乐的充满朝气的,或者是寂寞的略带苦涩的,少年时代有太多的梦想,也有太多的空  相似文献   

14.
关涉人生的教育,必然要关注并增进人的幸福。古希腊教育理论从人的完善与德性出发,内在地把教育与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代以来的教育以自由的概念置换善的概念,而消解了教育与幸福的内在关联性。重构教育与幸福之内在关联性的可能性在于,一方面看到善与幸福的不可分离性,另一方面则要努力实现教育的伦理关怀,使教育获得道德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整本书的阅读,作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让学生走出读前无趣、读中无法、读后无痕所造成的阅读困境?践行行知思想,提倡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提升阅读的水平,能使学生读得有趣、有法、有得,从而实现幸福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自由,在政治上的基本含义是个性自由与民主,在哲学上是对必然性的认识与支配及追求人类解放的精神自由,是人的本质性之所在.政治上的个性自由和哲学上的精神自由都是人生幸福的本质性内涵.自由与幸福绝不能割裂.对人类自由的感悟和认识,对个人自由的肯定,是人生幸福的实质.幸福,存在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实现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读书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于读书的感觉可能也不尽相同。在作者看来,读书能让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消费主义无限复制着种种触手可及的快乐,或廉价或奢靡的欲望满足几乎成为幸福生活的内涵。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古典德性幸福的回归与复兴的时代背景。现代德性幸福传承儒家"君子之乐"的精神典范,着眼于幸福生活的主体之维,致力于培育与塑造自觉、自愿、自律、自由的现代人格,以克服当下社会幸福主体的迷失与异化。自由人格与幸福主体的精神境界内在关联,它们内在地决定着主体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生活模式、审美趣味与人生追求。培育与塑造幸福主体的自由人格,改善与提升幸福主体的精神境界,倡导现代社会的德性幸福,是对"生活何以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一问题在社会存在的主体维度上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儒家传统德性幸福观与马克思"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学说相结合以构建现代幸福观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赵平 《青年教师》2008,(1):58-59
[书评]对于现代人来讲,幸福和自由是两个极其侈奢的词。而《上学记》给了我们一个重温"幸福"和"自由"的机会。《上学记》是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的一部口述史。在何先生的记忆中,那个年代,不仅有北京从军阀的"五色旗变成青天白日满地红",有"一二九"那一年多雪的冬天,有北平学生的尊孔读经与白话教育之争,有那个时代中学生"无事乱翻书"的愉快,还有短暂平安时期看西洋电影的震撼。但是最好的读书的日子,只有"从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另一次就是  相似文献   

20.
尹默 《教学随笔》2007,(9):34-34
五一长假结束了,七号下午,又到了孩子们上学的时候。我校一位老师刚九岁的孩子在县城最有名气的小学读书,是在那个学校住校的,每当周末回来时高高兴兴,要走时就恋恋不舍,每次都要母亲亲自送到学校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