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该年8月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专家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邓小平决意恢复高考的诱因。恢复高考最主要的因素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力挽狂澜。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最壮观的一次高考,也是是空前的。恢复高考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国教育的复苏,当代中国的崛起,几乎都以恢复高考为出发的原点,由此中国社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1课讲的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第101页的“历史纵横”中有这样一段话:“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我认为最后一句话的表述不准确,“迄今为止”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  相似文献   

3.
高考在我国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它还作为我国青年在社会不同阶层间进行合理公平流动的主要渠道,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体现着独有的社会价值。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教育厅始终把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稳步推进我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教育的民生工程来抓,在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保障考试招生秩序规范有序、程序公正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考生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4.
基于B/S模式的音乐类高考招生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大量数据产生的音乐高考招生考试工作来说,手工记分统计方式空易出错,而且所需时间比较长.基于B/S模式设计一个报名、考试记分、成绩输出为一体的考试系统.此系统设计对其它类似考试评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教育资源不平衡分配造成的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尤为突出,中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教育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这是制约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t01页有这样的表述:“1977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笔者认为,该材料有两处值得商榷:第一,高考制度被中断的时间不是十年,而是十一年;第二.有570多万考生参加的1977年高考,迄今为止.已经算不上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14,(18):7-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手段,应该追求其自身的真实、客观、公正、公平,不能成为大学生不正当竞争的工具.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是社会不良习气在考试领域内的反映,考试作弊从人群、手段、形式等方面出现新的特点.因此,从主观原因及社会历史原因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考内容改革对高考历史教学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近两年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的分析,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挖掘高考试题所蕴涵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理解试题的内在价值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对高中教育教学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历史备考中的六字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卷,笔者以为,做好高考复习工作,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有所重视:第一是引导学生读透教材,夯实基础;第二是精讲精练,精心小结;第三是强化对历史原理的教学,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理性的认知和分析能力;第四是教学中要关注新知,联系时政;第五是及时检查。及时调整;第六是教师要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1.
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遵循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工作总基调,试题厚重大气又不乏活力,时代感鲜明。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基础主干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测试目标明确,难度适宜,取得了预期测试效果,对中学教学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计分制是选科制推进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计分制度改革并非新兴课题,20世纪末多省份关于选科考试的尝试就曾引入标准分报告考试成绩,然而在实践中标准分遭遇困境,选科制难以为继,退回固定科目考试.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实施自由选科再次将计分方式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新的计分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理论与现实、技术与观念的多重拷问.未来计分制改革可能打开制度黑箱,从静态走向动态赋分;走出麻烦治理,从经验先行转向系统有序;探索招考分离,从关注计分方式到关注计分结果的使用.这些改革走向对提升新高考计分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对高考改革的整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改革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英国"依据课程考试"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原则及其运作机制,无疑会给我们的高考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进入现代化历程以来,中国长期存在着文化冲突。当前,复兴中华文化,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严峻的任务。为此,高考应肩负起重要的文化使命,这主要包括:增强人性中的求知倾向;增强创造的倾向;增强正义观念。高考肩负文化使命的途径主要包括:改革高考制度,尤其是改革高考内容和招生标准;在中小学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在全社会加强相关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史教育对学生培养知识能力、启迪科学思维以及提升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归纳往年的高考中涉及化学史的考查形式,总结优缺点,有利于推动中学化学史教育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多元制度混合模式是台湾现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本质特征。通过推荐入学制、申请入学制、考试入学制等招考方式的有机组合,既可以提供多元入学管道,给学生多样选择和多次选择的机会,也可以让大学依办学特色及发展需求自主选才,并兼顾平衡城乡教育差异等目的,尽量满足多重政策目标。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多元制度混合模式,可为我国大陆各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调整完善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为现行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评价性制度之一,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高考的负向社会功能日渐凸显,主要体现在"努力高于天赋"的成才标准指向,"学历重于能力"的人才选拔取向和"结果大于过程"的社会价值导向。此三者构成了高考的负向社会功能。树立"注重过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才观,改革当下"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考对社会的种种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