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抒情:中国戏剧结构主体 中国戏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重在抒情也长于抒情的戏剧.中国戏剧拥有特殊的抒情手段,它始终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叙事和抒情是文学艺术的两大要素.中国戏剧像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戏剧一样,包含了多种艺术手段,但是在这多种艺术手段之中,却只能有一种手段是它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在如何对我国古代有着强烈宗教色彩的戏剧进行界定和命名这一问题上,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着三种意见:"仪式戏剧"、"祭祀戏剧"和"宗教戏剧".无论是"仪式戏剧"还是"祭祀戏剧",在界定这类戏剧时都失之偏颇:强调了其宗教祭祀仪式功能而忽视了它们对于宗教义理和信仰的宣扬;强化了其宗教意义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它们的艺术本质.而"宗教戏剧"概念,则避免这两方面的不足,既能正确地把握这类戏剧的艺术本质,又能全面地反映出它们所具有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3.
陶金玲 《中国教师》2012,(11):37-39
<正>一、教育戏剧戏剧是一种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传统的戏剧教育是戏剧专业人才教育,常以获得戏剧经验、掌握戏剧技能为宗旨。区别于传统戏剧与传统戏剧教育的"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它将戏剧与剧场的技巧运用于教学之中,也称为应用戏剧教学法。教育戏剧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注重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和手段,通过戏剧的形式来传递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4.
孟松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129-131,135
李健吾是我国著名的法国文学专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翻译过为数不少的俄苏戏剧。李健吾的俄苏戏剧翻译实践包括对契诃夫、高尔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四位作家戏剧的译介,他翻译这些戏剧或为教学或为邀请,尽管它们没能像其对法国文学的研究那样成为经典长久流传,但仍不乏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DIE)注重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和手段,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在学校推广教育戏剧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手段,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推广教育戏剧与加强戏剧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而戏剧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戏剧的推广,又与各种演出实践活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大力推动校园戏剧的繁荣发展,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西方戏剧的边缘化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一直蔓延到目前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戏剧的边缘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戏剧在整个西方文化中的边缘化,戏剧连同文学等从西方文化的中心走向了边缘:二是戏剧在各艺术门类中被边缘化.特别是影视的崛起,使得戏剧内涵大大缩小,仅仅沦为观众与演员的交流地:三是戏剧文本的边缘化,使得戏剧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集聚型戏剧结构是西方影响深远的传统戏剧结构。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之所以在遭到众多无情抨击之后,仍能牢牢站立在戏剧舞台上,就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集聚型戏剧结构的传统,体现了集聚型戏剧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了《百科全书》,除主编《百科全书》外,还撰写了大量哲学、物理学、美学和戏剧理论著作。狄德罗在戏剧领域内尝试建立了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线,用散文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即后世的"正剧"。  相似文献   

9.
病隙碎笔     
一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荒诞派戏剧,人们就会想到欧美的一些剧作家和作品,比如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但是中国的戏剧中也不乏优秀的荒诞派作品,其中包括电影和小剧场戏剧,它们产生于不同时期,却同属荒诞流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清代的李渔与法国的狄德罗是名的戏剧家和理论家,他们都崇尚“真实”、“自然”的戏剧作品,强调戏剧作品要描绘出真实、自然的场景,写出真实的情节、细节和人物。因此,二的真实观有相同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李渔的“说人情物理”与狄德罗的“摹仿自然”含意不同;对真实性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对待戏剧的“虚”与“实”,艺术想象和加工的认识和看法上也有差异。他们的戏剧理论分别打上了东西方戏剧理论传统的深深烙印,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戏剧真实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他们戏剧理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830年法国戏剧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雨果的名剧《欧那尼》的上演!它洋溢着新鲜的反封建和浪漫主义精神,以女主角不爱国王和公爵,却爱应该上断头台的强盗的浪漫故事赢得了法兰西剧院广大的观众的喝彩。雨果用它一举埋葬了统治法国剧坛两百年之久的伪古典主义戏剧,开创了浪漫主义戏剧的新时代。次年,他写成《巴黎圣母院》,又开创了浪漫主义小说的新纪元。如果说,司各特是英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创始人,那么,在司各特的影响下,雨果就是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有着不同于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语言构成,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正是由于剧本语言的种种特殊要求,决定了剧本语言的特殊形式和特点.戏剧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种:人物语言和情景说明.其中,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的主体,戏剧中的剧情及人物思想都是靠人物的语言及行动来体现的,动作性、个性化和丰富的表现性是戏剧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本文就从戏剧语言入手,分析戏剧文学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文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戏剧、小说都是在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历史大潮中,被引进法国的。19世纪是法国汉学家译介、研究中国戏剧的自觉时期;中国古典戏剧担当了中西(中法)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先锋角色;19世纪法国汉学界引进中国小说,以传奇、才子佳人小说为主,20世纪突破了这一单一化格局,注重于长篇巨制的翻译介绍,以小说作为认识中国文明不可或缺的参照,表现出更多的自觉和活力。但它们承袭的依然是前辈所确立的纯文学的文化观照传统。对中国白话小说发展史的探索,以都市文化视角来审视中国白话小说的兴盛、发展,是20世纪法国汉学家对中国小说研究最具理论功底和学术价值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以意大利剧作家卡梅罗·苯为个案,以“战争机器”和“生成女人”等美学概念为理论基础阐发了“弱势戏剧”这一后结构主义诗学范畴.弱势戏剧是“减法戏剧”,通过删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国家机器、官方历史、文本、结构、对话、语言常量等,对稳定的意义、权力关系、再现、意识形态、文化霸权进行批判与颠覆.“弱势戏剧”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维度,进一步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再现文学观念,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戏剧化新诗出现在2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仍有影响,其主要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卞之琳。戏剧化新诗的特征是:现时的戏剧动作、特定的戏剧意境、单纯的戏剧场面、变化的戏剧声部、双层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7.
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有:题材单一、内容浅薄;思想庸俗化,缺乏优秀艺术作品应有的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批判精神;无艺术创新能力,作品缺乏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先锋精神;文学在戏剧艺术诸要素中处于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18.
缪塞是19世纪法国的伟大剧作家。其剧作的思想内容比较狭窄,然而结构却独具魅力。他的剧作结构,既受古典主义的影响,也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其剧作在人物、情节、形式上也都有精心的结构.其戏剧结构手法中有很明显的莎士比亚遗风。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戏剧流派——荒诞派。这个流派的戏剧没有情节,不表现 人物的性格与相互关系,舞台形象离奇古怪,语言混乱不堪,主旨也令人迷惑不解,本文试图从荒诞派戏剧这种 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进一步地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0.
《等待戈多》和《罗森和吉尔死了》分别是荒诞派戏剧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从戏剧哲学观、戏剧舞台设置和戏剧语言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戏剧对荒诞派戏剧的继承性和超越性.读者可以从中管窥出社会思潮的变革,即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带给戏剧创作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