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用来指事情必然要发生,无法阻挡。其中"娘"的解释历来有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娘"指"寡妇";有观点认为"娘"指"未出嫁的女子";作者认为"娘"应指母亲。但此处并非母亲自己要嫁人,而是指母亲要嫁女儿,即在古代社会,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就得成婚。  相似文献   

2.
著名学者、诗人吴宓先生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述了对《三国演义》的一系列看法:他认为该书是"真正的历史小说",书中人物、情节都是"典型";他提出,"正统"有二义,即"本义之正统"与"人为之正统";他强调,"艺术真实"源于"普遍永恒之道德观"。我们在吴宓先生的《日记》里看到了最真实的"吴宓"。  相似文献   

3.
温翠玲 《考试周刊》2012,(38):96-97
在英语学习中,经常遇到否定句。英语中基本的否定词是"not",但是否出现"not"的句子都表达否定意义,不出现"not"的句子就不包含否定意思呢?在英语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例如下面这句话,"It didn’t rain until my classmate came."有学生理解为"我同学都来了,天还没下雨";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当前,英语教学模式之一是"呈现—操练式"或者是"自由交谈—呈现新知—练习新知—巩固运用—及时反馈";当新知点较少时,则采用"自学—辅导式",或者是"自学—讨论—释疑—总结";而对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引导—发现式",即"问题—假设—验证—总结"。  相似文献   

5.
赵颖 《考试周刊》2011,(8):225-226
互动,顾名思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互",一个是"动"。所谓"互",当然至少有两方,才好交互起来。所谓"动",当然要动起来,要互相激发,要动嘴、动手、动脑或动身体。教师和学生两方构成了互动中的"互";而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逻辑、运动、观察和思考,即"动";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夏季号)发表的《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一文,存在诸多不足或失误之处:第一,马礼逊《华英字典》在英文解释上,对"Freedom"与"Liberty"有所区别,但在中文解释中皆以"自主之理"一词译之;第二,传教士《自主之理》文中的"自主"、"自主之理",即指英文"Liberty";第三,《新解地理备考》的最早版本,最晚当在1847年已经刊印;第四,蔡锡勇在《美国合邦盟约》中,明确以"自由之福"对译"the Blessings of Liberty";第五,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日本"自由"概念进行的是批评,而不是引介。  相似文献   

7.
殷墟卜辞是研究早期汉语的重要资料。卜辞中有"丧众",其本义是失去民心。"市日"是市场集市之日。"立事",义同"举事"。"丕人"即鄙人,指居住于农村的人。"困",相遇之义。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涼"训"薄也。""薄"的本义为"林薄",引申有"少"义。"涼"的本义为"薄酒",与"林薄"义相通。在系统考察"涼"和"薄"的本义、引申义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左传》"作法于涼"应当解释为"制定少取于民的法令",故将"涼"字释为"不厚道"不妥。  相似文献   

9.
流行词语"一不留神"的本义是"一不小心(注意)",引申义是"不知不觉中(地);稀里糊涂地";当"一不留神"与后分句(VP)缺乏因果联系、出现引申义时,就完成了由动词性小句向词语或状语角色的转变;其所致结果的特点有:意外性与短时性、夸张性与轻易性、突变性与必然性、消极性与积极性、幽默性与显目性。  相似文献   

10.
今本《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句当在"化居"之前断开;《益稷》"在治忽"历来异文众多,当依《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益稷》"朋淫于家"本或作"风淫于家";《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汉石经作"天既付命",汉石经"付"为本字,今本作"孚"者为借字;今本《康诰》"殪戎殷",汉石经作"壹戎殷",当以后者为宜;《尚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释为"一着戎衣而天下大定"为牵强附会之词,应理解为"一次用兵伐殷而天下安定"。  相似文献   

11.

In my technical writing class, I examine two “meanings” from the Challenger disaster to illustrate the social contingency of meaning ev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e instances are the “anomalous” charring of the O‐rings and the reconceptualized assumption of flightworthiness the night before the launch. The social contingency of these meanings shows that the “object” of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is not the material object as a pre‐existent isolate but in its social interpretation,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Ultimately,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is about people communicating about and to the interests of other people.  相似文献   

12.
玛莎·诺曼在《晚安,妈妈》中利用饮食符号作为剧情设定的一种手段来呈现并强调食物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影响。剧中的食物符号具有丰富的意指:"甜食"使得母亲麻木并成为母亲对女儿控制的介质,牛奶饮品暗示母女间的冲突,而女儿拒绝母亲提供的食物表明她对现存母女关系的否定和对自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冯至早期诗歌可分为"昨日"时期和"北游"时期。"昨日"时期的作品宣扬"爱"和"美"的思想,同时又有着悲剧性的内涵,这与其时处于青年早期的冯至思想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从"昨日"到"北游",冯至诗风的变化,也可以看作青年冯至接受"成年礼"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My Happiest Day     
Yesterday I was fourteen years old. Of course, it was my birlhday. My parents were both at home, I wanted to have o birthday party, so they helped me get everything ready for the biilh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相似文献   

15.
虚实表达是英汉翻译中通常采用的变通翻译技巧.所谓的虚表达,即把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化的处理,而实表达即把抽象化概念或属性的词进行具体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常规语序"和"变式语序".同一语义内容用常规语序还是变式语序表达,其效果或主题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改变句子的句法结构或语序,就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意义;也就是说,能够用这种方法表达出句子意义的不同重点,从而取得不同的交际价值.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意义及其传达这种意义的语序,并正确区分语序变化所带来的语义差异,才能将其妥贴地反映到译文中,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现代汉语中旧词新义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发展前景值得探讨。新事物、新现象的涌现及社会心理的变化是新时期旧词新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旧词新义的出现并非音义任意结合的结果,而是以意义的相关性或读音的相似性作为依据产生的。在新时期,只有那些规范的旧词新义才能及时地进入静态的、规范的词汇系统,与已有的一般词或基本词结合成新同音同形词或成为已有的一般词或基本词的新义项。  相似文献   

18.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中古词汇系统的一部重要的语料,据调查书中共有75个双音词先秦和汉已见,而在《洛》书中产生了新义。这些词的新生义,一是因引中而产生的新义,一是由修辞而产生的新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强调语意有多种表达方式从押韵、语调和语气的变化等语音修饰方法来强调语意;除可用英语中本用于强调的词和词组之外,还可用一些已失去了原意的形容词加后缀-ly后变成含有强调含义的副词等词汇来强调语意;也可使用特殊的语法结构如倒装、双重否定等方式来强调语意;以及使用修辞手法如暗喻、拟人、夸张等来强调语意;另可利用标点符号,现代的电脑印刷技术等来强调语意。  相似文献   

20.
more than和 more… than…是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组。在实际运用中 ,除词典中常见的解释外 ,它们还经常有修辞和强调的意义和作用。本文讨论了这两个词组这方面的 5种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