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  相似文献   

2.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义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相似文献   

3.
家国情怀     
正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  相似文献   

4.
张建杰 《新高考》2007,(Z2):20-22
诗歌阅读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诗歌鉴赏题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因为很多同学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去进行品读赏鉴。这里向大家介绍解此类题的十一个突破口。1.从作者入手。诗言志,从作者入手,能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例如:摸鱼儿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词的主题表现…  相似文献   

5.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辛稼轩词的代表作之一。原词小序云:“淳熙巳亥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指明了此词的写作时间是“淳熙巳亥”(公元一一七九)年“自湖北漕移湖南”时。原词是: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  相似文献   

6.
诗歌阅读鉴赏为高考必考内容,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题目。高考阅读鉴赏试题过多失分的重要原因,就是不知从何入手去品读赏鉴。从何入手呢?我以为应着重以下十一个方面。1.从作者入手。诗言志。从作者入手,能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例如:摸鱼儿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  相似文献   

7.
<正>南宋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在《摸鱼儿·更能消》写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此诗抒发诗人心中的惜春之情。春天是美好的,能引发诗人万千感慨,古今中外盼春、咏春、赞春、惜春、伤春的诗句不胜枚举。春风浩荡,阳光明媚,多少人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不负春光,辛勤耕耘;又有多少人荒废春风,虚度光阴。女诗人灯灯  相似文献   

8.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辛弃疾!宋  相似文献   

9.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以暮春景色作比,感物起兴。曲折地表达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两句感叹春天走得太急太快。“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两句。抒写诗人惋惜、爱惜春天的心理,虽然留恋春天。然而春天还是去了,满地落花使人无比伤感。“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三句,  相似文献   

10.
往常读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极爱其词的抒胸臆久郁之情,寓意深远;而词面又全写伤春,寓豪放于婉约之中,以为是辛词中数一数二之作。只是,对于词中的某些典故,特别是长门买赋、玉环飞燕诸句,总感到不得确解,也看了一些注者引证典实予以诠释之文,而掩卷细思,然耶,否耶?疑点未能尽释。后,因写历史小说《偏安恨》,颇治宋金交战有关史料,忽得一解,自谓扞格之处由是而通。不过,说法与昔贤之说  相似文献   

11.
大家一定不会不熟悉毛泽东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这首词中,“梅花”,有着不畏严寒.不怕艰难,傲视冰雪的雄姿,又有着谦逊自处,不计个人名利,胸怀坦荡的美德,它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首词,前边有个小引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是我国南来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咏梅》,尽管表露了一个爱国者在当时忧国忧君的心情,但那种处境孤独,心情寂寞,孤芳自赏的情调,毕竟为我们所…  相似文献   

12.
云破月来花弄影 这是北宋词人张先(990-078)《天仙子》中的名句。词云: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上阕前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明白如话,所以教材也没有注释。但在教学中,正是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这两句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我以为这样解释未必妥当。理由如下:第一、这种理解与该词下面的内容相矛盾。既然春天“刚刚”在一送一迎中“回来”了,那么作者填词的时候就是春天。但接下来作者又说“已是悬崖百丈冰”,极写冬天的严寒。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说,春天已经到了,还用…  相似文献   

14.
秋之搁浅     
花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九月的天凉了,菊香撩起久封的思念,秋,迟迟地到来,使诸花再没有在喧嚣的风雨中醒来。清晨推开天窗,迎进一夜悲凉。加重的使命感使一片片青涩的  相似文献   

15.
满庭芳     
<正>杨柳风轻,春随人意,疏雨过后还晴。芳草庭轩,飞絮绕香阁。衣裳淡雅自赏,人世间,任我痴狂。小径间,潇洒绿柳,伴我轻吟舞。多情,行乐处,一寸柳条,一丝柔情。携手共相游,小园花香,谈笑间少年梦,十年难,共度风雨。凭阑久,灯火黄昏,夜游共秉烛。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中常常用到“象”的概念,请欣赏下面一首词: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相似文献   

17.
江城子 奏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相似文献   

18.
稼轩词内容丰富多彩,手法变化奇妙,借典抒英雄末路之悲、壮志未酬之愤,悲壮激昂;或创造性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语言旨远,辞约而意丰,沉郁缠绵。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百炼钢”与“绕手柔”,刚柔相济,倾诉衷情。  相似文献   

19.
春伤花残,秋悲叶落,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普遍情绪,但悲秋伤春却不只是古代文人多愁善感的体现,更反映了自然移迁在人心底、在生命深处引起的震颤,反映了人与自然内在本质的联系。初唐诗人卢照邻说:“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释疾文,悲夫》),具体地阐明了四季变化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伤春,主要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叹惋。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便是这种情绪的典型体现,花落春尽,时光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无可奈何的感喟便由此而生。唐人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吟》)与欧阳修的“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红,知与谁同”(《浪淘沙》),都是以花设喻,表现花开有时而青春不再、人生无常的隐忧与感伤。至于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异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摸鱼儿》),体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态,既有惜春,恋春之情,更有时光老去,壮志难酬的隐痛。 比起伤春,悲秋是一种更力沉痛深长的感情。郁达夫说:“有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杜甫的《秋兴八首》便是由眼前阴冷萧森  相似文献   

20.
<正>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是一首怀想春天、依恋春天又珍惜春天的词。黄庭坚这首词一开始就将春天拟人化,于是春天就像人一样有感知、有灵性、也有了感情。问春天会到哪里去了?去时如此寂寞——那般悄无声息,竟没有留下踪迹。于是词人突发奇想:有谁知道春天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