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京剧声腔的起源,过去一般认为是二黄调和西皮调在北京合体而成,本文认为这个观点缺乏事实依据,京剧声腔的产地不是安徽或湖北,而是陕西,陕西历史上存在前后两个秦腔,前秦腔即陕西二黄(又称汉调二黄,今称陕西汉剧)早在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之前已广泛流传于北京和东南各地,四大徽班中的三庆班,春台班进京所唱的腔调主要是前秦腔;细考京剧与陕西二黄的声腔,二者确实同类.京剧的声腔是从陕西二黄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京剧名扬国内外,是我国的国粹,京剧也是在众多戏曲种类中是最重要的剧中之一。京剧属于皮黄腔。皮黄腔是西皮腔与二黄腔相结合的产物。西皮腔与二黄腔的起源众说不一,他们原来都是各自独立的声腔,产生于不同地区,各有自己发展的过程,至乾隆年间方开始合流。在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祝寿,皮黄腔开始进入京城,为清末京剧形式奠定了基础。道光年间,二黄、西皮在北京进一步合流,出现"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他们为京剧成熟做出了突出贡献。京剧是皮黄腔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就是指皮黄戏。本文结合自身的经验,浅显的谈一下笔者对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形式的研究与心得。  相似文献   

3.
皮影戏简介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相似文献   

4.
灯盏碗碗腔     
又名"灯盏头"。戏曲剧种。源出陕西。原系皮影戏,流行于甘肃的灵台,陇西县以及平凉一带。1958年正式发展成为舞台剧,并在灵台县成立了灯盏剧团。由于乐器中有一灯盏头  相似文献   

5.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戏曲音乐中,板腔体戏曲音乐的皮黄腔系是我们最熟悉和常见的。被誉为我国"国粹"的京剧则是皮黄腔系的代表性剧种之一。皮黄腔,即西皮与二黄两种声腔的统称。京剧传统戏《四郎探母》是一出具代表性的京剧西皮戏。本文将从唱腔运用角度,对《四郎探母》第一场《坐宫》的京剧音乐作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情感: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艺术的兴趣爱好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道理。2.认知: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常识,感受京剧独特的表现力。通过听赏《京调》,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3.能力:初步了解竹笛的类型,并能够区分曲笛与梆笛的音色。教材分析:本教材是苏教版教材第八册第四课的《京调》,由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西皮原板和西皮流木音调改编,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愉悦、生动活泼的情趣。我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出发点,以本教…  相似文献   

7.
徽剧晋京二百余年,近年来有关报刊均有报导介绍,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戏剧界早有共识,惟徽剧缘起的地域似有分歧,或说兴起于“安庆”一带,或说源于江西,也有说徽州是其最早的发祥地。而徽剧兴起的时间,一般人皆以为是清初,不过也有异议,认为明代万历后已形成气候。笔者以为,无论何种说法,皆应以史料佐证为主。  相似文献   

8.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11,(1):F0002-F0002
京剧 又称“皮黄”,形成于北京,已有200年历史,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是中国的“国粹”,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王建国 《学子》2004,(8):51-51
京剧是我国近代流行最广的戏曲剧种,称为“国剧”。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曾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北京演出,把二黄腔带到北京。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进京演出,又带来了西皮腔。在京剧演员的艺术交流和通力合作中,西皮二黄这两种唱腔结  相似文献   

10.
【原板】     
京剧等唱腔中板式的一种。是各种板式的基础。中等速度,一板一眼,2/4节拍。如“西皮原板”,“反二黄原板”等。根据速度的快慢还分“快原板”、“原板”、“慢原板”等形式。  相似文献   

11.
安康皮影     
皮影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造型简洁、夸张装饰性很强。产生于陕西南部的皮影艺术,距今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流行于安康的皮影艺术属于陕西东路皮影。小巧,制作精制,便于携带,适合在交通不发达的山区进行演出。目前在安康还有部分山区仍然流行皮影的演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京剧曾名为“徽调”、“二簧”、“京调”、“乱弹”、“皮簧”、“京班戏”、“旧剧”、“国剧”、“平剧”。这些称谓代表了在它孕育、形成、成熟、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广大观众对它的看法。建国后定为今名。  相似文献   

13.
皮影戏     
《初中生》2009,(6):F0003-F0003
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诸地,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相似文献   

14.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号物)制品的通用称谓,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造型方法和陕西皮影一脉相承。经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几代人的改革与创新,广泛吸收了陇东民间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日渐形成了陇东皮影完美的色彩艺术和造型风格。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皮影是皮影戏的一个重要产地,相比于陕西皮影,她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和声腔特点。由于环县地处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三省的重要交通要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的道路的不断修筑,环县的地理环境优势衰退。由于地处偏僻,环县的农耕习俗文化形态保持完整,至今仍有八九十个皮影戏班在各乡活动。作为原生态文化遗产遗存,这是中国目前鲜有的现象。本文试图就环县皮影戏的音乐体质和演唱特点谈谈环县皮影戏的认识价值和其在文化长河中的化石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09,(16)
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诸地,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  相似文献   

17.
雷琨 《天中学刊》2007,22(5):139-140
探究了电化教育中最早工具幻灯的起源,认为其最早产生于中国春秋时期墨子的"小孔成像"理论.幻灯技术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但凡一部史书的产生 ,必备三个条件 ,一曰有可写的内容 ;二曰有适合其产生的时代与环境 ;三曰有一位大手笔。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 ,大事可成。通览古今 ,概莫能外。《山西书法通鉴》这部洋洋大观60余万言近 70 0万图版的煌煌巨著 ,正是具备了上述三条才得以面世。山西古称三晋。它南北横亘黄土高原 ,西傍黄河 ,东依太行 ,表里山河 ,人杰地灵。尤其是南部地区 ,气候温润 ,地肥水美 ,适宜农耕 ,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 ,孕育产生了早期的华夏文明。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就生活于晋东南的高平和晋南的运城一带 ,而黄帝之史仓颉是相传…  相似文献   

19.
锣鼓     
正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之一。是一种管弦乐和打击乐合奏的大型合奏形式。盛行于南方,如苏南的"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十番丝竹锣鼓";浙江奉化的"划船锣鼓";广东潮州的"潮州锣鼓"以及福建、江苏、浙江一带的"十番锣鼓"等。其特点是管弦乐器并用,打击乐器非常丰富,特别是在锣或鼓的种类上有许  相似文献   

20.
蒲剧     
又叫"蒲州梆子"、"南路梆子"或"西戏"等。戏曲剧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及陕西、甘肃部分地区以及豫西的陕县、灵宝、卢氏、新安一带。是山西四大梆子中的古老的一种。历史悠久,自形成至今有四百余年。音调高亢激昂,以演慷慨悲壮的历史大戏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受秦腔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