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谈话导入,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上课伊始,教师自然地与学生谈话:“美术课上,老师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运用美术知识,从画家的构图、运笔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谈了对这幅图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了该画的绢本临摹图,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请同学们读课文,结合图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l.课前谈话,导入新课。2.上网站查找资料,要求学生搜索《清明上河图》的有关知识材料,让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3.进入"情感剧场"相互交流。4.进行讨论,提出问题(BBS论坛)。(1)"清明"听上去一向是冷泠清清的,而为什么图  相似文献   

3.
我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美术应打破单一美术课方框,而应把各学科知识渗透到美术课中运用发挥,以提高教学的艺术。一、结合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上二年级美术课《四季景物》这一课,我结合语文课文《春天》、《春风吹》,《秋天到了》等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在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春季特征:树枝发芽,树叶嫩绿,小燕子飞回来等;秋天特征:树叶发黄、落下,天高天蓝,大雁南飞等。再根据学生的讲述在黑板上描画出春天和秋天的景象图。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自己去描绘夏天、冬天的景象。这样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美术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化难为易,学得轻松。  相似文献   

4.
有意思!语文课上成了美术课!争议由此产生。颜老师的尝试是大胆而有益的。通过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社戏》的理解,实际上是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心灵的平台,他们无拘无束地尝试,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还进行着平等的交流。任何一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适应自己的特点去体察,去感悟,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与见解。我有幸看了由学生绘画作品而编辑的《〈社戏〉绘画本》,学生们画的图各具特色,充满童趣,他们笔下的水是流动的,他们笔下的太阳是欢笑的,他们笔下的树木是含情的。一本画册,学生可以添改图画,为图画作色,配上…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最后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怎样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中知图意、识价值呢?一“、读进去”,知图意《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课文分三个部分介绍画面内容,可这样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笔者以为,《标准》提出的“积累、感悟、运用”这三个行为动词,“感悟”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语文课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领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灵活地运用好语言。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功夫。一、突出“情”的抒发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因而,情的抒发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可以说,“情”是联结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是故,语文教学“情”的问题,就成为贯穿课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要“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强大表现力,让语文课散发魅力。  相似文献   

8.
谈话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最普通和常见的方式。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在著作《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们传统的谈话方式中,"教师找学生谈话"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也有同学有了问题来找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循环播放《清明上河图》)师:课前同学们都被《清明上河图》的介绍视频深深吸引,高科技的手段让我们可以如此直观地感受历史,享受艺术。你知道图中反映的是哪个时期哪座城市的景象吗?  相似文献   

10.
在进入主题以前,我们不妨简单地扫描一下,在所谓新课改下语文课中的一些镜头:镜头一:教学《太阳》一课,教师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索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语文课被并化为各科的大杂烩。镜头二:教学《称象》一课,教师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名义,让学生空谈更多更好的“称象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名义,机械理解和复述曹冲称象的科学依据。其结果,语文课成了创新思维课,科学实践课。镜头三:教学《赠汪伦》一课,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看课文图片说话后,让学生做分组选择性学习:喜欢表演的学生表演多种赠别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针对某教师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一文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粗浅见解而写成。某教师对《荷花》一文,运用音乐、美术等全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说教引起争议。有的说,怎么把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有的说,是上美术课还是上音乐课?有的说这样还有语文味吗?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可创设情境例如:在《触摸美丽》一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给学生带来当课要表现的自然肌理的材质,让学生们看到多种多样的材料,再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看到教材中这些质料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感受,一种想表现激情油然而生……实践证明,美术和音乐融合,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如,在《大提琴》一课中,在上美术课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的宋元文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循环播放《清明上河图》)
  师:课前同学们都被《清明上河图》的介绍视频深深吸引,高科技的手段让我们可以如此直观地感受历史,享受艺术。你知道图中反映的是哪个时期哪座城市的景象吗?  相似文献   

14.
《树叶绿了》是由上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中《茂盛的植物》一课拓展而来,本次区际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绘树木、美课堂、育人品”,正是基于这样的美术学科育人主题,许老师的课题取名为《树叶绿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许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树叶,感受树叶美丽的线条和丰富的花纹,通过美术课特有的视觉感受与学习,自然地唤起学生感受绿意,感受春天,感受生命,感受自由的美好情感,使课堂真正从美术的教育升华为教育的美术,通过美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画画是学生在美术课上经常进行的活动,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画画则十分鲜见。我校赵老师本学期在校本教研中在《画风》(人教版课标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课上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学生活动程序: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画画一一用手中五彩的笔画出多姿多彩的风。我认为此“创意”颇佳,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画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结合这一课例谈一谈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画画的几点好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美术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不难发现可喜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一些与新课改不和谐的“音符”。一、教师的不敢“出手”这里的“出手”,指的是教师做示范画。《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美术课上,教师由原来的做示范画慢慢地转变为少做示范画或不做示范画。原因是教师做了示范画,学生会照着教师的范画作业,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而且抑制了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导语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成功的导语 ,如同缓缓拉开的大幕 ,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 :有如乐章的序曲 ,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 ;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 ,引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因此 ,在语文课教学中 ,要重视课堂导入艺术。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学生对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大多不感兴趣 ,认为枯燥无味。因此 ,教师应通过启发谈话 ,激趣导读。教《只有一个地球》时 ,教师设计了一段具有提示性的导语 ,激发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欲望。教师是这样讲的 :“同学们 ,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 ,脚踏同一片土地 ,地球…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之所以为语文课,在于“语”、“文”也。如果一堂语文课只让学生了解了内容,明白了道理,然后朗读一番,喊几句口号,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人文性强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感受情的基础上,找到这情的源头——语言文字中去。让学生在品词析句、感受言语形式的特殊中来进一步加强情的落实,升华情的感受,这就是我听了《将心比心》一课的一点想法,“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这“温暖”应来自带有温度的“言语”。  相似文献   

19.
放眼当今语文教学,所谓深度语文、诗意语文、情智语文……各展风采;走进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师神采飞扬,学生积极主动,一片热闹景象……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往往被弃之一隅,成了语文课上被人遗忘的“角落”。听了贾志敏老师的《掌声》一课,颇有“拨开云雾见朝晖”之感。贾老师从课始谈话一直到与学生们依依惜别,  相似文献   

20.
正将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厚度、有个性是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所以,大家都在深究文本、超越教材上下功夫,欲另辟蹊径,寻求对课文的深度解读。可事实上,如果背离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一味追求所谓的"深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教师一厢情愿地深度解读,将学生引向了认识的盲区。案例一:深度解读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牛郎织女》一课。课接近尾声时,教师让学生阅读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