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诗教?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下定义。我们从他的一系列论述和教育实践中可以这样概括:诗教,即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教学或谈话,让学生感悟或创造诗情画意。这在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心智启迪。苏氏认为,诗的意境存在于词语里,没有诗意的语言是不可思议的。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向孩子们揭示语言中的诗意,使他们从语言中看到美好的事物。他说,富有诗意的词语包含着一种刺激思维和记忆的巨大力量,是思想感情的翅膀借以翱翔的空气。在他的学校,学生一连几年每天傍晚都到教师那里去听童话和自编童话。他们从词语的运用中感受其中的思想和美,共同…  相似文献   

3.
徐特立(1887-1968),20世纪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19岁开始教书,从乡村私塾到新式学堂,从小学教育到师范教育,从平民教育到扫盲运动,他70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他学贯中西,先后留学考察过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俄国等;他文理兼通,延安时期创办了延安自然科学院,培养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对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徐特立一生中亲自教过的学生数以万计,为国家培育了几代人。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蔡畅、李维汉…  相似文献   

4.
“诗教”传统由来已久,经历了数千年的承传和演变后,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君子儒”“诗教”重点在“以诗为教”,汉以后诗教的重点则向诗歌的欣赏和创作倾斜。“诗教”传统的延绵不绝使其成为国民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中华民族人文品格影响深远,弘扬“诗教”对继承优秀文化基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整体方面呈现的形势却令人忧心。层出不穷的大学生伤人事件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仍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力度,但是仍旧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效率,即必须丰富学生的道德精神,而传统诗教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6.
田永刚 《师道》2008,(7):108-108
儿子宇轩,今年6岁,是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非常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因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文化范本”。在与孩子共同读书,共同游戏,共同经历中,我获取了大量家庭教育的经验,从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小事做起,多沟通,多交流,与孩子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福建教育》2005,(5A):12-12
童谣,是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是始于摇篮的诗,是任何画册、卡通、玩具无可替代的体贴心灵的精神乳汁。  相似文献   

8.
孙媚 《现代语文》2008,(7):72-7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用诗歌来濡染、启迪、教育后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大特色。近年来,自从“以人为本”成为教育改革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和精神向标以来,“诗教”逐渐复苏。然而,内涵极为丰富的诗歌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代替,在诗教大旗被高高举起的背后,却是诗情的消融,诗歌的凋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论述中国史学传统中“春秋笔法”及“会通思想”的中断和继超,揭示其社会历史原因和史学自身发展的原因,从而对中国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徐永恒 《小读者》2013,(8):72-73
今天中国的父母,小时候大多吃过一些苦,如果生长在农村,甚至有过食不果腹、衣不暖身的日子。于是在一部分父母中间,很流行“给孩子不一样的童年”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诗的本质和作用目的,中国古代向来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两种说法,通常认为"言志"是对政治理想的表达,而"缘情"则是自然情感的抒发。但在很多时候,"志"与"情"又似乎没有明确的界限。"温柔敦厚"作为儒家文学观的核心思想,无论在思想还是方法上都对文学创作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那么它对"言志"与"缘情"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发愤著书"与"诗缘情而绮靡"是遵照"温柔敦厚"之旨还是对其的突破呢?本文从"言志"、"缘情"的含义入手,对它们与"温柔敦厚"诗教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诗教是什么?诗教是通过对优秀诗的传承,发挥其陶冶功能,提高人的化素养,实现“温柔敦厚而不愚”的教育效果。具言之,分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教”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而如今,诗歌不受重视,诗情消融,应试教育只重视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理想、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诗大序》是我国诗歌理论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先秦时期儒家诗论的总结。儒家的“诗教”说要求诗歌密切联系现实,讽刺时政,启示后人用诗歌作为批判现实的武器。“诗歌”说指出的诗歌对政治的影响和社会教育作用,今天亦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学才 《师道》2013,(11):13-14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长越聪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笨”,但现实却恰恰与父母的愿望相反.一些孩子的“笨”正是父母一手“教”出来的。不信,我们就来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17.
分析化学"诗教"艺术的内涵,提炼其创造性、情感性、审美性、意会性的特点,指出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具有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活跃气氛、启发思维、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其实施的方法和技巧是:精选化学诗词,领略化学变化美;穿插化学语言,探寻化学之奥秘;编写化学诗歌,促进研究性学习;编写化学歌谣,巧记化学内容;习题编制渗透古诗词,诱发学习情趣等,并阐明"诗教"艺术实施应遵循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具有天然优势。一是作为通识课,其课程设置较专业课更为灵活机动;二是文学教育,可承传参考儒家诗教传统。有关的课程思政改革,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以审美教育为基础,以道德伦理教育为核心,以政治教育为指向。文学教育在这三方面,均能发挥基性的大作用,以促进全面贯彻课程思政改革。文学教育和课程思政,都应该追求以活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施武江 《现代语文》2006,(10):119-119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语上册选入了《香菱学诗》一。教罢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中的香菱,一个孤苦的女子,痴心学诗,终有所成。她学诗成功的奥秘何在?我们的学生,学习语近九年,可为什么写不出流畅优美的习作?一串串的问题在我的大脑中萦绕。经过一番探究,我发现香菱是学生写作之路上的一个“榜样”,她以自身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何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20.
刚看完了一个电视节目,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镜头中,一群五六十岁的成年人,正兴致勃勃地玩着孩提时代的游戏:抓子儿、打陀螺、滚铁环、打弹珠……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这一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