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女儿是成都一所小学3年级的学生。她活泼快乐,特别是在体育方面出类拔萃,经常和男孩子一道踢足球、打乒乓球。最近她被同校的一个5年级的男孩子喜欢上了。开始我都没有在意,她连着几天都回来告诉我说:“妈妈,有一个5年级的男孩子叫××的,他说他喜欢我”。我说:“喜欢你,你就跟他玩嘛”。她又说:“妈妈,不是那种喜欢……”为了把事情淡化,我故意不理解她的意思,跟她说:“你们每次出去玩,不是就缺男孩子吗?我们下次把他叫上(我们也组织了类似‘星星河’的活动)。”这下她急了:“妈妈,你怎么听不懂嘛。”然后她就告…  相似文献   

2.
困惑     
今天上预备班的课,有小组讨论的环节。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男孩在别人讨论的时候举起手来,我以为他对于我布置的讨论问题有什么疑问,结果等我走到他身边,他竟然指着坐在他前面一个有些胖的男孩子说:“老师,他身上很臭。”随即,那个小胖子的同桌也附和着说:“是的,他很臭,大概好几天没洗澡了。”我一下子懵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那个小胖子脸上明显地有些尴尬,又有些委屈和沮丧。我看了看那个举手的男孩子,一句话也没说,就走开了。  相似文献   

3.
举左手     
课堂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接连两周来的语文课上,我提问时,发现以前不曾举过手的王晓总是高高地举左手。可我叫起他时,他不是脸红脖子粗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就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惹得下面的同学一片嘘声。  一天下午的活动课上,我找到他谈话,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是我不对,我不该不会装会,还举手欺骗您。”我抚摸着他的头,“老师找你,不是想责怪你,而是想问清你这样做的原因。”王晓低着头,两手不停地揉捏着衣角,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我不举手,同学们会在课下嘲笑我。”没想到…  相似文献   

4.
今天语文课上,王老师正在范读课文,她读得抑(yi) 扬顿挫(cuo)、有声有色,我们听得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突然,我发现王老师把“头发”的“发”读成了“fa”,等老师读完,我立刻举手向老师报告了刚才的错误。王老师听了, 不仅没生气,还笑眯眯地表扬了我,带头为我敢于向老师提意见鼓起了掌,同学们也向我投来羡(xian)慕(mu)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班有一名性格内向的女孩雯雯,不爱回答问题而且声音特别小。一次接力朗读课文,轮到她了,我心里一犹豫,还是决定让她读。我用目光暗示她,她怯怯地看着我说:“老师,我读得慢。”我笑了,抚摸着她的头说:“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着急,慢慢读。”她读得真的很慢,几乎是一字一字地读下来的,而且声音也很小。读完之后,我第一个鼓起了掌,孩子们也都为她鼓起了掌……课下我想,假如我不给她朗读的机会,也许这个孩子会把自己永远“包裹”起来,封闭起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每个孩子的心灵都需要教师加倍呵护。这节语文课,我学会了…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的第一个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评(píng)选(xuǎn)优(yōu)秀(xiù)班(bān)级(jí)干部。话刚一出口,大家就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都选于谨(jǐn)同学。”老师笑着点了点头说:“的确,于谨同学作为我们班的班长,为班级做了很大贡(gòng)献(xiàn)。那就这么定了。”放学后,老师叫我第二天带一张照片。因为明天要把照片贴(tiē)在光荣(róng)榜(bǎng)上,可是我手中没有太漂(piào)亮的照片,这可急坏我了。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高兴地说:“这还不好办(bàn)?”拉着我就到…  相似文献   

7.
一、爱,蕴含在激情评价中“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孙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热情的鼓励。那饱含着教师爱的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也不要紧。”“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谁来猜一猜,猜对了表扬,猜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孙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举手的同学是最自信的同学。”……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读得好,好在声音响亮,这是自信的表现。”“你有一双慧眼,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写得精彩,读得振奋,孙老师听得也振奋。”“…  相似文献   

8.
当老师     
我是一名小小的老师。说起来你们别不相信,在家里我常常把自己扮(bàn)做小老师。你看,我又给爸爸、妈妈和奶奶上课了。我拿着小教鞭(biān),一本正经地教他们唱(chàng)歌(gē)呢!妈妈是最好的学生,她学得最认真,也最快,我教的歌儿她都能学会。可爸爸就不行了,因为他很骄(jiāo)傲(ào),而且态度极其不端(duān)正,他总是说:“我学唱歌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所以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奶奶虽然很认真,但是总是学不会,她总是说:“奶奶岁数大了,脑(nǎo)筋(jīn)不好使。”我就只好原谅(liàng)了她。妈妈说我是名合格的小老师;奶奶说我是名严…  相似文献   

9.
多问一句     
王强 《师道》2003,(7):38-38
公开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坐井观天》。当读到“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时,有个男生高高地把手举起,老师见他那么积极,便示意他朗读。那男生语气急促,读得结结巴巴:“天———不———不过,井———井口,那———那么大。”逗得听课老师与所有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心头的怒气一下就窜上来了,心里念叨着:“你平时调皮捣蛋也就算了,这可是公开课啊!你这不是存心让我下不了台吗?”当时她恨不得马上把那个学生给撵出去。但是理智告诉她必须镇定。于是,她心平气和地多问了一句:“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念吗?”那男生说:“因为青蛙…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谎言     
一天,我带小朋友做游戏,一个男孩子忽然举手说:“老师,今天我生日!”我很高兴,立即向他表示祝贺:“祝你生日快乐!”接着又组织全班幼儿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并画了一些生日礼物送给他。这孩子一向很顽皮,然而那一天的表现简直好极了。谁知第二天,从他妈妈那里得知,他的生日早过了,我一听傻了眼,这孩子不是在撒谎吗?可是……  相似文献   

11.
孩子升上高年级了,特别是男孩子,有的变得比较“油”了,老师的三令五申,他可以当成耳边风。你即使对他吹胡子瞪眼睛,他可能回给你的也只是耸耸肩,一脸狡黠的微笑。那微笑中还可能包含着对你的“轻视”——接触这么久了,老师你就那么“几招”,一如程咬金的“三板斧”——劈完了,你的力道也消去了大半,看你能把我怎么着?  相似文献   

12.
校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我准备报名参加30米赛跑和“两人三足”比赛。放学回家后,我早早地做完作业,拉着妈妈陪我下楼去锻(duàn)炼(liàn)。我绕(rào)着花坛练习跑步,可没跑几圈,就感到腿上的肌肉有些紧绷(bēn),背上也冒出了一层热汗。回头看看妈妈,她也气喘(chuǎn)吁吁的。吃晚饭的时候,我望着桌子上香喷喷的菜,白花花的大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转念一想,还有一项(xiàn)比赛需要加紧练习,那就是“两人三足”项目。于是,我又把爸爸拉过来,用绳子把我俩的腿绑(bǎn)在一起,然后听妈妈喊“1、2——”,我们一齐迈(mài)腿往前走。虽然是第…  相似文献   

13.
下xià课kè休xiū息xi10分fēn钟zhōng,总zǒng嫌xián太tài短duǎn。杜dù歌gē飞fēi常cháng常cháng想xiǎng,如rú果guǒ把bǎ上shàng课kè的de时shí间jiān和hé下xià课kè的de时shí间jiān都dōu改gǎi一yì改gǎi———上shàng课kè10分fēn钟zhōng,下xià课kè40分fēn钟zhōng,那nà才cái叫jiào“爽shuǎng”呢ne!看kàn见jiàn高gāo年nián级jí的de同tóng学xué玩wán扔rēng沙shā包bāo的de游yóu戏xì,他tā们men叫jiào打dǎ“野yě鸭yā子zi”,杜dù歌gē飞fēi也yě想xiǎng玩wán。其qí实sh…  相似文献   

14.
五月的教研活动精彩灵动,吸引着听课者。在很多的感动之余,我忽然特回味其中的一节课。那节课上,当课行进到近一半的时候,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部分孩子陆陆续续举起了手,还有一部分孩子,手依然放着。哪壶不开提哪壶,执教老师扫视一圈之后偏偏把目光落到了那些个不举手的孩子身上,然后不急不缓地说:这一次,我想请没有举手的孩子答题。于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不举手的孩子。执教老师盯着他们,面上挂着微笑;听课老师瞅着他们,心里装着担心:同课的孩子瞟着他  相似文献   

15.
“面向全体”须有实际行动日前,去无锡市参加了由该市教育局组织举办的全国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活动期间听了10多堂语文课,启示多多。听的第一堂课是上海著名教师蔡骏上的三年级的《我爱花城》。蔡老师的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的安排上处处留心“面向全体”,给听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蔡老师在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是这样“面向全体”的。蔡老师问:“哪位小朋友起来读第×节到×节?”全班40多位学生举手的有30多位。蔡老师望着如林一片的小手,微笑着点点头,说:“好,许多小朋友都想起来试一试,这样吧,举手的都站起来读。”举手的学生都非常珍惜蔡老师给予的“表现”的机会,读得  相似文献   

16.
学会等待     
陈美华 《山东教育》2004,(25):15-15
“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老师,你看我的裙子好看吗?”“老师,我爸爸给我买了个奥特曼机器人。”每天,一到教室,孩子们便小鸟般偎依在我跟前说个不停。然而,我分明看到角落里一双怯怯的眼睛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她就是我班的牟彤同学。入学不久,我很快发现她与众不同:老师提问,她从不举手;小组串联读课文,一到她那儿便卡住,连最近的同学也听不清她的发音;同桌互读,同桌总是噘着嘴报告:牟彤声音太小,听不到……而且,我还发现一个细节,每天,无论上课、下课,她总斜背着水壶,双手紧紧抓着,似乎一松手便失去了依靠。课下,她常常一个人坐在位子…  相似文献   

17.
左手·右手     
每当老师提问,她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然而每次老师让她回答,她都沉默地站在那儿,低着头,自始至终。老师困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类似的情形接连上演着。终于,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提问时,你很积极。可为何每次让你回答,你都沉默不语呢?”她不说话,低着头。“老师提的问,你都会吗?”她仍然低着头,仍然不说话。“你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帮助吗?”依然低着头,依然不说话。老师也沉默了。她在等待。终于,她说话了,轻轻地,怯怯地:“我刚刚转学过来,我想让老师和同学注意我。所以您每次提问,我都举手……”“那些问题,有的我知道如何解答,有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人打我一个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用粉笔头打他,正中他的头。他马上举手说:“老师,有人打我!”马埃太太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哗啦,她听到玻璃破碎声。她急急忙忙走进餐厅,发现窗玻璃破了,一只皮球滚在地板上。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敲门进来,他羞怯地说:“爸爸马上就会来把窗玻  相似文献   

19.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20.
上小学的时候,我不喜欢我的语文老师,她也不喜欢我。语文老师从来不表扬我,连作业本也从没让我发过。她把我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而且是坐在大卫的后面。大卫是班上个子最大的家伙,这个人好像从来不洗澡,身上总是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我坐在他的身后,整天只能看到他的后脑勺。语文老师在她的课上制定了一些规则,其中一条就是课上想去厕所必须用一根手指头举手。这样她就能知道我们的去向,同时也控制了大家去厕所的次数,因为只要有人举起一根手指头,全班就会哄笑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