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佳丽  胡邦宁  黄山 《大观周刊》2012,(46):235-235,372
校园媒体作为高校校园内师生信息传播活动的主要媒介,在及时传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提供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具体分析南昌大学校园媒体的现状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梁广成 《今传媒》2024,(2):31-34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着较大挑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特征及其网络舆论引导优势,分析了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和应坚持的原则,提出高校要在思想引导、方法创新、媒体一体化发展、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切实提高自身网络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担当使命,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校园媒体在高校思想建设、舆论引领、校园文化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其校园新闻传播工作更为复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关注民族高校微信平台建设,不仅能够适应广大师生要求,还能改善民族高校新闻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4.
加强校园媒体创新 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媒体是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并提供信息的重要媒介。本文围绕高校校园媒体的定义与分类、功能、传播对象与效果等方面的不足与对策等予以梳理,以期高校创新媒体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燕 《新闻世界》2011,(10):55-56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呈现出新的舆情传播特征,新兴媒体及校园媒体更多介入传播过程。笔者认为,在突发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高校应该建立不同的传播模式来适应新的变化,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7.
高校媒体整合——汇合媒介时代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独特的舆论传播工具,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高校校园媒体有校报、广播、校内电视等,加上新兴的校新闻网,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媒体群,校园媒体种类日渐多元化,校园媒体整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校园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媒体是由高校主办的,包括高校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校园网络等在内的文化信息传播交流载体,是我国新闻媒体中的特殊一员.与一般社会媒体相比较,校园媒体主要针对高校师生的需求,以高校师生为传播对象,在高校范围内部传播,与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亲缘度高.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校园新闻网等,宣传橱窗、板报、标语等也是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方式和平台.这些校园媒体,基本上是由高校党委有关部门主办的,着力于报道学校的重要动向,具有权威性,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舆论引导、思政教育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但由于宣传形式和手段不同,舆论引导的力量分散,导致引导的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张晓源 《采.写.编》2023,(12):117-119
本文从媒体深度融合的视域出发,研究高校融媒体建设中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首先文章指出高校融媒体建设是时代所需,是现实所需。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融媒体建设现状存在传播内容同质化、传播链不完整、舆论监管能力差、尚未形成专业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文章指出高校融媒体建设的三条合理路径,一是构建院、校、社会三级联动,打造“新闻+服务”平台,二是加强舆论信息的把关,打造高校融媒体舆论责任制,三是打造专业的、闭环式、开放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校报受众流失严重,新闻舆论引导力明显减弱,最根本的原因是校报与受众间的连接失效。作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最具独特优势的官方校园媒体,校报应该借力微信公众平台,以平台化思维、栏目化驱动、"O2O"化运作的策略,重建与受众间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舆论规律,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切实提升其新闻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媒体是新闻实践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对新闻传播类院系而言,校园实习媒体的建设至关重要.与国外及港台的新闻院系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校园媒体还存在社会化、专业化不足等问题.要发挥校园媒体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校园媒体需要实现社会化转型.高校的附属医院模式可以为新闻类院系校园媒体平台的改造提供参考和启示.通过打造“准社会媒体”,校园媒体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校园媒体的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既可以解决校园媒体资金不足、内容乏味、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实践环境,实现校园媒体平台和社会媒体平台的无缝对接.与社会性媒体的改革一样,校园媒体改革也需要一种“企业家精神”,这种企业家精神既体现在参与校园媒体的学生身上,更应该体现在校园媒体的管理者身上.  相似文献   

13.
校园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建设校园文化、引导校园舆论、加强师生沟通以及教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在互联网技术革新的大环境下,高校如何把握好校园媒体的阵地、担负起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的使命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强调,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可以说,这"四力"是构成新闻媒体的生产力和生命力。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提升校园媒体"四力"。  相似文献   

14.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途经。通过对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六所知名大学校园媒体融合现状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高校媒体融合主要在平台融合、渠道融合、内容融合、经营融合上存在差异。我国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分众化传播,创新内容生产方式,发挥集成平台优势等融合路径,促进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校园传播体系,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的融合范围日益广泛,并向纵深推进,使高校的新闻传播格局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基于融媒体背景构建校园新闻传播体系,不仅是高校新闻宣传部门应对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高校校园新闻高质量传播的需要,因而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高校校园新闻传播主要面临校园网络潜在威胁增大、媒体资源整合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因而要选择科学的路径解决这些问题,并突出传播体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孟达  刘颖洁 《新闻世界》2013,(4):157-158
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引导校园微博舆论,构建良好的高校舆论生态,已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微博舆论生成的机制,提出高校舆论引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防范和化解平台型媒体建构进程中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文章从平台型媒体的学理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分析网络传播格局中意识形态风险的趋向与类型,指出平台型媒体具有数据资源的聚合性与吸附性、内容生产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技术平台的连接性与智能化、媒体把关的专业性与导向性以及信息传播的节点化与圈层化等特征。平台型媒体在连接资源和聚合用户的同时,面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弱化、西方势力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传导、平台技术理性与媒体价值理性失衡等多重叠加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结合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去中心化、智能化、隐蔽性的新趋向,提出平台型媒体规制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关键路径,即强化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引导、重塑媒体平台的把关机制、依托需求价值链开展用户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以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呈现了新的特征,对高校的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新要求,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萌芽期、爆发期和平缓期3个不同的阶段,如何有效引导舆论,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运营呈现工具理性趋向。为规避这种对互联网技术的表层运用,对"互联网思维"的内涵进行剖析,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说明互联网思维中所包含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融合思维、产品思维如何在高校校园媒体运营中得到运用。高校这一传播主体只有超越原有的媒体运营逻辑和传播惯性,打造成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才能有效推进各个校园媒体平台间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施亚军  张志安 《中国记者》2022,(10):107-111
<正>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深度推进,媒体环境与信息传播规律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社会舆论分化、社会思潮多元,传统媒体主题宣传报道的到达率、影响力和舆论引导效果受限;主流媒体在重大报道策划中想要讲好基层中国的发展故事,存在宣传话语相对模式化、对复杂现实的解释力度不够等问题;商业互联网平台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