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西方耶稣会传教士于明朝末年来到中国后,便借用中国古籍中原有的名称“天主”作为他们所信奉的最高神的译称,基督新教则译作“上帝”。此后,我国研究哲学、历史、宗教的学者反过来又用基督教关于“天主”、“上帝”的观念来看待和解释中国古代的上帝观,认为随着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宗教观念便从多神教过渡到—神教,产生了百神之长——上帝,并将上帝解释为“掌管自然天象的  相似文献   

2.
《弗兰肯斯坦》不仅是一部构思精巧的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包含着深刻哲学意义的作品。围绕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的关系这个哲学主题,作者玛丽·雪莱抒发了自己对上帝和科学的困惑情感,表现了科学理性对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冲击。从哲学的意义上审视该作品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人物个性以及该作品在科幻文学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哲学是人类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的两种重要形式,信仰和情感是宗教的本质和核心;理性和逻辑则是哲学的骨干和生命。本文以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宗教传统和哲学世界观及其互动关系为背景,通过对基督教诞生以前的西方荷马时代、希腊古典时代和希腊化罗马时代各阶段神性观念演变过程的梳理,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进而认为信仰和理性都是基于人的矛盾本性力图追寻本体的形而上冲动,共同表征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超越向度和终极追求,同为精神文化的核心意识中内在关联的两极。  相似文献   

4.
宗教困惑一直是"迷惘的一代"不断重复的主题。是否真的像尼采说断言的那样"上帝已死"?带着如此疑问和对答案的探究,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中,映射出他复杂的宗教观:基督教传统夹杂着多神崇拜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似文献   

5.
希腊化时期是个价值虚无主义的时代,这个时期哲学家的思想虽然缺乏创造性和深邃性,但他们却肩负起了为价值虚无的困境开启道路的使命。伊壁鸠鲁幸福主义的伦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探究人生及其终极目的;斯多葛学派的中心思想是以宿命论的伦理学反对伊壁鸠鲁学派的无神论和快乐论;怀疑论则对希腊哲学的对象、问题、方法进行全面质疑。普罗提诺本体论而非神学的世界结构把本体归结为一个最高的神。启示了基督教教父把“本体”译作神的“位格”(person),并引出上帝“三位一体”的概念,哲学的伦理观念由此转向宗教。  相似文献   

6.
殷商人的自然神、氏族神和至上神观念构成了他们宗教意识形态的核心。他们对社稷、祖先和上帝的虔诚崇拜观念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纪伯伦集作家、诗人、画家于一身,毕生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在纪伯伦众多的散文诗作品中,《先知》被公认为是其代表作。巴哈伊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类一体、天下一家。纪伯伦的《先知》这部作品所表述的许多深刻的宗教或哲学思想与巴哈伊哲学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主要从神与人的合一、爱、崇拜上帝、善恶、死亡、先知的延续性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表明巴哈伊哲学观点的确对纪伯伦的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启迪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方杰出科学家大多信仰上帝,他们的宗教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信仰非人格化的上帝,体现了神的存在与人的自由的和谐;二是坚信事物受法则支配,上帝只是法则制定者或第一推动力,体现了科学理论与超验力量的和谐;三是认为上帝有两部作品,体现了《圣经》与"自然之书"的和谐;四是肯定宗教在科学探索中的精神动力作用,体现了情感驱动与理性探索的和谐;五是认为科学的理性思考与宗教的价值追求应该并重,体现了求真与求善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论哲学的时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哲学时代性的阐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从经济、政治、宗教、科学等综合因素把握哲学的时代性,这是哲学的文化载体,不要以一概全。时代创造了哲学,决定着哲学的主题,哲学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只有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又作用于时代,推动时代的发展,铸造了时代,这是哲学对时代的超越性。邓小平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充分表现了鲜明的当今时代精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宗教“宗教”一词,英文为Religion,源于拉丁文Religio,意为有限者(指人)与无限者(指神)的结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人物对其解释各不相同。至今,在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之间,在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对宗教的解释仍存在着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对宗教的诸多解释,都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宗教的一些内容与特点,但没有科学地说明宗教的本质特征。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唯物史观才对宗教作出了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宗教教职人员是社会中宗教组织的发起者、组织者,又是宗教群体的领导者。他们一方面起到沟通神与信徒之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又是联结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的“桥梁”。第一重作用使得他们在履行上帝赋予其任务时具有了神圣的地位,而这成为发挥第二重“桥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重作用应是所有宗教教职人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不仅要努力提高他们的宗教学识,更主要的方面在于培养宗教人士的爱国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主体观念的演变与西方哲学的时代主题王岩一主体观念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主体的认识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纵观西方哲学史,自哲学诞生起,主体问题就成为哲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哲学的全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哲学发展的时代精神。当古代人类怀着好奇的心情面...  相似文献   

13.
先秦宗教稽疑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巫术通天神稽疑阶段、龟卜问祖先神阶段、易占人谋鬼谋阶段。以后随着宗教的伦理化,稽疑术便被抛弃而进入了所谓“神道设教”的时期。民间宗教虽不为正统社会所认可,但却一直不绝如缕,还保留了大量的宗教原生态的遗存.先秦宗教从最初的巫术通神到易传哲学,促使中国哲学终于从宗教母胎中孕育出来,进入了辉煌的诸子时代。  相似文献   

14.
米利都之圈     
神的生成和气有密切的联系。人赋予神以形象,气则赋予了神以生命,气最佳生成了神,神也因之成了人异质的存在。与此同时,人对神的反思也就开始了。反思的直接结果是神的死亡和哲学的诞生。哲学的反思受到往古时代感受意识积淀而成的图式的干扰,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兜圈形式。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则是一种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池州源溪村傩活动中的"求子"习俗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其显著特征是:其一,打上了山区社会文化的烙印,体现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二,生殖崇拜是"求子"习俗的主题,宗族和宗教是其得以实施的双翼;其三,公开宣扬与隐秘回避有效地调适了封建传统在性问题上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兼顾了重伦理和重子嗣的双重目标。以源溪村"求子"习俗为代表的池州傩活动演绎着人神在场的对话,体现着人神互惠的效果,寄托了一种希望,表征着一种言说,连接着一种血缘亲情。  相似文献   

16.
圣礼主义世界观是霍普佥斯宗教诗歌的一个最重要主题之一,深受依纳爵神操中相关的原则和教义的影响和塑造。其诗歌中反映出的圣礼主义世界观是被依纳爵神操所塑造和指导的,带有深深依纳爵神操的印迹。霍普金斯的诗歌实际上是赞美、崇敬和侍奉上帝的赞美歌。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宗教观念的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个人经历基本是从家庭到学校“两点式”与从学校到学校“直线式”的过程。这种经历导致了他们不可避免地以读书、考试、升学作为人生的重要奋斗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他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常感到困惑、迷茫、不安。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当他们面对苦恼和困惑时,借助于宗教来排解内心的苦闷、思想的困惑、精神的不安以获得心灵的慰籍和解脱。此种行为和现象的存在,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和警觉。一、大学生的宗教意识特征1.大学生寻求宗教庇护的倾向性强为了解大学生为何借助于宗教解决…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的宗教哲学和上帝景观是与谋杀和审判连接在一起的。库比特认为希腊哲学和近代理性形而上学都参与了对上帝的谋杀。库比特在一种争执情境中走过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对缺席者的审判重新唤醒了人们寻找上帝的通途 ,这一通途并非首先作为理论生活和沉思生活得到挽救。库比特挽救的是一种流溢、涌泊的语言运动 ,这里面有现象学和日常语言哲学的帮助。普遍化的流溢和涌泊形成为一种广义的诗歌语言 ,它带有文学、艺术、建筑、诗歌的习常形式 ,但更加表征为权力和叙事的新的争执情境。在此背景下面 ,一个被库比特命名的“第二轴心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9.
威廉·詹姆士为美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他非宗教学家,但他以独特的实用主义方式对宗教的理解,建构了一种新的宗教哲学体系。他的宗教哲学从经验的角度对宗教展开了分析,把以往宗教史上超世的上帝引入到俗世的生活中来,以此揭示了内蕴于其中的上帝(精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20.
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机械力学对宗教产生冲击的时候,巴克莱为了维护宗教的地位,又不妨害给资产阶级带来实际利益的自然科学,创建了自己的新哲学。他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为出发点,以上帝作为万物实在性的最终保证,又驳斥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而开了“控斥形而上学”的先河。巴克莱哲学客观上为休谟怀疑论的建立和康德哲学的诞生起了启示的作用,从他那里,已显露出了近代哲学由本体论向实证哲学转向的端倪,这一转向最终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完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