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油气来源,通过有机碳测试、岩石热解、族组分、GC-MS等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泥岩及原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罗组泥岩有机质丰度低,属于非烃源岩;安定组与延长组长7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特别是延长组长7泥岩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3.45%,为极好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大.直罗组...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延长区块是延长探区重要的勘探地区,对该区山西组地层的专题研究很少,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的研究更少.利用测井、地震、地质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测井相、地震相、地层厚度、地震资料构造成图,结合古地理背景沉积环境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延长区进行了沉积相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山西组沉积类型主要为河流三角洲,并识别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等多种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山西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彭阳地区发育三叠系延长组长7烃源岩,受岩心测试样品有限的约束,仅通过样品实测有机碳含量评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致密油精细勘探的需求.针对研究区测井资料较为丰富的特点,结合实测数据与测井曲线,利用改进的Δlog R技术对研究区烃源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Δlog R技术相对于传统的Δl...  相似文献   

4.
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主力油层,通过对南部地区长6研究区所处开发阶段进行研究.本次注水开发效果评价重点从注采系统压力、含水率变化、产量递减规律及产量变化特征及区块产量变化状况等方面开展分析、评价、总结,并实现立体的定量表征,从而全面总结分析研究区开发效果,指导下一步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勘察、岩心的观察与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地层的岩电特征、沉积构造类型以及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2+3进行了沉积相研究.研究表明:古盐度计算结果为0.85‰~4.44‰,本区延长组应为陆地淡水湖相沉积物.长2、长3属三角洲平原亚相,以分流河道和河漫沼泽沉积为主,偶见有决口扇沉积.本区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砂岩粒度较陕北东部细,以细砂为主,长3时期的水动力条件明显较长2弱.研究区内三叠纪延长期(中、晚期)为受北东东物源.  相似文献   

6.
系统整理、处理了民和盆地及邻区重力异常资料,分析研究了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系统推断了民和盆地及邻区的断裂构造体系,认为盆地主要发育NW-NWW、NNE向两组断裂体系,NWNWW向断裂为基底断裂,基本控制着盆地的发展演化及中、新生界沉积盖层的分布特征;由于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使得基底呈隆坳相间分布,断裂发育,构造复杂.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地质、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南贝尔凹陷南屯组断层特征,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变换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区内发育4个二级变换带和2个三级变换带,涵盖了相向型、背向型和同向型3大类型,通过横向凸起、斜向背斜、走向斜坡和地垒变换或传递着应变和位移,对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产生控制和影响.变换带多是油气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8.
民丰洼陷沙三中具备优越的生油条件,永安镇三角洲是民丰洼陷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但由于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永安镇三角洲的物源方向、沉积特点及前方所形成的滑塌浊积岩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致使自1995年上报探明储量以来,该区勘探未获任何进展。通过对该区储层的深入研究,明确了物源来自东部的青坨子凸起;按照三角洲的沉积规律,细分为6个砂层组,并明确了每个砂层组的沉积规律,有利地椎进了该区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9.
民丰洼陷沙三中亚段永安镇三角洲沉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丰洼陷沙三中具备优越的生油条件,永安镇三角洲是民丰洼陷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但由于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永安镇三角洲的物源方向、沉积特点及前方所形成的滑塌浊积岩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致使自1995年上报探明储量以来,该区勘探未获任何进展。通过对该区储层的深入研究,明确了物源来自东部的青坨子凸起;按照三角洲的沉积规律,细分为6个砂层组,并明确了每个砂层组的沉积规律,有利地椎进了该区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是该地区主要的产油层,也是典型的低孔、低渗透储层。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环县地区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长8划分为四类储层,并计算了各类储层的面积,为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入认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濮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古代濮人的重要聚居区,位于滇西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濮人在此繁衍生息,我们除了通过当地的原始文化遗迹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考证外,还可以进一步从当地的风物、传说等方面加以求证。  相似文献   

12.
邢台西部山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的南段.研究表明: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3科,393属,823种.其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与热带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并具有过渡性和古老性.该区系在新生代第三纪的晚期形成,其成分主要由本地起源,部分来源于西南亚热带、南方亚热带-热带和东北寒温带地区,还有少数来源于西部地中海区.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作为新兴的能源矿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现了许多大气田,这些气田均为煤成气田。四川盆地是中国陆上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之一,勘探证实,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源于自身煤系地层。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构造区域沉积相带的变化和有机质富集的关系,结合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分布和发育特点,总结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沉积发育模式,对探索前陆盆地煤成气(烃)地质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元代广西土府、土州、土县等土司行政管理机构集中分布于桂西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职衔,官皆世袭,整个广西西部地区普遍处于土官土司制度的统治之下。这是元代王朝中央从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在继承历代王朝尤其是唐宋封建王朝在广西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统治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的一种有别于内地汉族地区的特殊统治方式,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元代桂西土司机构的建置及其规范化,是元代广西土司制度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它表明元代王朝中央对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控制较之前代趋于强化。  相似文献   

15.
傣族在云南分布广泛,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南等沿边各地,元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多为土司之地。元代,傣族地区的儒学教育,实际处于空白状态。明清两代,傣族地区虽然办学的规模及效果各不相同,但在大一统的格局下,该地区的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政策,以国家政治的需要而变化,在儒学、书院不断增加的同时,增置了数量众多的义学;在改流较早的地方,施行与内地基本一致的文教政策,以儒学教育为主;改流稍晚之地,儒学教育、寺庙教育相伴而行,两者互为补充;未改流地方,则以寺庙教育为主,形成二元化的教育体系。明清傣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改变落后习俗以及维护边疆安全,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二·七”陂头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对迅速打开赣西南与党的工作局面,推动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以至对整个赣南、闽西割据地区的革命斗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对形势的判断脱离实际,错误地估计了赣西南党和干部队伍的现状,伤害了部分干部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成为男子汉是儿子的成长目标,也是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由于儿童的生活际遇不同,他们的成长道路也不同。常星儿从父与子关系的视角展开叙述,揭示了当代辽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些共性问题,特别是父与子之间关系的问题。透过这些关系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作家还表现了儿童对传统的父辈文化的超越,这是时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法对河南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居民出游力可划分为极强、强、较强、弱和极弱五种类型。全省居民出游力以郑州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弱,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突出"的特征。郑州是全省居民出游力的极点区域,四大经济区居民出游力由强到弱排序为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排序相吻合。经济能力、信息沟通、交通运输是影响河南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贵州黔东古为荆楚黔中,属湘、黔、鄂、渝、桂五省(市)边境内的武陵地区。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就坐落在黔东的印江、江口和松桃三县交界处。发源于瓮安的舞水和发源于都匀斗篷山的清水江等大小川流由西向东经黔东而出湖南汇入“古沅水”,最后注入洞庭湖。洞庭湖及其西南广大地区,即武陵“五溪”地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贵州文明文化的最早源头。特别是原属湖南会同的天柱、锦屏是七千年前的炎帝神农之故里,是伏羲、少嗥、颛顼、吴回和共工等古代帝王和英雄豪杰的最早家园;是中华龙风文化、白陶文化、中华天文历法、中华易学、中华文字和冷兵器等的原发地。  相似文献   

20.
濮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古代濮人的重要聚居区,位于滇西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濮人在此繁衍生息,我们可以通过当地的原始文化遗迹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