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代报人     
这四句诗,是抗日战争时期,俞颂华先生在重庆张家花园的生活写照。颂华先生颠沛多年,病瘦羸弱,雾城冬日,常伛偻持杖,在茅舍土屋前曝日取暖,淡泊宁静,怡然自得。他的两肩傲骨,当年,与马寅初先生同为文化界人士所称颂。其时,颂华先生任《国讯》杂志主编,我则滥竽《国讯》编辑,与先生朝夕与共者,达四年之久。先生的纠谬正讹,谆谆教诲,终生难忘。回忆往事,他那纯真而带点稚气的笑貌,率直的言谈举止,还都历历在目。怀念及此,不能自已。 1943年冬,颂华先生来到重庆,担压《国讯》周刊主编。任之(黄炎培,《国讯》杂志社社长、发行人)先生尽心为他安排一个过得去的生活环境,终于得到薛明剑先生资助,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代报人胡政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政之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会也不应该被忘记的人物。他名霖,笔名冷观,字政之,四川成都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安徽省立高等学堂毕业。1905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1911年回国。1912年应聘加入章太炎主办的上海大共和日报,担任翻译和编辑,工作不久,就深受章的赏识,被擢为总编辑,这时他才24岁。1916年王郅隆接办大公报后,他被聘为经理兼总编辑,仍亲自参加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3.
忆邓拓     
“我的这一颗心永远是向着敬爱的党,向着敬爱的毛主席。”“我对于所有批评我的人绝无半点怨言。只要对党和革命事业有利,我个人无论经受任何痛苦和牺牲,我都心甘情愿。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永远是这样。……”这是受万恶的林彪、“四人帮”恶毒诽谤诬陷的邓拓同志,十二年前在他临终时,写给彭真同  相似文献   

4.
读邓拓     
成放 《新闻实践》2011,(8):75-76
回顾90载中华民族在党领导下的伟大历程,寻访革命故址、遗迹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此时,笔者看到媒体一条信息:68岁的邓小岚再次来到了逝去30多年的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河北阜平县马兰村。这条消息之所以吸引我,因为她所寻找的父亲不是别人,而是新闻界赫赫有名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邓拓,他不仅是一位党的杰出新闻家,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相似文献   

5.
周利成 《北京档案》2023,(10):57-58
<正>邵飘萍一生投身报业,曾任浙江《汉民日报》主笔、《申报》驻京特派记者,1918年创办《京报》。因其文笔老辣、语言犀利、针砭时弊、抨击政治,素有“新闻全才”“铁肩辣手”“快笔如刀”之誉。1926年竟被奉系军阀以“宣传赤化”为名枪杀于北京天桥,一时轰动全国。但对于他被杀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查阅当年20余种报刊、近百篇文章和新闻报道,试图还原历史,找到真相。  相似文献   

6.
一代报人邵飘萍是浙江东阳人,他的报人生涯发端于杭州,从创办《京报》至以身殉职的8年是他战斗的报人生涯的辉煌时期。他为党的新闻事业洒尽了自已的热血,留给我们后人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邵飘萍的新闻活动,是从当业余通讯员开始的。他早年在杭州的浙江高等学堂求学时就向上海的《申  相似文献   

7.
梁爽 《今传媒》2013,(5):136-138
在现代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成舍我是一位声名显赫、成就斐然的"报业大王"。同时也是一位新闻教育家。成舍我的一生,在空间上横跨两岸三地,在时间上纵横几乎整个二十世纪。由于政治原因,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报人,大陆学者对他的研究比较晚。90年代末期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对成舍我的新闻思想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这些现有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描绘出研究的基本现状并指出不足,探讨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终生从事新闻工作的老报人王文彬,曾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这多年他已离休,任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可他仍宝刀不老,勤奋著述,从事新闻研究,编著《中国报刊史》,还在写一部关于报纸经营管理、评论和编辑工作的著作。他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不愧为现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王文彬1907年生于陕西省蒲城县,青年时代即投  相似文献   

9.
邓拓同志是一位搜集资料迷,他白天剪报,比喻成一个农民到野地里提着筐子拾粪,从不空手回家。他们全家订的报刊多,常常是一张报纸大人、小孩都来剪,各取所需。邓拓同志走到哪里,搜集资料的工作也做到哪里。一九五八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到四川自贡市作调查,亲自到矿井找工程师、工人座谈,掌握了采盐井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回京后,他又委托当地同志帮助他搜集自贡盐业公司清朝乾隆以来的帐簿、契约、碑文。这些材料,后来对他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人和事,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地在记忆中淡漠了,遗忘了。有些人和事正好相反,时间越久,记忆越深,思念愈切。邓拓同志在我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侵略者战败,无条件地投降了,中国的革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当时在晋察冀边区工作,被派往东北。但当我于十月赶到张家口时,形势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在美国的援助支持下,把大量的军队运往东北各地,占领了沈阳、长春、旅大等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线,山海关也失守了。我们原来设想的解放东北,以东北为依托进而解放华北的战略决策,不得不改为加强华北、支援东北的方针了。在等待分配工作的过程中,一天在街上偶然遇见了胡开明同志,他是我和我爱人的老领导,我们都在他直  相似文献   

11.
本剧将向观众介绍的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杰出的爱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新闻史学家——戈公振先生。(一) 关于主题意蕴的把握《戈公振》是“江苏爱国名人电视系列剧”新近推出的又一重要人物,亦是《朱自清》的姐妹篇,拍出新意,并非易事。戈公振的一生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强烈的爱  相似文献   

12.
由东台市人民政府、江苏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戈公振》。是第10部江苏爱国名人系列电视剧,也是第一部为我国新闻记者立传的电视剧 戈公振(1890—1935),江苏东台人,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记者、新闻史学家和新闻教育家。电视剧《戈公振》以文献体记实手法,凝炼而真实地再现了戈公振20余年的报业生涯,展示了他下新闻事业相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学者、诗人邓拓含冤去世廿周年。5月10日至14日,中共福州市委在他的家乡举办了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全国的四十多位邓拓生前的老战友、同事、研究者和亲属参加了会议。邓拓一生从事党的文化事业,他勤奋好学,辛勤笔耕,在哲学、史学、新闻政论、诗词散文、杂文、书法绘画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杂家”。特别是六十年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学者、诗人邓拓含冤去世廿周年。5月10日至14日,中共福州市委在他的家乡举办了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全国的四十多位邓拓生前的老战友、同事、研究者和亲属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16.
“丁零零……”电话声响,我赶忙拿起听筒.“是祥科同志吗,你寄来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收到了.尤其是《邓拓与丁一岚的诗情》一文,我们几个都看了,很有兴致啊!你知道吗,邓拓和丁一岚的故事,胡老,胡开明知道得不少,胡老还是他们的‘红娘’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一趟.”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学院)第一任系主任谢六逸先生(1898~1945)逝世50周年。他早年工作过的商务印书馆和商务同仁陈江、陈庚初先生编辑出版了《谢六逸文集》(1995.1),收集了他20—40年代所写的重要文章,包括文艺、新闻、教育、时事政治和读书修养等方面的论文、杂文、随笔120余篇,计30多万字,是学习、研究这位现代作家、新闻学者、一代报人的最好材料。本刊发表余教授撰写的这篇文章,则是表达我们对谢老师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8.
在自贡报会议室里,曾经有一首邓拓同志亲笔书写的七言绝句条幅,高挂在墙壁正中:“党报渊源劳动音,联系群众本忠心,相期自贡诸同志,下放基层要更深”。这是他1958年1月13日访自贡报编辑部时口占一绝留作的纪念。那次,邓拓同志是随贺龙元帅验收宝成铁路来到四川的。当时,我在自贡报任总编辑,  相似文献   

19.
报人拾趣     
人样尚未石完,‘可笔却早已放错了地方。 “您是来送稿子的吗?真对不起,请放在这儿吧。” “它竟敢咬坏了社论稿,今天我非逮住它不可I” 他认为画版样儿就得象故缝师一样精细。丽砂鱼壑亘巫囚裂月目口尹习一~一尹一叮!可翩腾教巾“听说你爸爸的文章又得奖啦?” “对,不过你可别传出去,那是我妈替他写的。”介下雨时,他们用旧报纸当帽子。 经常石石人京的报纸是怎么办的,是为了把白己白勺报纸办女子。45报人拾趣@李昆武~~  相似文献   

20.
报人轶事     
本刊新年辟出漫画专栏《漫人漫语hu(汉语拼音:画、话)新闻》,欢迎专业、业余新、老漫画家紧扣当前新闻、传播、宣传领域百态千姿万象,挖掘题材,创作漫画。也欢迎大家撰写关于新闻漫画的文章。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