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的作品有一种亦庄亦谐的特点,即常常打破思维定势,在原本人们都“庄”的情况下,“谐”它一下,而在人们“谐”的时候却又“庄”的语言出之。这种庄者谐之、谐者庄用的方式,使人们根据建党事理所产生的期待落空,持到的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这种期望几结果的“违背和乘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新奇和诙谐的效果,形成他作品的一种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舒婷的诗歌审美意象群中有两个中心意象,这便是“海”和“泪”。舒婷用“海”和“泪”这样充满青春气息而又涌动着生命渴盼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执着人生态度,营造了一片精神飞越的幻境,给逼仄而久旱的诗国带来了一种壮阔之气,一种润译之感。  相似文献   

3.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创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本文通过对《色·戒》一题中“色”、“戒”的分析解读 ,指出该小说的主题是“虚空”与“隔离”。其中“色”喻指美人计 ,“色”亦是“幻”——幻觉与引起幻觉的美人计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外在“色相”;“戒”实指钻戒 ,虚指人心隔防。“虚空”与“隔离”有着内在联系 ,佳芝的命运提醒人们外在“色相”不过是一种虚空 ,温柔的表相之下实则隐藏着人心隔防、猜忌的人生真实。这一主题亦体现了张爱玲对人生的体味  相似文献   

4.
面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海德格尔认为它根据于西方的传统形而上学,并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统治世界的发展而达到楔峰。而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途径在于让“诗”和“思”赋予世界以新的意义和价值,使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海德格尔的这一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价值虚无主义的新视角,但由于他漠视实践理性的作用,不可能真正克服价值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5.
’99昆明世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直播或转播了这一活动盛况。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介绍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时,将“令狐”念成“Ling hú”,这种读法是错误的。“令”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一读“lìng”,释义较多,如命令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每星期日晚上10点20分的《世界报道》中有一固定栏目《环球一周扫描》,荧屏上除打出“环球一周扫描”字幕外,还配有一指针在世界地图上旋转一周的背景图案,但该栏目的名称有歧义。因“环”是“环绕”的意思,而“一周”既可理解为“一个星期”,也可理解为”一圈”,所以“环球一周扫描”既可理解为“环绕地球一星期扫描”,也可理解为“环绕地球一圈扫描”,即“全球扫描”。而该栏目报道的内容恰是一个星期以来国际上所发生的重大新闻。这样  相似文献   

7.
宁檬 《语文知识》2002,(3):37-37
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有这样的两个句子:一句是“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没有什么内容。”另一句是“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注: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也许读者觉得有点蹊跷:为什么一个句子用“喜欢”而另一个句子却用“欢喜”呢?为了弄清其所以然,让我们对“喜欢”与“欢喜”的词性及其用例作一番辨析。“喜欢”与“欢喜”属近义词,都有高兴、愉快的意思,但其词性却是不同的。一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社会交往中积累起来的优良道德传统。它至今仍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之中,成为新道德的根基,成为现代文化建筑的一种精神支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需要我们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体上表现在以下十二个方面1.孝;2.尊师;3.恕;4.礼;5.仁;6.信;7.义;8.节;9.勤学;10.俭;11.修身;12.有志。孝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把“孝”看作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家庭道德的专著《孝经》中说“孝为  相似文献   

9.
《语文建设》2001年第7期发表的吉常宏先生所写的《高山景行,大师风范》一文中,有如下一段话: 1986年5月3日,一代语言学宗师王力先生离开了这个人世,到今年整整十五周年了。每当回忆起在先生身边学  相似文献   

10.
“相”与“像”读音相同、意义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作文里,这两个字常常混淆。例如:奶奶请照像师傅照了一张相。这里“相”和“像”都用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比较了副词“根本”与“始终”在使用上的异同。“根本”主要出现在对某一特定话语的预设进行否定的小句前面,具有加强语气,增强否定强度的功能;“始终”主要出现在对某一特定话语的预期进行滞定的小句前面,具有否定对某一事实的预期,凸显句意焦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先看三个例句: 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②师傅,这个问题我有点不明白,请您帮我指点指点。③自从她丈夫入狱以后,无论她做什么,总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这三个例句,分别使用了三个词指点、指点指点、指指点点。从词形和词性上看,“指点”一词是由两个单音节动词A和B组成的并列式动词,  相似文献   

13.
徐振明 《语文知识》2001,(10):81-81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猫腻”一词,意思是说,里面有见不得人的不能公开的地方,引申为阴谋、内幕、攻守同盟等义。这个意思,大体不错,就其书面用字来说,却是错的。当今流行的“猫腻”一词,其书面用字应当是“猫匿”。在读音上,猫字典型地体现了老北京人的卷舌音和儿化韵。匿者,藏也。隐蔽,不愿让人知道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目前,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在这种形势下,中学生在想什么呢?最近我们就“你经常思考的问题有哪些?”向120名中学生(初二学生70名,高二学生50名)进行了一次开放性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它们是“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身体发育”、“业余兴趣”。为了了解目前的中学生在上述四个方面的思想状况,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能够较深入地了解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教师、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依据。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与大地一显一隐,一开放一锁闭,它们的统一构成作品自足体宁静的自持,作品的两大特点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以及这种争执进入澄明与遮蔽的争执中的实现,使真理在伤口中出现并自持;从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相向运行可以得出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17.
在汉字大家庭里, “一”是笔画最少、使用频率又颇高的一个极普通的字,但如果运用巧妙,它可以在诗文写作或口头表达中发挥神奇效用。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有一首题名《秋江垂钓图》的七绝: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梢头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  相似文献   

1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主要是写一种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千百年来传唱不绝,透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味。历来人们对它的品味也多以“悠然”着手,言人之悠然超脱。苏轼  相似文献   

19.
傅德岷 《重庆师专学报》2000,19(4):29-32,3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能够自成风格,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寥寥无几,而周作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早期散文的最大特点,可产是充分地体现的其相互矛盾的二重人格,既是“叛徒,又是隐士。  相似文献   

20.
“捉襟见肘”一词“见”字的读音,《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3版,未见新版),《新华成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均注为“xiàn”;且《汉语成语词典》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