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有的学作品都有它自身存在的历史环境,都与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所以,在阅读学作品时,就一定要注意到作品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把握它,理解它。  相似文献   

2.
刚见面时,我并不喜欢她。总是把她丢弃在某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可她“宰相肚里能撑船”.仍默默地陪伴着我。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阅读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极为看重“分析”,字、词、句、篇及艺术特色均条分缕析,千篇一律的来个“层层剥”,并且形成一套固定模式。教师按图索骥,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司空见惯,听起来味同嚼蜡。当然,层层剖析固然显得深刻。但有时却破坏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机心”。众所周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授问道:“这里的金鱼怎么一直在游啊?”养鱼工说:“我在鱼池里放了几条金鱼的天敌,金鱼当然得游了,不过‘天敌’也不敢放得太多,否则金鱼会承受不住压力而死掉。”教授感慨道:“没有压力不行,压力太大也不行啊!”  相似文献   

5.
朱一霞 《教师》2013,(7):83-83
作为语文老师,最为烦恼的应该是"学生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和"如何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2012年11月,我有幸参加由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高效阅读"总课题组李胜利老师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及其关于"阅读策略"的课题研究报告,让我大有"小舟撑出柳阴来  相似文献   

6.
周兰 《考试周刊》2010,(28):64-65
虽有“说出来的是话,写出来的是文章”一说,但我们还是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真的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却又往往不知从何下笔,作文竞成“榨文”了。不少人甚至是一些语文教师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书看得少,大谈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上,书不可不读.但读书和写作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好文章往往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我结合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把好的文章“想”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7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里的“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具体有三个要求:(1)从不同  相似文献   

8.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这样一段记载:“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对其中的“即”,高中《高文》第一册的注文是:“[即] 则,就。”窃以欠妥。 按“即”可通“则”原无疑义,盖上古时二者声母、韵部均同——皆为“精”母“职”部——符合音同义通的训诂规律。而且当后句顺承前句意义时,关联其间的“即”或“则”也的确可以训为“就”。如名儒赵藩题书武侯祠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题原则是“一切从文本出发”,从作者笔下的“哈姆雷特”出发。为此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把握词语的语境意义;2.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3.理解作品的思想主旨;4.推断作者的匠心用意。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天津、浙江等成为高考自主命题试点;2005年,天津、浙江等开始自主编制语、数、外各科的考试说明。这使得语文试卷在结构、题型、题量、分值分配上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大变化,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也是如此。综合这两年的试题来看,主要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丁建华 《中学生电脑》2011,(9):36-36,38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按照接受美学的规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是契合文艺学原则的。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适时、巧妙地“布白”,让学生在自由的阅读时空中提升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今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出现了一种新题型——现代文阅读的“批注”类型题目。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能力,能激活思维,发挥潜能,独立思考,用精当文字进行创造性对话。 一、典型试题举例 阅读《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完成15—20题。 19、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出我  相似文献   

13.
佘莉 《甘肃教育》2020,(5):54-54
群文阅读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显著的区别。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群文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采取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让“阅读”变“悦读”和乐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层次、全方位和科学化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寻找群文之间的关联点群文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相比,给予了教师更多自主权,他们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群文阅读的文本,并对这些文本进行组合和呈现。  相似文献   

14.
读书好,讲的是读书的效果。读书好,好在“双赢”。第一,学生人文素质与应试成绩的双赢。目前的灰色阅读教学显然存在着“数量少”与“内容狭”的问题。所谓数量少,就是还有相当多的老师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把语文教学封闭在六本语文教科书和六本教学参考书内,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作分外之事弃置不顾。然而,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手指短,小肌肉柔嫩,还不会一页页翻着看书。而且,注意力不集中,目光在书上只能逗留很短的一段时间,但他们对离开座位去换书等一些动作过程却很感兴趣。开学初,我们对新入托的23名托班幼儿进行10分钟的观察。发现不到3分钟,就有13人分了心,10分钟时21位小朋友都坐不住了,他们把书卷起来当望远镜玩,有的则乱扔乱抢,或者相互频繁地换书,幼儿在一本书上“逗留”的时间平均不足1分  相似文献   

16.
王一(广西) 嘻嘻姐姐,我是一个小书虫,闲来没事就喜欢看书,而我又没钱买,怎样才能读到不用花钱的书呢? 《黄生借书说》里有“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句子,看来你小小年纪也有古人的想法了哦!要想读书不花钱,有四种途径你可以向别人借,不过通过这种方法读到的  相似文献   

17.
读好书,讲的是要有好的读本,也就是不读那些低级趣味的书,少读那些流行通俗的书,多读一些中外经典的书:文学的经典、艺术的经典、哲学的经典。经典,是英雄、巨人、大师人格的结晶,是人类在探索真善美的进程中,大浪淘沙后沉积下来的赤金美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创造的艺术形象,在作品中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对主要形象的考查备受命题者青睐。见下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写作的美好在于,可以逼自己去深入思考。"想了才会去做,做了才会去写",教育写作背后深蕴着教育者的思维原点和路径。人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和标准,人的权利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人的自由个性必须全面发展。在面对问题和难题时,我们如何思考?本文提出三个路径:需要朝"人的本质""人的解放"和"思的极限"去想,从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有益于各方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99):88-9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而实现该目标的最主要途径便是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因其多样的语篇、真实的语境、鲜活的语言和丰厚的精神滋养极具阅读价值。教师要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文学作品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全景式文本中提升语言审美,培育文化品格,磨砺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文章以作品《小王子》为例,围绕"导、探、品"三个方面介绍了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