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师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地位不利于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达到一种自我取向的价值,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角色:从"规定"走向"赢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严重抑制了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羁绊.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下,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追求一种自我更新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师角色工具化和社会化的外在价值取向抑制了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更新实现一种自我取向的价值,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以来,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经历了由“社会效率主义”到“实用主义”的转变。不同时期,在不同职业教育发展价值取向的支配下,美国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角色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进入新世纪,美国社会开始步入“服务时代”,“服务”正在成为美国职业学校的一种新的经营理念,职业学校的教师也开始向“服务型”教师的职业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发展从概念内涵、研究视角、理论形态和价值取向等不同维度来理解“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之间的不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教师角色的自我定位,是指教师个体对职业地位的自我期望。从师生关系角度看,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什么位置。它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取向和教育方法手段的选择,对师生关系、教育氛围、教育效果等都产生巨大影响。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教师角色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构成教师角色的时代特征。今天的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社会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现代教师不能围于传统观念的“樊篱”,不能不对教师角色作新的认识和定位。笔者认为,现代教师宜自我定位为学生的公仆、向导、助…  相似文献   

7.
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这些原本概念性的名词,却因一门课程而富有生命力。实现“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让中职生从容地步入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他们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帮助和指导中职生从入学之初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使他们对职业角色要求更具有自我价值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价值取向上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科研之于兴师兴校兴教兴国的重要性:又从实践的视角感受到:只有经历了教育科研的洗礼,教师才能从职业角色的“幼年”走向“成年”。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既是对“传道、授业、解惑”传统功能的继承,又有新时代赋予的管理者、心理辅导员、家长、朋友等角色。教师在对多种角色处理、转换过程中时常出现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师生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不知识现象时有耳闻。  相似文献   

10.
学术性是大学教师角色的内在品性,但不同教师对角色的认同和选择存在不同价值取向,并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学术人"取向关注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现和创新,"教学学术人"关注青年教师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创新与传播。两种取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现实问题。现代新型"学术观"成为两种价值取向整合的基点,也成为平衡"专业学术人"和"教学学术人"张力的逻辑归旨。因此,把握大学青年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构建公平的青年教师学术职业评价制度,强化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衔接,完善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体系等,是重构大学青年教师"学术人"角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的分析研究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通过对优秀师范生的抽样调查,从自我成长取向,自我实现取向,社会互动取向,经济取向,尊重取向等五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概括出师范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点,提出了优化师范生素质结构,着力教师角色的塑造,找准师范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社会对大学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根据社会角色理论,分析了当代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文化知识传授者,学生成长引导者,信息整合咨询者,职业技能训练者和应用研究实践者。在职业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应包含的五个核心要素及自我提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教师角色转型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新课程倡导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向“创生取向”的转变,蕴含了教师形象从“忠实执行者”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角色是对课程与教师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教师价值的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14.
教师观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有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认识和要求,也有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期望,更有教师自己的角色观念。因为这种观念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社会大众和学生的认识和要求,更是教师自己对角色价值信念、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的深刻体认,进而形成自我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15.
蒋衡 《教师教育研究》2002,14(6):72-77,57
本文首先廓清在西方文献中的“教师”和“角色”的定义 ,然后从西方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角色的理论研究文献中概括出宏观和微观两类理论研究视角 ,继而归纳出教师角色的四个向度——即在社会因素、学校与课堂情境和个人发展诉求下形成的教师的社会角色、学校角色、课堂角色和自我职业角色  相似文献   

16.
先秦至今教师自身眼中的角色内涵流变大致经历了先秦至清末的非专门职业和民国至今的专门职业两大历史时期,可以细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先秦至隋前是具有广义社会责任担当的人类教化者,其价值取向是广义的社会责任担当性,职责功能是治国安邦与经世致用性;隋唐至清末是具有明显职业过渡倾向的个体谋生者,其价值取向是谋生性、过渡性和隐逸性,职责功能是教书性、育人性与自得性;民国至上世纪末是具有明显职业分殊的社会工作者,职责功能是实践活动的两面性与工具性;新世纪以来是具有明显独立意识的专业工作者,其价值取向和职责功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专业化追求意识。  相似文献   

17.
首先指出高校“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呈现出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即在体认主流价值取向的同时,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主体意识增强,思维趋于自我化;价值目标趋于多元化,但开放性、包容性特征明显;价值评价趋于理性务实,义利兼顾;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主动迎接工作的挑战等。市场机制、中西文化的融合、“80后”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社会认同度不高是影响“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应从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加强主流价值取向对“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的引导、制约、整合力度,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完善机制、搭建舞台等角度加强对“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秦雪平 《考试周刊》2014,(10):159-160
新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日新月异的职业环境变化,职高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等各种因素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使他们对职业角色要求更具自我价值现实性,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大潮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昊 《现代教育科学》2010,(4):81-84,88
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是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教师在“技术”、“实践”与“解放”三种课程理念及“传统”、“现代”与“当代”三种教学理念中的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对“课程与教学”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提出了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角色重构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0.
西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首先廓清在西方文献中的“教师”和“角色”的定义,然后从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角色的理论研究文献中概括出宏观和微观两类理论研究视角,继而归纳出教师角色的四个向度-即在社会因素、学校与课堂情境与个人发展诉求下形成的教师的社会角色、学校角色、课堂角色和自我职业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