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常常想起学生时代受到的劳动教育小学时,劳动教育主要是打扫教室,在学农基地摘茶叶、收黄豆,还有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如扯秧苗、插田、拾稻穗等。到了中学,除了这些之外,印象特别深的是挖操场,那时,学校面积要扩大,便向山上“进军”我们用锄头挖,用肩膀挑,虽然手磨出了血泡,肩膀也落了一层皮,但热火朝天的场面一直留在心中。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其本质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师生间的"医患关系"到当今的"一般朋友关系"再到比较前卫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三重境界。第三重境界是目前师生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其理念是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获得成长。转变角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师爱生、突出爱生、突出教学相长是教师勇攀第三重境界高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三重境界"的说法。治学有"学""思""悟",做诗有"物境""情境""意境",参禅有"寻""无""空"。教书育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时代对教育境界有着不同的诠释。笔者因而常思,少先队教育的境界何在?重温杜甫之《春夜喜雨》,豁然而悟少先队教育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好雨知时节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亟需适宜的雨水,体贴人意的春雨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  相似文献   

4.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相似文献   

5.
汪春芬 《考试周刊》2010,(14):72-72
本文认为,在看图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分低、中、高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即低年级看图写话,中年级看图写作,高年级看图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6.
数学定义、概念是我们进行推理和判断的逻辑单元,它是推导公式、定理的依据,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基本工具.本文着重对"用定义解题"进行三重分析,从思维层次性的角度说明怎样用定义解题,如何理解用定义解题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7.
李兵 《广西教育》2011,(34):34-34
学生在认识抽象字符时,除了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直观形象,还离不开特定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和优化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以最近听过的一堂识字课——苏教版第三册中的《识字5》为例,剖析写字教学情境创设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8.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胡安锋、杜传柏在《教学与管理》(小学版)第7期上撰文认为,教育需要批评,但更需要表扬和鼓励,表扬是艺术,也是学问。对学生进行表扬有三重境界:一是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表扬。  相似文献   

10.
王亦晴 《江苏教育》2022,(70):76-77
<正>有幸担任李吉林老师的助手,一做就是15年,我见证了她不懈追求的教育生涯的三重境界:教书—育人—立说。它们既相互交融,又呈现螺旋上升之势,昭示了一条每个教师都可以行走其间进而获得职业价值感的道路。以研究之眼,看向教学的深处有青年教师来找李老师备课时,李老师常常让我一起听。她不会立即发表对教学设计的意见,而是同大家认真地分析教材,理清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她始终秉持基于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是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三级教学平台,即工具平台、专业基础理论平台、专业技能平台是以人为本.围绕培养社会职业人的目标而构建的教学模式。工具平台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最基本要求而建立的:专业基础理论平台是以人才适应职业及岗位变化应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的;专业技能平台则是为培养人才适应岗位而建立的。三级平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杨育智 《成人教育》2011,31(4):47-49
社会教育作为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更使人们聚焦于此。于是,关于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明确社会教育功能的概念和分类,注重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综合功能的有机整合与相互渗透,可为实践层面的操作提供有力的论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筛选功能确定了个人职业能力的适应方向、限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空间,其所体现的是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被认为可能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鉴于社会专业化人才需要和职业竞争的现实,职业导向下的教育结果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通过制度设计优化来实现教育的过程公平,包括教育竞争标准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和教育的职业选择过程公平。  相似文献   

14.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远程教育,它将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对教育事业乃至全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从网络教学内容的非线性传递功能、网络教学活动的互交性功能、网络教学手段的跨越式功能等方面阐述了网络教学手段所具有的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创业教育意义和价值的不同认识,将其分为体现工具价值的知识境界、体现动力价值的精神境界和体现"成人"价值的人格境界。我国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由知识的传授走向创业精神的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养成;应拓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既要重视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也要重视通过专业课程培养创业精神,通过校园文化陶冶人格。  相似文献   

16.
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往往会有直接的影响。心理状态是思想工作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心理状况需要不同的思想教育方法 ,这就要善于调查分析心理活动 ,了解和把握人的心理状态 ,创造良好的心理活动的客观环境 ,积极引导心理发展 ,巩固和发展积极心理因素 ,形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发挥美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在东、西方教育史上源远流长。马克思提出了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思想。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联系,德育应运用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形象化特征,愉悦性机制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提高德育效果,更好地完成思想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8.
国外教育立法的实践表明,法律是解决教育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最有效的机制。文章系统阐述了国外教育法的功能,以期对我国教育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肯定民族教育正功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负功能的客观存在。文章论述了民族教育对社会、个体及其本身所产生负功能的表现及成因。深入反思这些负功能的成因,有助于深化对民族教育功能的认识,克服以往对教育功能问题缺少前提性批判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品格教育作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重新成为美国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的主要理论。论文概述了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和方法;描述了品格教育运动在各类研究机构的推动下,其理论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借鉴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有益尝试,确认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种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应成为我国当前德育改革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