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水龙 《学语文》2002,(3):18-18
2000年2月第二版普通高中语文第一册《劝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课本注云:“‘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然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54页译文是:“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两者不统一,既然“焉”为语气助词,那么译文又何来“从那里”“在那里”呢?为此,我翻阅了其他注本及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一文里,将“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的“焉”字注释为:“都是助词。”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从大的方面加以框定,却忽略了“焉”字在具体语境里的实际应用,将两种不同的用法笼统概之,因此,该注释有不够详尽、具体、准确之嫌。目前,许多中学文言文译本和其它一些参考书中,均将前两个“焉”字讲成“兼词”,后者讲成“助词”(见《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高中上册P471;林三松编《文言文学习手册》P45),到底谁对呢? 首先应肯定,“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语气助词,“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P257),不过这里  相似文献   

3.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不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二册节选了荀况的《劝学》。选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下注解道:“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此注不当。“兴焉”“生焉”中的“焉”是兼类词,“备焉”的  相似文献   

5.
在上古汉语中,“焉”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亦较为复杂。既作实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作虚词(语气词、介词等)。有时是代词兼语气词,有时相当于介词加代词(于 是),于是又被称作兼词。作为指示代词的“焉”和所谓兼词的“焉”,前人概括为“用与‘之’同”和“用同‘于之’(或同‘于是’)”。这种解释往往凭现代语感而定,即用现代汉语译文来判断它的词性和用法,这是极不科学的,常常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矛盾。文章将同一语境分布中的“之”和“焉”作了比较,并从句法关系的角度和它们指代的对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指示代词“焉”都不能简单解释为“同‘之’”或“同‘于之’”,实际上“焉”与“之”的区剐是:“之”常作宾语而“焉”常作补语。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古汉语语法书和古文选译对陈述句末的“焉”注释不尽相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一曰“焉”是代词,译作“哪儿”(于在春《文言散文普通话翻译》第4页);一言“焉”“应看作纯粹的语气助词.”(见廖序东《文言语法分析》31页)再如:“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一谓“焉”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五册单元知识《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介绍“焉”的用法时,编者举了苏轼《石钟山记》—文中的“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为例,将该句中的“焉”解释为“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8.
1.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南宋朱熹在《小学集注》中指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此话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而《吕氏春秋·诬徒》中则提出“达师六要素: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其中的“使弟  相似文献   

9.
孔子作为一个大学问家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为许多人所知道的。在孔子看来∈,“处处皆学问”,好人、坏人都可以做他的老师,所以他举例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这话本来浅显易懂,然而其中“三人行”一句却被某些人解释得面目全非。龙溪淼同志在《谈谈“三人行”的“行”》一文中认为“行”字  相似文献   

10.
高中第二册《学习文言虚词应当注意的几点》:“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教材列“诸、旃、盍、叵”4个兼词,义项明晰不难识别。较难识别的倒是短文没有涉及的兼词“焉”。“焉”位于句末,有语气词、代词、兼词三种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捕蛇者说》: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对本文最后两个词“得焉”,部编语文教材的译注是“得到它”,“焉,这里作代词,就是所写的这篇文章”。我们觉得,把“得焉”释为“得到这篇文章”并不符合原句的意思和语气。“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紧承“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一句的句意的,“故”这个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其语气一直贯穿到“得焉”。  相似文献   

12.
《六国论》中有一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其中对“始速祸焉”中的“速”,课本注释为“招致,动词”,《教参》却译作“加速”,并将“速”具体解释为:“速,形容词作使动用法,意为使祸患更快地来临了”。究竟哪个正确?先比较“招致”、“加速”在原句所表达出的意义。把它们分别放在原句中,课本的观点则译作“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行刺秦王)  相似文献   

13.
潘光旦是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他将优生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学研究,并结合孔门社会哲学思想,提出“位育”的新概念。《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位”即“安其所”,“育”即“遂其生”,安所一,乃一切生命之大欲,一个人,一个民族,都在求其“安所遂生”,即求其“位育”,教育的目的也在于求人生良好的“位育”。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的《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课本注释“焉”为助词。我认为此注欠妥。“焉”作为一个文言虚词用法主要有四种,即作代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和合音字。(见《中学生手册》100页)根据以上分类,我认为  相似文献   

15.
“焉”在古汉语中是个兼类词,阅读古文时,往往因混淆其用法,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因此,掌握它的用法是十分必要的。从词性角度看,它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用作代词1“.焉”在一般疑问句中作疑问代词,多用来询问处所,主要作状语,有时也作宾语,相当于“安”、“何”,可译为“在哪里”。例: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2“.焉”在反问句中可作疑问代词,表示否定性疑问,作状语,主要是加强反问语气,不实指。类似于现代汉语里的“哪里”。例: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似文献   

16.
释“马”     
“焉”字在古代汉语里比较灵活而用法也多,但就其在句子里所处的位置来说,“焉”字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在句子当中,一类是在句子末尾。先看用在句子当中的“焉”字:  相似文献   

17.
文言虚词“焉”使用频率极高,用法较广,译法多也较活,下面就句末“焉”的用法归纳如下,仅供同学们参考。一在陈述句末,“焉”用在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后,作代词用,相当于代词“之”字,翻译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可译出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例如:1.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相似文献   

18.
在教到《论语·微子》选章《子路从而后》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下注释“五谷”为:“稻、麦、黍、菽、稷,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在教到《韩诗外传》卷七选章《孔子闲居》时,其中“夫土者,据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谷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鳖遂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功不言,赏世不绝。”其下注解“五谷”也为:“稻、麦、黍、菽、稷五种农作物,泛指各种粮食作物。”看着这样的注释,不由联想到小时候在丰收季节里,帮生产组长在粮堆上打号的事儿,那时小手抓着灶灰快速地在上面写着“五谷丰登”,写罢便会听到问话:“什么叫五谷?”那试探的语气,…  相似文献   

19.
说“所于”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所”后加不加介词说,“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表示”,并且举了许多例,其中首先举的是“所”指代处所的。其例是:1.冀北之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左传、昭公四年)2.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3.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本《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王若隐其无罪而就地死,则牛羊何择焉?”是孟子针对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做法,反问齐宣公的一句话。课本把“何择焉”注为“挑选它干什么呢?”很明显,这里把“择”训为“挑选”。这样训释,总觉文理欠畅,未能尽传其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