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律诗与律绝这两种诗体,有人提出一种观点:律诗和律绝有着相同的渊源,律绝是在八行体律诗中截取四句而形成。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本着重分析了律诗与律绝的古诗律化过程,从构成格律规则上,谈两相同点;在对仗、内容等三方面再谈二不同点,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律诗与律绝。  相似文献   

2.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末尾抄录了魏安僖王(公元前252年)颁布的《魏户律》和《魏奔命律》,内容是对“假门逆旅、赘婿后夫”的惩罚规定。这两条律文并不适用于秦国,律文中的“假门逆旅”是指流民而非商贾。弄清楚这问题,对正确理解秦律的历史渊源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橙华 《物理教师》2006,27(8):7-49,M0003
本刊2006年第2期发表了《师生共究“十二平均律”》(以下简称《共究》)一文,文章从一道涉及音律的竞赛题谈起,展示了师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相当丰富。美中不足的是文中有些疏漏,笔者愿不揣陋见,以所学过的知识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4.
律赋的起源肇始,向有争议,对此一争议的解决,必须明辨与律赋相始终的"试"与"律"性质的演进.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而论,律赋的发展和逐渐成熟定型,是经历了一个逐步的、渐近的过程的,应肇端于齐梁,而逐渐成熟于唐代.从律赋重要的文体特征--限韵来看,它的发展应经历了限题、和韵、限赋某字韵及严格的限韵等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律学世家,同魏晋南北朝的律学世家一样,在立法、司法领域肩负着重要使命,起过重要作用。但唐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同魏晋南北朝有较大变化,因此唐代的律学世家又有不同的身份特征。该文考证出唐代五个律学世家,通过分析,知其已是儒家化的律学世家,他们不仅长于律,同时也精通礼,常据礼断案,又引礼入法.为唐律的儒家化贡献了力量。但唐代的律学世家,已不可能有魏晋南北朝律学大族的成就和表现。  相似文献   

6.
从莱布尼茨在《单子论》中提出“充足理由原则”以来,“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之一,即“理由是否真实”和“充足理由律能否形式化”。作者概述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讨论了充足理由律是不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并且针对充足理由律的两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作者认为充足理由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物理学到近代物理学,所建立的一切基本守恒律都与物理系统的对称性相关,这是近代物理研究众所周知的,但这些相关性在经典物理中并没有引志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经典物理学出发来讨论对称性和守恒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栽堉出身于朱明皇室,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算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在律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律藏中的广律因为是因事制戒,所以保留了许多佛教故事,但目前学界尚较少注意。本文以《摩诃僧祗律》与《四分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中一些精彩故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了这两部律藏中记述故事的异同之处,并简单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格律,出现了格律诗.当时诗歌所用到的律联可归纳为五言平韵、五言仄韵、七言平韵、七言仄韵4种类型148种格式.对这些律联、格式进行归纳、分析,并以诗例佐证.可以较为具体、详尽地揭示当时诗歌基本构律单位的全貌,帮助体察古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广义Schur补的极值秩这一工具,获得了二矩阵乘积的{1,3}逆的一个混合逆序律,即{(AB)(1,3)}={B(1,3)(A(1,3)ABB(1,3))(1,3)A(1,3)}成立的充要条件,并由此推得{1,4}逆的一个混合逆序律.  相似文献   

12.
义净所译《根有律》反映了唐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对研究汉语词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考释《根有律》中“惩息”“洒捩”等词语若干条。以求补词典释义之缺失。  相似文献   

13.
乘法运算律是指: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分配律:a(b+c)=ab+ac. 应用乘法运算律解题,贵在灵活.现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琴律就是古琴音乐所用的律制,律制的产生总是与生律法联系在一起的。古琴在乐器构造上具有七弦十三徽的形制,而它所用的律制既有三分损益律也有纯律。本文对多年来音乐家对琴律的研究加以综述,对作者与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旨在对古琴音乐的发展和乐律学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律词申议     
洛地先生提出的“律词”的概念,可将中国音乐学史上诸种歌辞摊除在外,使我们对词体性质的认识更为清晰。所谓“律词”,是指合格律的词作,或具有格律规范的词作。唐宋以来的词,可称为“律词”。但如果仅从民族学形式着眼而无视其为音乐学,遂以为它是从唐代格律诗体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就忽视了词体出现的特定化条件,以致掩蔽了其艺术特质。律词的产生并非由于近体诗格律的发展,是其句式简单变化的结果,而是由于隋唐新燕乐的流行应运而生的新体音乐学。律词是唐代新燕乐的歌辞。敦煌曲子词已是律词。每一支燕乐曲歌辞的始辞是倚声制作的,经过许多人的模拟,遂使该乐由成为具有独特格律意义的词调。因其倚声制词,以辞从乐,故是长短句的形式,并形成以词调定位的独特的格律。唐宋时词是依据音谱而演唱的,在此情形下,并未因律词的产生而弱化原有的乐曲,而是使律词音乐化了。律词与音乐的关系不仅是歌辞与音乐系统的结合,它们在形式上也融合,因而律词是中国音乐学的最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6.
音律是指乐音音高的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大自然无穷尽谐音列体系(Harmonic tone series)认识的结果。音分(cent)是描述、记录音律最为方便、准确的方法之一。本文以音分为手段,穷尽各种算法,对三律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纯律中各律十二音共同音分值结果罗列出了多种计算方法,且对三律之总的生律方法、运算共性做了十三种解读,力图通过多种解算思维,有助于实践律学在乐器制造、乐器调律与实际演唱演奏中得到开发运用。  相似文献   

17.
张颖清教授首次从理论高度对生物全息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但他对"生物全息律"的定义违背逻辑原则。"生物全息律"不是一个定律,而是至少包括如下五个定律在内的一组定律:细胞全能性定律、遗传势定律、叶—株空间特征关联定律、斑条性状分布定律、穴位分布全息律。  相似文献   

18.
黄正德先生在《汉语正反问句的模组语法》中认为,词语自主律只是限制于词组层次的句法或语义规律,而对话音表现则没有类似的限制。然而,语音中却存在似乎是例外的情况,如上声的三音节相连。文章从重音和上声的音变来考察词语自主律在语音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汉语的语序遵循时序律原则,话语中先发生的事件先于后发生的事件.汉语的时序律源自对现实事件的临摹,具有象似性.这种象似性反映了中国人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然而,有些语言现象用时序律解释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假设汉语的空间性原则是时序律的根源,尝试从心理认知的角度验证该假设.认为汉语时序律是汉语空间性的表象反映或映射,体现了汉语的格式塔心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对称性入手,阐述了物理操作的对称性的实质即为守恒律,并从系统的机械能对坐标的平移、旋转及时间平移的对称性出发。推导出动量、角动量及机械能守恒律。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对称性破缺”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