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矛盾发展到原始习惯不足以解决的阶段的产物;法不是凝固的,它随着古代社会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稳定演进为近代社会民主治理下的社会协调而由专制型发展到民主型。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人类迄今最高级的社会和谐,与之相伴随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法律。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要求我们在法的完善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3.
社会的进步及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协调学校、社会及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使三者相互促进,和谐互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支撑,同样,社会、竞技体育的发展也是以学校体育发展作为基础,因此,和谐互动发展理应成为其共同发展的原则。从学校、社会和竞技体育三者的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索它们间和谐互动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有被表扬的渴望,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来说,表扬是他们的营养剂,正确的表扬能激励学生不断奋进,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能增强其面对挫折的勇气。因此,对于老师来说,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施以表扬。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各种有效的互动中生成和养成的。互动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师生互动的研究,这包含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生生互动三个方面,力求通过多重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成本投入大、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多、社会效益差的发展方式,显然这种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寻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更为有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出路。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这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完善和健全有利于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民法律观念的更新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关键。首先,只有更新公民法律观念才能为法律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公民法律观念的更新可以为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舆论监督;第三,公民法律观念的更新将为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更新公民法律观念,至少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明确生态主义价值观,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其次,培养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思维方式,使公民自觉以大自然家庭中一员而不是自然界征服者、统治者的身份思考、创制和适用法律;第三,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心理,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内化成公民自身的道德义务,完成两型社会从法律制度到法律秩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论高师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要强化主体的主体性,又要增强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并正确把握双方关系和原则,增强和谐互动,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历史与社会》和谐课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与社会>和谐课堂的创设可以从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创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整合彼此隔离的教学素材等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视角,对大学和社会的关系进行考察,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学,特别是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中心内容之一。不过,如果以此视角探究历史中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努力去诠释在过往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中,大学是如何受之影响并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养成等方式来反作用于社会之生成与变迁,此类的研究却是不多见的。因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张斌贤教授和王晨博士,于2007年7月推出的在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从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入手,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基础,从三个方面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设计互动教学环节提出构思,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良好互动机制,从而达到和谐良性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愉悦氛围——和谐课堂之曲谱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隋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晴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隋。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教学《我就是我》一课时,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高等教育界奏响了和谐理念的最强音。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理念、实践、创新”的主题,与会代表们就“大学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大学教育理念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智力支持,高等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和谐社会要求,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大学和谐教育机制,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比较法学作为法学之一独立的研究领域,早在中国近代就兴极一时。先有沈家本、伍廷芳、梁启超等比较法之先行者,后有吴经熊、王世杰、钱端升、李祖荫等后继者。《比较宪法》、《比较民法》及东吴法律学院的《中国法学杂志》,现在仍是我们研究比较法的重要参考。当20世纪80年代,比较法学在我国再度兴起时,大量的国外比较法学专著被译介过来,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我们已经在《国家赔偿法》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初步构建起了“基于网络的双互动”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以《国家赔偿法》网络互动课程为载体,运用BBS、E-mail、QQ等网络互动工具,实现“教师——网络——学生”双互动和“学生——网络——学生”双互动。这一创新性教学模式大大激活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授课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通过互动式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增加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感染力,达到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董轩 《中国德育》2009,(9):95-95
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知识生产状态历来是高等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朱新梅博士的新书《知识与权力:高等教育政治学新论》即是通过对无序型社会、总体性社会与治理型社会三种不同社会型态的考察,进而探讨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一书的阅读,引发了对法律信仰问题的思考,进而分析在中国语境之下,对法律的信仰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信仰构筑民族的精神依赖,法律保障公民的人世周全。要建构法律信仰必须首先明确其内涵,然后具体讨论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引入到当今人们的法律信仰当中,以解决我国法律信仰危机的现状、加快中国法律现代化的步伐,最终实现现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振兴。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地提出了经济领域中的公平观。那么,“公平”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除了适用于经济领域,它也适用于法律领域,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认识公平与法律的复杂关系以及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践需要我们构建开放、快乐、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的构建有三个重要的环节:课堂形式的和谐、课堂内容的和谐和课堂思想的和谐.我们要努力构建和谐课堂,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