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习目标:1.读中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感悟作者孕育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2.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以下词语:鲜艳、绣满、疾飞、锐利、小巧玲珑、注视、陡峭。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自然段。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1.用最响亮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板书:翠鸟)教师边板书边提示“翠”字的写法。2.让我们悄悄地走进—片芦苇地,去看看可爱的小翠鸟。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溪水还哗哗哗地响着呢。溪边长满…  相似文献   

2.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3.
赵霞 《教学与管理》2002,(12):66-68
设计理念:自学自悟、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学习行为的研究和全新互动的知识传授。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完成语教学的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发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将文字化为心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只有静心读书,静心思考,在脑海中将文字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因此本课设计中,特别强调学生边读边在脑中“画画”,边读边在脑中“放电影”。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外形美观、行动敏捷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情感,激发喜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描写自己喜爱的事物。[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小动物更为孩子们所喜爱。《比尾巴》和《雪地里的小画家》皆是以小动物为题材而精心编创的姊妹篇儿歌,被选入人教版实验教材有数年。创作理论告诉我:成功的作品是“改”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的创作经历也验证了“文章不厌百回改”这一真谛。先谈《比  相似文献   

7.
一、解构特点《翠鸟》一文,对小动物描写上的亮点,一是外表美的表达,二是动作快的描述。在表达外表美时,写到了红色的小爪子、鲜艳的羽毛、灵活透亮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如果就这样写出来,给人留下的印象肯定不会深刻。而作者对此作了精心的选择和安  相似文献   

8.
1979年春节后的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上海。那天早晨,大雪已经停止,从阳台上往下看,街道上有人正挥动着扫帚在扫各自门前的雪。我凝望着雪堆,忽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堆雪人的游戏。早春的天气相当寒冷。“四人帮”虽然已被打倒,但流毒却远远没有肃清,人与人之间还不敢敞开心扉,不少人相互之间的感情还很淡漠,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气氛里生活。我对着雪堆痴痴凝望,似乎它已经被塑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雪孩子了。我想,该让雪孩子做些什么事?也许可以让他担当一个故事的主角吧。当我走出家门之时,太阳已经照上地面,我感到一丝暖意。我忽然想起,雪孩子在阳…  相似文献   

9.
郭庆 《中学文科》2006,(9):74-74
《桃花源记》是晋代文人陶渊明的传世佳作,在《桃花源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中,作者陶渊明为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恬静,人们怡然自乐的理想自由世界——桃花源。全文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自然亲切,入情入理。  相似文献   

10.
作在1947年7月1日答《艺知识》编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二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阐述《褶》的立意、构思及创作过程,从一个具象的题目可以表达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具象的形可体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结合可深化主题三个方面说明对比与谐调、矛盾与统一的美学观点,强调美的最高境界是艺术作品的意蕴美,进而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互融、互纳、互兴、互扬,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学。  相似文献   

12.
许多老师都认为朗读教学的“头”特别难剃。要说方法,有的,但指导读起来又好像翻来复去就那么几板斧;要说让学生多读熟能生巧嘛,多读几遍他们又都腻味提不起神来。让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读《翠鸟》。有些句子、段落反反复复不知读了多少遍,不说学生依然好兴致,就连我们读者不在现场,没受那种现场特定气氛感染,就仅从抽象的文字去接触它,也不觉得烦。这真的不能不说于老师好功夫。为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1.读的方法多变;2.每次读与读之间的引导过渡得法,很有情趣。不信,你还是自己把下文读一读。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 一、遵路“趣读” 1.情境激趣。 课件出示:波光粼粼的江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年高考《化学平衡》选择题部分,主要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素质的考查,这一部分试题既有答案的确定性,又有思维方法的灵活性。命题者常把某些条件隐含在题意中,是典型的一题多解型试题。有常规解题模式,又有技巧解题模式,命题者的意图显然侧重于后者,在具体复习指导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相似文献   

15.
闫龙 《山东教育》2007,(6):23-23
《翠鸟》是一篇经典传统的老课文。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意?甘肃省的李芳老师以她朴素的教学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富有浓厚语文味的阅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品读、赏读,使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相似文献   

16.
教《翠鸟》一课应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六月十五夜,在我两次醒来之后,大约是清晨五时半吧,我又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使我永不忘怀的梦。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翠鸟》一课一共要求掌握13个会写字、11个会认字(其中有7个在会写字中已出现)。虽然识字量比较大,但是这17个要求学习的生字当中,只有一个会意字“赤”,其他都是形声字;其中“赤”“泛”“透”等几个生字字义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学生进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与低年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孟强 《山东教育》2014,(4):20-21
《翠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它那美丽的外形、迅捷的动态,想必给读者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教者不会错过的教学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