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师反映,学生入学时分数商,但实际读写能力低。研究生不会写文章是常见现象。中学教师反映,中学生语文水平令人担忧。学生们反映,语文莫测高深,越学越难学。这些现象应当说就是标准化语文考试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坚持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语文难教,学生厌学。实际上广大语文教师为了上好课,花了大量时间,费了很多心思备课,然而并不投学生所好,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学反而越低,因为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析为主”.老师在小小讲台上大包大揽.就象演独角戏.有时学生连观众也不想当.常常出现“老师讲累.学生想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构建大语文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了,写作水平低了,其实,根源主要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师。常有的情景是。或是为语文而教语文,见书不见人;或是为对付考试而教语文,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整天带着学生围着几篇课文转圈子。这种教学只会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长期以米,颇受语文教师的重视。然而许多学生写的作文,常感到不够感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行调动起自己的情感来。缺乏情感,勉强为之,只能凑合,自然难出佳作。其实作文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有情感,而且情感越浓烈越好,要笃诚,用上自己的全部情感。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滑坡严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学生做题多,学生作文少等现象。要消’除这种现象,就必须抓住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强化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6.
谷继华 《考试周刊》2012,(53):19-20
一、当前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中专语文教学是一个怪圈,说它怪是因为中专语文教学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没使学生具备应有的素养,相反却走上了一条向分看齐、只看眼前的不归路。大多数中专毕业的学生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差得可怜。在这里,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克,久而久之,学生越学越不想学,教师越教越没劲。只有改革才能给中专语文教学带来一阵春风,一片绿色。  相似文献   

7.
总有老师抱怨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课堂死气沉沉。这种现象越到高年级越严重,老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如何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利用语文的学科优势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1)在升学考试中,多数学生考不出好成绩;(2)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以后.也普遍反映语文水平偏低;(3)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不了现代生活的交际需要。造成此等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用量化的、单一的、侧重结果评价的笔试来作为评定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方法,很难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很难全面反映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元化语文学习评价能更全面、更具个性化地反映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能否也象万花筒那样引人入胜,使学生越学越有趣味呢?这是语文教学应考虑到的问题,尤其是职校语文教学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遣词造句能力的实际综合反映,如何指导好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又一反映,而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汤池新 《学语文》2011,(6):35-36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酿造语文状态: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喜欢读并且能够读懂有品位的文学作品,进而喜欢写并且能够写好自己的生活感悟。为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链接相关内容,并利用这些内容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读懂文本、丰富语言和思想、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链接的范围越广泛,激活的内容越厚重,创新的成就就越突出。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语文学界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就目前我国语文教学而言,学生的阅读应摆在什么位置?阅读教学如何实施?学生的阅读水平如何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这一系列话题,一直为人们所探讨和争论。阅读教学地位的不确定性,使得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持续至今。我以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中间,应该有个先后主次之分,而阅读应放在优先的位置,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脱节现象在中专学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1、学生主观不重视,看书没有明确目的,大多为了个人消遣;2、语文老师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实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放任自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入手,通过开列书目、指导欣赏、教会积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使学生热爱阅读,并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而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形成积累,完成构建。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对语文实践不够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尤其是学生的作文,表现出词汇贫泛,语言平淡、枯燥等现象,甚至出现词不达意,语序混乱等。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言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筋疲力尽,学生却索然寡味。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神情木然,有的更干脆,来个置之不理——睡觉。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细究起来,原因有两点:一是有些教师不认识自己在培养兴趣上应负的责任。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和保护才能形成和发展的。二是过重的课业负担,遏制和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堆的作业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学习成了他们很"苦恼"的事,哪有兴趣可言?这样势必会造成负担越重越没兴趣,越没兴趣负担越重。学习效果越差,教学成绩越低。本文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反映。如何提高作文能力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虽然专家和语文教师做了很多探索,但由于作文评价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大面积的学生仍感到写好作文太难,怕作文、怕写不好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用专业的眼光以及对成人的要求来评判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唾沫四溅、挥汗如雨,学生却索然寡味,觉得“负重行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细究起来,原因有两点:一是有些教师不认识自己在培养兴趣上应负的责任。二是教学不得要领,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了他们很“苦恼”的负担。势必造成越没兴趣负担越重,学习效果越差,教学成效越低。笔者认为,增加兴趣,提高效率,是“减负”的方法之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其实吕叔湘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全国“中语会”第…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语文老师反映:"语文课越来越难教".学生也反映:"语文课越来越枯燥,没有兴趣,不想学习语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我们的语文课堂缺乏创新性和艺术性.所以,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