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剧作为大众化的娱乐形式,人们对于它的接受最为直接的就是它对人的一种视觉冲击,电视片的画面构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于电视剧的喜恶。而科普电视片拍摄的质量更是与构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将科普电视片拍摄的画面效果安排到最好,永远是科普电视拍摄者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简单讲述拍摄画面构图对于科普电视片拍摄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科普电视拍摄画面的构图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2.
画面是电视新闻媒体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电视新闻画面通过动态的镜头尽可能为观众还原新闻发生的真实场景,将新闻事件涉事人物的表情、情绪等微观表现充分展示给观众。画面品质关乎新闻品质和传播效果。画面创新是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有力途径。文章以画面创新为研究对象,探讨以画面创新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报道以语言文字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双重视听效果受到大众喜爱。但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电视新闻报道的文字与画面的结合上,由于重复表达和文字语言的不精炼,以及画面语言的缺失等大大降低了电视新闻的信息量。那么,怎样才能使文字与画面相互依托、互补结合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4.
电视广告有两个基本构成要件,即词语和形象。电视广告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若干组冲击力极强的画面,在画面播放的同时就必须配合上极具概括性的词语,从而实现一个广告效果达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马刚 《新闻爱好者》2011,(5):140-141
宋代的山水画分为全景山水和边角山水两种绘画风格,在形式上为立轴和手卷,这两种形式都是为了内容的表达,手卷作品多采用游移的视点,使画面的景物向左右或上下方向自由发展,能够达到万里江山尽收眼底的艺术效果。宋代山水画的构图不局限于焦点透视和固定的视点,不局限在同一视域范围内截取画面,它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可以把不同空间的物象集中表现在一幅画里,  相似文献   

6.
失真即失实,既影响宣传效果,更影响媒体声誉和记者形象。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电视新闻记者往往重视配音文稿的真实,而忽视画面的真实,因此,屏幕上时常会出现失真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纪录片创作、鉴赏过程中的重要审美元素。本文从听觉与视觉、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上分析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声、画两者相铺相成、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功夫在现场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然而肤浅的、只讲形式的现场报道还不如画面加解说效果好。有些现场报道存在的问题在传播效果方面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钱猛 《视听纵横》2002,(5):50-50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电影中声音的作用毋容置疑。好的声音素材对于电影声音而言确实是一笔财富,而要想获得好的声音,就要从现场录音开始。一般来说,电影现场录音中,重点工作是拾取演员对话。为了确保对话录音的质量,也为了便于后期声音制作达到影片所需要的整体艺术效果,在现场录音时要注重对话清晰度、可懂度与信噪比的提高。电影拍摄的环境多是开放的,声音的传播是全方位的,某种程度上声音比画面更难控制。  相似文献   

11.
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总是令人陶醉,让人向往。但是现实的景物往往会有所区别。《春之幻想》这幅作品(见图1)的原片(见图2)构图和色彩都比较好,只是照片上有杂草,过于写实。如果能把那些杂草去掉,增加一点朦胧感,则更是锦上添花了。所以如何处理这片杂草使它更配整个画面是我反复琢磨的问题。曾尝试过许多方法,但是最后的整体效果看起来总是有点假。  相似文献   

12.
敬业:成功的基础 某种意义上,《河之南》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它使用了最传统的或者说老套的解说词配画面的纪录片制作方式,然而却有着一层秋后新韭的清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友南 《新闻界》2007,(1):89-90
电视画面负载了非语言系统的全部具象性符号。它以流动、动态的空间,通过横向的展示,承担电视的描写再现功能;同时电视画面又是一个时间流程,它在时间中运动,是历时性的。画面叙述同时又是一个过程,是线性的、流动的,也是历时性的,是时间的艺术。这一点鲜明的体现在单镜头电视画面时间的运动上。  相似文献   

14.
画面语言是电视纪录片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如何将纪录片纪实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需要合理选择拍摄角度,利用丰富的画面语言,表达多种纪录片情感。媒体工作者必须利用镜头、文学和声音三种不同语言,立足于人们文化精神需求角度,拍摄有深度、有含义的纪录片,扩大纪录片的影响力。本文以画面语言表现形式为基础,重点研究其在电视纪录片中的表达效果,并结合目前纪录片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人眼观察所获得的景物效果就是摄像机拍摄所获得的画面效果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效果与人眼平时观察的结果是不是一致?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本文作者从人眼的视觉产生到人眼的卓越本领谈起,从摄像机的“仿生”功能到人眼与摄像机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力争在两者的差异中给从事电视画面创作的同行们一点启示,使人们在实际的电视创作中,逐渐缩小人眼与画面的“距离”,消除人眼给画面创作带来的“误差”,逐渐适应用“镜头”进行观察和思维,使画面语言更为准确和生动。  相似文献   

16.
电视台摄像画面构图指的是摄像人员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要结合作品的主要内容布置特定画面空间内的人物以及景物。本文重点站在融媒体视角下,探讨电视台摄像的画面构图技巧,以期提升电视节目的感染力,增强电视节目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雨 《新闻传播》2006,(12):18-20,22
领导活动同会议报道一样是各类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主体,无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中均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领导活动的报道多数不感人,没有新闻,不是领导行踪的记录,就是活动画面的展示,尤其是在电视报道中,更多的是画面加解说的报道。而且在画面处理上不加选择:领导下基层前呼后拥,车水马龙;领导视察指手画脚,走马观花;  相似文献   

18.
一、画面。画面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人说老百姓的视线在画面上怎么流动,取决于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画面承载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湖北电视台张以庆获4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片《英与白》中,创作者将欲表现的世纪末心态,赋予了全是带着铁栅栏的画面,表现了囚笼禁锢式的生活原生态;为了表现世纪末的浮躁,创作者用了一组表面上看毫无联系的画面,同时配以吵杂、喧嚣的音响效果;为了表现人与动物的异化,作者用了白(驯兽员)与英(大熊猫)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10,(8):78-78
多普达A8188在外形设计上与HTC多款机型如出一辙,这款手机在配置方面也非常强悍。3.7寸AMOLED材质屏幕在保持完美的手感同时,画面显示效果相比于T8388来说有了质的提升,500万像素镜头、  相似文献   

20.
杨丽红 《新闻窗》2014,(4):86-87
电视新闻是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后的视听呈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即是对视听效果进行完善和丰富,让观众从所见和所闻中获取更多有效、有用的信息,从而对新闻事件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