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8日是前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逝世20周年纪念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当天零时参谒了安放金日成和金正日遗体的锦绣山太阳宫。韩国媒体分析认为,金正恩率领军队高层干部前往锦绣山太阳宫,  相似文献   

2.
一篇重要报道总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如果此报道能通过散文笔法的传播,效果往往较前者更为突出。首先,“散文式”新闻能使受众加深印象,难以忘怀。比如《人民日报》1987年10月14日六版一文《卡达尔同志在北京》:“京华十月,秋色胜春光。广场鲜花似海,长街彩旗如云。首都人民刚刚欢度过国庆和中秋佳节,又欣喜地迎接来自多瑙河畔的贵宾卡达尔总书记……”这使人如临其境,如同在美好的首都迎接卡达尔总书记。文中没有直接点明时间,却用了“刚刚欢度完国庆……”。“国庆节”、“中秋节”谁也不会忘记,所以只要提到卡达尔,人们就会想起“……鲜…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把假新闻泛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媒体竞争的加剧,事实情况远非如此。以两则著名假新闻为例。2005年1月25日某报一篇《2004年中国科学界的损失》报道陈家镛于2004年8月15日逝世。真实情况是,2004年8月15日确有一位中科院院士逝世,虽然此人也姓陈,但不是陈家镛院士。2005年7月5日《法制晚报》的一篇报道《18岁少年作家因情自杀,生前高考作文获得满分》。7月16日,《法制晚报》说明真相并向读者致歉:“该文编发的具体经过是:本报在选题会上确定采写一篇有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的作家心理问题的稿件。7月4日编辑在网上发现了有关少年作家‘…  相似文献   

4.
8月27日,《人民日报》登了两条报丧新闻(均系新华社8月26日电讯):一条是,原国家商检局总顾问廖体仁于7月23日在北京逝世;另一条是,浙江省军区原顾问宋治民于5月15日在杭州逝世。当读者得悉这两位同志谢世的消息时,已是他们分别作古35天和104天之后。  相似文献   

5.
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索尔坦·华斯,曾被甸牙利反动政府关在狱中十五、六年。索尔坦·华斯以狱中日记的形式,写了《狱中十六年》,把匈牙利革命运动中最艰苦最英勇的年代的斗争,原原本本地写了出来。书中很多篇幅介绍匈牙利人民领袖拉科西的斗争事迹。《狱中十六年》初版于莫斯  相似文献   

6.
邓涛 《军事记者》2011,(3):27-27
据2010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要闻版上的一则讣告: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13日13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一代名报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忘不了2006年7月21日下午,笔者作为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采访与写作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聆听范院长亲自授课的一幕。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我作为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政协报》的负责人,应匈牙利爱国人民阵线机关报《匈牙利民族报》的邀请,到匈牙利进行友好访问,为两家报社建立联系。5月5日下午我们到达布达佩斯,6日下午便去《匈牙利民族报》编辑部拜会他们的负责人并进行座谈,学习他们的办报经验。总编辑肖尔特斯·伊斯特万同志前几天陪他的夫人到维也纳治病去了,要过几天才赶回来。副总编辑凯什利·埃尔诺、托特·加博尔,编委瓦尔科涅·蒂博尔、佐伊·拉斯洛、H·鲍尔塔·拉约什全体出来,热烈欢迎我们。凯什利同志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报社的全部负责人了。编辑部连我们6个人在内,共60名记者、编辑,另有8名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张闻天是笔者的外公,他1900年8月30日生于上海浦东,1976年7月1日逝世于江苏无锡。张闻天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许多重大事件上表现出开阔的世界眼光;他又是一位具有深刻思辨精神和民主观念的共产党的领导人。张闻天的世界眼光、民主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与他早期的留学活动和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关。张闻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我作为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政协报》的负责人,应匈牙利爱国人民阵线机关报《匈牙利民族报》的邀请,到匈牙利进行友好访问,为两家报社建立联系。5月5日下午我们到达布达佩斯,6日下午便去《匈牙利民族报》编辑部拜会他们的负责人并进行座谈,学习他们的办报经验。总编辑肖尔特斯·伊斯特万同志前几天陪他的夫人到维也纳治病去了,要过几天才赶回来。副总编辑凯什利·埃尔诺、托特·加博尔,编委瓦尔科涅·蒂博尔、佐伊·拉斯洛、H·鲍  相似文献   

10.
王彤 《新闻前哨》2011,(6):92-93
奥地利《工人报》(ArbeiterZeitung)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1889年7月12日在维也纳创刊。主编维克多·阿德勒同时也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他曾于1886—1889年创办社会主义的《平等》周刊。《工人报》创办的前四年是周报,第五年改为周二刊报。  相似文献   

11.
8月27日,《人民日报》登了两条报丧新闻(均系新华社8月26日电讯):一条是,原国家商检局总顾问廖体仁于7月23日在北京逝世;另一条是,浙江省军区原顾问宋治民于5月15日在杭州逝世。当读者得悉这两位同志谢世的消息时,已是他们分别作古35天和104天之后。姗姗来迟,在报丧新闻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迟至人死后100多天才发消息,也许创造了“新纪录”! 还有这样的怪事:报丧新闻也要“出口转内销”。著名作家沈从文于今年5月10日逝世,海外传播媒介很快报道了,国内报纸当时却没有报道。《新民晚报》在5月16日登了一条“出口转内销”的消息。这在内地算是最快的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15日是埃德加·斯诺逝世22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一生致力于中美友好事业的伟大的国际友人、世界著名的作家和记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斯诺与中国》一书。 这部书以斯诺6次来访中国,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高级领导人建立起非比寻常的友谊,写出《西行漫记》、《大河彼岸》、《毛泽东传》等8种闻名世界的中国学著作为基本线索,生动而详细地叙写了斯诺为寻“东方魅力”而来到中国,身历“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经历“一二九”运动,与宋庆龄和鲁迅相识从而更进一步地认识中国社会,只身访问陕北苏区看到中国的希望之光,作为尼克松访华前  相似文献   

13.
在范长江逝世20周年的时候,《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两部书出版了。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全国记协会议室召开了这两部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记者和我国新闻事业的优秀领导人。他20多岁时就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为题的大量通讯闻名全国。他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时神秘的西北的黑暗和危机,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后来他在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中担任过重要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到今年7月,《金华日报》开通的“新闻热线”刚好一周年。笔者通过一年多来的热线工作实践深刻地感觉到,对热线新闻进行冷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不为“猛料”而有失偏颇今年7月4日凌晨1时,金华市区发生一起蹊跷的打架事件,两名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2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一名进化理论学者阿拉斯泰尔·克拉克通过对古今上万条笑话的研究.“破译”了笑话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正逝世日期被更改新增内容有内幕5月19日是越南前领导人胡志明诞生124周年纪念日,越南报纸刊发社论,提到要执行胡志明主席遗嘱等内容。但是至今为止,胡志明遗嘱没有全文对外公布。胡志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对华亲密派,与不少中共早期领导人结下深厚友谊,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很多中国领导人的老朋友。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9月9日越南为他举行国葬的同时公布了他的遗嘱。不到2000字的遗嘱,却在公布之后,留下了长久谜团。  相似文献   

17.
姜宁 《军事记者》2005,(8):37-38
意大利《晚邮报》简介:《晚邮报》创刊于1876年3月5日,其总部设在米兰,发行量约60万份至80万份,是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目前,该报每日56-64版,分国内、国际、地方、社会、经济、文体等版面。该报在华盛顿、纽约、莫斯科、巴黎、伦敦等地派有常驻记者。《晚邮报》著名女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善于采访国际风云人物,如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等。1980年8月21日、23日,法拉奇曾两次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邓小平在这两次采访中的谈话内容,被收集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中。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10人5…  相似文献   

18.
1 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倪志福在北京逝世. 这一天是4月24日,这位传奇人物走完了79岁的人生. 在这样的日子离去,仿佛是上天的有意安排.5月2日,新华社发出一篇文章,以"斯人已逝,劳动之美永存"为题来追思这位"特别的全国劳模"—— "他是大名鼎鼎的工业发明家,半个世纪前发明的钻头至今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出身工人家庭,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革新能手,并成为中共政治工作和工会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也是中国第一位拥有发明专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罗瑞卿同志逝世以后,报上发表了他的遗诗,深受群众欢迎。四川人民出版社立即向罗瑞卿同志的夫人郝治平同志约稿,任白戈同志也给郝治平同志写了信。郝治平同志八月二十六日回了信。九月十七日他们已收到罗瑞卿同志遗诗二十一首、遗照三张、手迹两张,力争尽快出版《罗瑞卿诗选》,以纪念罗瑞卿同志。下面是郝治平同志的信:  相似文献   

20.
今年9月7日是我国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戴文葆逝世四周年,宋木文先生写了三篇怀念戴文葆的文章。前两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编辑》和《出版发行研究》,本刊特发表其中第三篇和邵益文先生的文章,以缅怀这位编辑出版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