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威将军姚以价,山西河津(今万荣)西毋庄人。辛亥革命中以首义太原,率部手刃清廷山西巡抚陆锺琦,名震中外,为世仰赞。余八、九岁时,每闻家君海龙公谈古今乡贤特立独行,至将军推翻帝制、缔造民国可歌可泣事,未尝不深致景慕,服膺其过人胆略,心折其不世勋业。 1940年夏,余自河津日冠羁囚中逃出虎口,负笈长安,因与将军请侄第澂、第有同乡同窗之谊,屡于其家睹将军肖像,览将军所临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墨迹,知其英伟之气。不仅在孙、吴韬略间。高山之情益增,时抗战方殷,将军避居彬县。1947年2月18日,偶过三学街一号访第,竟值将军由彬县来省垣病故。方始入敛,尚未封口,得一瞻将军遗容于灵枢中、时余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要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山西的9种报刊。这些报刊在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山西辛亥革命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阎锡山是自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成立到1949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之前长达三十八年中,唯一一位始终主持省政的近代历史名人,这在全国也是仅有的。在对山西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无论是从经济、思想,还是民风和化,阎锡山的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研究它对认识山西现实、深化改革,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4.
以辛亥革命全局与发展进程为背景,回顾山西河东的光复,探析河东辛亥革命的功绩、地位、影响和经验。河东一度成为山西辛亥革命及其政权的一个中心,是实施"南响北应"战略和晋秦、晋燕联合方略的重要地区。河东党人及河东地区对山西乃至全国辛亥革命作出特殊贡献,有历史文化、新生社会力量、民众反清反帝斗争等成因,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是中国近代军阀中的不倒翁。山西是1911年辛亥革命中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是抗日战争初期模范抗日阵线所在地,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以山西为政治活动舞台的阎锡山的政治思想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军阀史的重要任务,而且对于进一步总结和发展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亦是十分必要的。阎锡山的  相似文献   

6.
景克宁,男,1923年生,山西运城人,全国著名的演讲艺术家。现任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暨中华教育艺术家协会副理事长、《教育艺术》杂志编委主任、山西师范大学、山西教育学院、辽宁大学、北京师范学院青研所等校客座教授。其祖父景梅九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国学大师。家学源渊深厚,景克宁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在辛亥革命后掌控了山西政局,试图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以对抗阳民党南京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图“去中央化”。其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措施尤显。其间阎氏创立了一套特征凸显的经济金融理论即“物产证券说”,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了短暂的初期试验,实施了“实物十足准备库”制度。在此理论下进行的制度运行既有欺骗和剥夺民众财富的一面,也存一定程度上维护和保障了山西的金融秩序有效运行。在抵御中央势力向山西延伸的同时,阻滞和延缓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质统一大局。  相似文献   

8.
阎锡山在山西执政38年,是国民党要员中从辛亥革命到大陆解放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军阀人物。他的政治思维具有许多其他军阀没有的特色。这些特色在抗战时期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以"中"的哲学为根本指导思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夤缘时会、看风使舵,以此延续自己在山西的统治。  相似文献   

9.
倪培森 《语文知识》2004,(10):48-48
山西军阀阎锡山在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和省长。为了表示自己政治开明,用人唯贤,他在1925年举办山西省县长考试,并特地聘请康有为担任主考官。康有为出的考题是“廉吏民表”,意思是清廉的官吏才可做民众的表率。其出处是宋代包拯《祈不用赃吏》奏折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然  相似文献   

10.
戏价是民间戏曲演出活动的经济反映,舞台题记是旧时戏曲艺人演出时题写在舞台上的文字。从山西广大乡村留存的戏价题记来看,清代后期的戏价并未大幅增加,民国时期戏价较清代也并不像题记所直接显示的那样有近10倍的提升,根据货币行情和粮价来衡量,应上升了5倍左右。戏价与农村其他生产生活相比,的确处于较高水平。既是当地戏曲生存状态的反映,也是中国旧时社会的经济写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郭学旺教授撰写的《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书 ,在纪念辛亥革命 90周年之际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这是郭学旺教授继《毛泽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邓小平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之后研究“伟人与社会变迁”的又一部专著。《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书分为 10章 ,31万余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为指导 ,从动态角度观察和研究孙中山及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重大作用。作者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学界对孙中山研究的成果 ,理出了…  相似文献   

12.
黄兴三十一岁时与孙中山先生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价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其领袖才能有孙黄并称之誉。黄花岗起义,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讨袁之役悲壮的历史,再兴护国战争的风起云  相似文献   

13.
山西票号诞生后不久便在广州设立了分号。在初期,由于当地金融组织以及十三行的竞争和排斥,发展比较艰难,但在后来取得了汇兑官款的权利之后,发展极其迅速,甲午战争和庚子事件后发展到了巅峰。但这一暂时的繁荣并不能挽救其衰落的命运,遭受辛亥革命的打击之后,票号在广州的历史基本结束。广州当地的金融组织也因自身的落后性,在与外国银行的竞争中被淘汰。山西票号为广州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篇章。但是当前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分歧,在青年学生中对辛亥革命也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疑问。对此,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科学地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謇作为晚清时期民族实业家的典型代表,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并不是一以贯之的态度。经历了辛亥革命前坚决抵制、辛亥革命期间积极支持、辛亥革命后支持袁世凯三个阶段。张謇面对革命时的复杂心态,固然是多种因素所促成的,但是导致张謇在辛亥革命前后态度转变的深刻原因在于其对和平稳定秩序的渴求和对实业救国救民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这里只想探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问题,探讨民生主义的内容、实质和孙中山把民生主义误认为社会主义等问题。 一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纲领的组成部分之一。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多次阐述过它的具体内容,其中主要的有:在1906年秋冬间发布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孙中山指出:“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辛亥革命的研究经历了曲折前进的过程,对于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产生的影响意义众说纷纭,瑕瑜互见。本文将从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曲折性,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辛亥革命的定位和评价。第二:从四方面具体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继 1 991年纪念辛亥革命 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 ,辛亥革命研究又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这十年中 ,由于该次会议和 1 99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 1 3 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推动 ,辛亥革命研究曾掀起了两次不大不小的高潮 ,出版了若干高质量的学术专著 ,发表了一批有水平的论文 ,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探讨取得了新的进展。在进入新世纪之时 ,回顾上个世纪最后十年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有益于今后对辛亥革命的更深入研究。一2 0世纪 90年代辛亥革命研究的新进展是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这十年辛亥革命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如…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从思想史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而且有助于厘清目前我党主流的辛亥革命观点的思想源流。中共早期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经历了五四至大革命失败初期的逐步深化过程,主要涉及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革命性质、历史地位、失败原因以及孙中山的作用与地位等方面的认识,这些认识内容及其变化,对中共早期党史乃至大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奠立了我党关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认知基石。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史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就必须得对其进行冷思考。循着这一思路,本文拟对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废除、辛亥革命与后来军阀割据的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结局的表述,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文认为,辛亥革命在废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且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后来的军阀割据;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结局的多歧性表述,是有深刻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其中让位说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他诸说也大多忽略了袁世凯与清廷的因素,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当然,之所以作如此思考,并非有意否定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是希望有助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