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探究显真知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学习碱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但我们并没有观察到期待中的现象.看到的却是在黄色火焰的上方明显有白烟出现,石棉网上留下的是一团夹杂着黑色细粒的灰白色粉末.怎么有白烟呢?再说粉末中的黑色细粒又来自何处呢?  相似文献   

2.
探究显真知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学习碱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但我们并没有观察到期待中的现象.看到的却是在黄色火焰的上方明显有白烟出现,石棉网上留下的是一团夹杂着黑色细粒的灰白色粉末.怎么有白烟呢?再说粉末中的黑色细粒又来自何处呢?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生大量白烟,造成空气污染,与"绿色化学"思想相违;二是坩埚壁不透明,遮挡住了钠加热熔成小球及其燃烧现象,学生观察不方便,不能直接观察到金属钠从熔化到燃烧的具体变化过程,不利于分析实验结果;三是该实验虽可方便快速得到淡黄色产物,但生成物周围总伴有黑色颗粒及灰白色粉末生成,影响实验效果。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1)取黄豆粒大的钠置于有支试管底部; (2)加热,钠熔化成银白色闪亮小球; (3)继续加热一会儿,挤压洗耳球鼓空气,至钠开始燃烧,撤去酒精灯; (4)间歇地挤压洗耳球,控制空气的进入量和速,钠燃烧,黄色火焰,管内充满"白黄烟";暂停挤压洗耳球,则燃烧也停;再挤压洗耳球,钠又燃烧……黄豆粒大小的钠,忽燃忽灭,火焰可大可小,持续一、两分钟之久;  相似文献   

5.
1 现象探究钠燃烧的实验中有一些现象颇令人费解 ,如果认真观察 ,在整个实验中 ,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点现象。现象 1 钠在熔化的过程中 ,光亮的小球表面有一层白色膜状物 ,膜状物破裂后 ,又从内层涌出黑色的液膜 ,并随着钠熔化面积的增大而增多 ,直至钠开始燃烧。现象 2 钠在加热熔化前后及燃烧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白烟生成。现象 3 钠燃烧的过程中并不能观察到教材中叙述的淡黄色固体 ,所能观察到的是褐色液体和固体 ,淡黄色固体是燃烧结束后由这种物质转化而成的。如果用教材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所能观察到的黄色固体非常少 ,现象极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不使用石棉,既能使实验易做,而现象又明显的问题,我们采用用粉笔未取代石棉来进行钻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在燃烧匙里铺上一层粉笔末,放入已擦尽表面煤油的一小块金属钠,加热,等钠刚开始燃烧,就立刻连匙带钠伸进盛氯气的集气瓶里。此时,很明显地观察到黄色火焰、白色浓烟。实验结束,还可看到,烧烧匙内粉笔末上留有氯化钠晶体。  相似文献   

7.
钠在空气中的燃烧,内容见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7页至48页,“把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现象是: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二年级物理课讲“升华和凝华”时 ,可以做这样一个“棉布烧不坏”的实验 .用一块棉布将一个卫生球或粉末萘紧紧地包住 ,再拿燃着的火柴或打火机去点燃小布包 .小布包会很快燃烧起来 ,发出红色的火焰 ,并产生好多黑烟 .如果在还没有燃烧完之前将火熄灭 ,检查棉布 ,发现棉布却没有烧坏的痕迹 ,只是上面留了一层黑色的粉末 .棉布明明是燃烧了 ,为什么完好无损呢 ?原来卫生球或萘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易燃物质 ,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温度就会燃烧 .在点火加热时 ,小布包内的萘很快升华 ,产生萘的蒸汽 ,萘蒸汽很快燃烧 .萘蒸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真实情景,以探究钠在空气燃烧实验中的白烟为主题,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提升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在石棉网上点燃金属钠生成 Na_2O_2的实验,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到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近20年了,该实验设计一成不变,但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金属钠开始燃烧后,一道白烟冲天而起,反应很快结束,黄色火焰稍纵即逝。2.反应后留下的产物不多,且淡黄色不明显。二、实验改进在石棉网上做钠的燃烧实验,体系过于敞开,导致燃烧过  相似文献   

11.
〔案例〕复习(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重要化学性质。钠在空气中氧化生成氧化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那么,NaO,Na_2O_2有什么性质呢?钠的两种碳酸盐有什么性质呢?我们学习钠的化合物,就可以了解它们的性质了。请清点好桌面上的仪器及药品,并按实验提纲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2.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在使用氯气时应尽量减少其向空气中的选散.现将此实验作以下改进,既可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又可以演示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可谓一举两得.该实验操作简便,经笔者多次实验,效果良好.操作步骤:1.收集一集气瓶氯气,用毛玻璃片盖好,放在实验台上.2.在烧杯里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先关闭止水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置于铺有薄层细砂的燃烧匙里加热,到开始熔化时,立即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用胶塞盖好瓶口.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调研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发现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产生的黑色物质不可能是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炭黑,而是煤油燃烧不充分所生成的炭黑.同时得出实验中淡黄色固体产物少的原因是:反应物钠的用量少、表面的钠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钠和副产物炭黑干扰等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实验改进基础上,找出了此实验生成易观察到的淡黄色固体的关键操作,以及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实证方式探究了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的组成,介绍了三种使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较多黄色氮化镁固体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法,并对Na、Mg、Al、Fe、Cu等金属单质燃烧时在能否成烟问题上现象迥异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火焰呈明亮的蓝色,烧杯内壁有水滴生成.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白色物质.5.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一课中,[实验5-4]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演示实验,教材采取将金属钠放置在石棉网上加热至钠融成球状时,将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然后观察现象。对此,笔者认为不太妥当,金属钠放在空气中预热,首先会有一部分被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与本实验结果生成的氯化钠颜色一样,不能令学生信服;再者也是本实验的关键所在,要控制钠不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给金属钠预热时掌握加热火候,这是比较难操作的,如预热不够,氯气瓶扣得早了,反应不剧烈,钠不燃烧,只冒白烟。如预热过头,钠已在空气中燃烧,此时再扣氯气瓶,,虽可…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必修 ,2 0 0 0年 3月第 2版 ) ,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中有二个实验可作改进。一、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原 [实验 2 -2 ]的缺点 :生成的Na2 O2 呈烟状 ,跑到大气中 ,既污染环境 ,又不容易观察生成物Na2 O2的颜色。改进做法 :将石棉网换成长约 1 2cm、宽约 4cm、厚 0 .5mm的白铁皮 ,然后将一小块钠放到白铁皮上微微加热。待加热至燃烧开始后 ,移开酒精灯。实验现象 :看到钠逐渐燃烧 ,呈黄色火焰 ,生成菜花状的淡黄色固体 (Na2 O2 )。改进后的优点 :生成的Na2 O2 基本上都留在铁皮上 ,既…  相似文献   

18.
正化学实验往往会发生一些副反应,甚至污染环境。如在做九年级"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图1),由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导致室内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弥漫,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有毒的偏磷酸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为此,笔者制作了两种燃烧实验器,实现了有害物质少排放、零排放的效果,使实验现象更清晰、更直观。一、制作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器1.教具装置图教具装置图见图2。  相似文献   

19.
一、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部分[实验5—3]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现象:底下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由此得出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对此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说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呢?所有的可燃物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熄灭吗?为答此疑,我在教学中补充了一个实验:将镁带先在空气中点燃,然后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结果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瓶内壁产生大  相似文献   

20.
一、对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1.改进理由 根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2]制取过氧化钠时,往往是得不到过氧化钠的。此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加热到钠熔化并有大量火星出现时没有及时撤离酒精灯,还在继续加热。另外,该实验的温度也不好控制,且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