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就像美目那样传神,能激发读者阅读的欲望。那么,在写作时如何巧拟题目,一“名”惊人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借“名”法 1.巧借人名:《我们班的“施瓦辛格”》《当代保尔——张海迪》。 2.巧借事名:《当心“鸿门宴”》。 3.借用歌名:《在希望的田野上》、《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电教》2003,(9):42-42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了自然会快。你对课本上学过的物理知识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遇到物理问题就能多向思维,从而达到既巧又快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是告诉我们,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无论是思想内容、文字锤炼还是章法结构都堪称学生写作的典范。有效组织阅读教学,巧借随文练笔,扎实训练学生写作,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冯宜荣 《教育教学论坛》2014,(7):247-247,224
利用"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途径有:巧借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巧借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巧借生活中的图片、新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认真阅读过美国的中小学课本或大学课本,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诸如“瞎子”、“老头”、“蛮夷”、“家庭妇女”、“猫头鹰”、“书痴”、“赌徒”等这些我们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词汇,在课本里却根本看不到或极少出现。不久前,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曾在克林顿时期担任过白宫顾问的纽约大学教授季安娜·拉维奇出版了一本名为《语言禁忌》的书,收录了500个这类“被赶出课本”的词语。此书一出版,立刻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美国年度畅销书。  相似文献   

6.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长文章的教学给师生带来困扰。文章通过分析长文教学的难点,提出巧用“预习单”、巧理“关系网”、巧借“课后题”、巧链“资料袋”等策略,做到提前精准分析学情,深入解读语文要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活动,实现“长文短教”,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长文教深、教透。  相似文献   

7.
做饭,首先要有“米”,如果没有“米”,再巧的人也煮不成饭,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先得有“米”,否则任你有多高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优美的作文来。作文中的“米”就是写作的材料,可以这样说,写作材料是作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著名数学家高斯从小就智慧超人,同学们从七年级(上)的课本《少年高斯的速算》等资料中已早有所闻.这里所说的是小高斯巧分方格糖的故事:传说有一次他的爷爷拿了几块方格糖,对他说:“你能把这些方格糖用小刀分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块吗?”爱动脑筋、善于独立思考的小高斯在6分钟内就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6种分法.图1小高斯把每块方格糖(相当于课本中的“方格图”,一般称为正方形网格)分成的两块就是我们学习的“全等图形”.这类问题既十分有趣,也对培养同学们的智力十分有益.现再介绍几种巧分正方形网格问题,以飨读者.巧剪妙拼正方形与红十字…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是中小学教材必选内容,是以形象思维方式表达的艺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应“巧”字当头:巧借图画,巧借文字,巧借意象的比较与辨微。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五册积累·运用八的作文是:“……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具体要求,详见课本)家是我们生活、成长的摇篮。在家里,我们聆听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地理教材,或引用歌谣谚语,巧借古诗文,穿插趣味故事,或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技术,或结合身边地理现象,或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喜爱地理课,爱好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第八册28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富有强烈的戏剧性。情节复杂曲折,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以“借”为契机引发全文,又以“借”为线索展开全文。课文通过周瑜妒才忌能,假公济私,巧设机关,以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为由,诓诱诸葛亮,限令时间造出十万支箭。交代出“借”的起因(故事的起因),即为什么“借”。又通过诸葛亮巧  相似文献   

13.
因方借巧即势会奇──谈《出水火龙》的比喻运用江苏王芳,严新华古人云:“因方以借巧,即势而会奇”(刘勰《文心雕龙》)。这里强调了比喻具有的“借巧”、”会奇”的妙用。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七册新选课文《出水火龙》就以精心提炼的比喻贯穿全篇,给人以新颖奇特的...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地理教材,或引用歌谣谚语,巧借古诗文,穿插趣味故事,或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技术,或结合身边地理现象,或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喜爱地理课,爱好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语文课本中的典范之作,是经过专家学者的再润饰和千百万师生的反复椎敲而确定的,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文字锤炼、文章章法都堪为学生写作的典范。有效组织阅读教学,巧借随文练笔,扎实训练学生写作,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巧妙借助教学设计之力,实现小学思品课堂生活化,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重要激发动力。教师巧借媒体情境创设、巧借生活故事展示、巧借实践活动验证,都能够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7.
《张衡传》中的“机巧”课本注为“指器械制造方面的巧妙”,把“巧”释为形容词“巧妙”了。据此,学生必然将该句译成:“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妙。”显然,这里的“擅长……巧妙”动宾搭配不当。问题出在“巧”的义训上。此“巧”不是“巧妙”之“巧  相似文献   

18.
笔者借2010年台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中《小学语文六上册1到7组课文复习》这节课为例,试从巧用目录,了解单元主题;巧借目录,回忆课文内容;巧解目录,梳理文章类型三方面来阐述复习课如何充分运用目录,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有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考场作文大都平平,得个基本分。惟有能够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也就是有“亮点”的作文,才能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那么,如何营造“亮点”呢?本文结合2005年高考山东省优秀作文,从修辞的角度作一例说。巧借排比有时用在开头,精铺巧排。如《双赢,你我共辉煌》: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人都有“同桌的你”,我们和他(她)之间有着极其独特的情谊。就像歌儿里唱的:“你从前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我们这里的“同桌的你”,不仅仅指你的同桌,也泛指那些和你吵过嘴但依然互相帮助、喜欢和你逗着玩、喜欢一个劲地找你说话、喜欢和你讨论问题借作业的异性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