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有同学在作文时苦于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缺少素材,其实,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经典素材,如果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活用课本中的素材呢?一、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语句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作文中的句子,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前两怕我们暂且不谈,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学生主要是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3.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选自《孙权劝学》)素材运用:孙权现身说法,大谈读书的好处,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自觉读书。受教的不止吕蒙,还有我们: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相似文献   

4.
置身灿若星汉的课本人物素材,一张张鲜活各异而又熟悉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自己文中永恒的一瞬,是大家一直积极探索的。面对人物,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  相似文献   

5.
置身灿若星汉的课本人物素材,一张张鲜活各异而又熟悉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自己文中永恒的一瞬,是大家一直积极探索的。面对人物,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我们考生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  相似文献   

6.
戚莎 《考试周刊》2014,(34):62-62
<正>作文素材的运用,新颖固然重要,但恰当得体也不可小觑。一些学生热衷社会热点、话题人物等素材,千人一例而不能达到一例千用的效果,难免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多数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喜欢学生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中的素材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下面我以苏教版《必修五》和《史记选读》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合理地对课内素材一材多用,让作文别有洞天。一、学会一材多用苏教版《必修五》中收录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有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耶就是认为学习语文课本与高考没有多大关系,许多同学认为语文课没学头,语文课学的没劲头,无论基础知识还是作文都不会涉及到课本上的文章或语段。因此,很多同学甚至老师在高三复习中就抛掉课本而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殊不知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和课内外阅读中,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诗词名句、经典妙语或名言警句,这些句子或生动优美,或情感丰富,或蕴含哲理,我们如果采撷这些佳句入文,定会使文章增色,让文采张扬。  相似文献   

9.
材料是形成文章主题的支柱,是文章的物质基础,它是文章的血肉,有了丰富的材料,文章才能血肉丰满。所以在动笔前,必须根据主题需要严格选择材料。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教学实践,就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从课堂导入、词汇教学、句型教学、听力教学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活用初中英语课本进行创新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11.
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都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要解决学生无米之炊最好的办法是充分挖掘语文课本提供的素材。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可结合语文教材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训练,让学生学习写作时有所借鉴,有所启发,给了学生一根作文的拐杖,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扎扎实实地学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12.
巧用语文文本 挖掘作文素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细看过近几年高考的一些满分、高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质兼美、感悟深切的文章,其素材多取自课本。下面我就谈一谈如何巧用文本,挖掘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3.
侯识河 《现代语文》2005,(11):31-32
材料对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在学生写作文最愁的也就是材料的缺乏。是不是学生真的毫无积累、一穷二白?当然不是!其根结是很多学生不会将其熟悉的作文材料灵活运用,吊着干鱼吃寡饭。甚至骑着毛驴找毛驴。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将高中课本中所学到课文加以整合提炼作为写作的素材,不断地积累素材,训练学生将课本知识迁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斌 《现代语文》2011,(2):128-128
每当写作文,不少学生总是“嘴咬钢笔杆,眼望天花板,写了老半天,才写一点点”。同学们感叹作文难写,往往是因为手头缺少素材。殊不知,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的课文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是揣摩写作的标本,是征引材料的宝库。在高中阶段读万卷书是不可能的,然而把自己大脑中积累的课本素材激发出来却是可能的。在历年高考作文中,许多佳作都巧用了课本中的素材,使作文水到渠成。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优秀的高考作文片段,分析如何活学巧用课本素材。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课文.那么,怎样让课文在作文中发挥它的优势呢?一、使课文中的名句、语句、典故等明入作文语文课文内容广泛丰富,举凡优美句段、诗词名句、名人名言、历史掌故、文化常识、名人逸事等,只要有心,都可以在作文中有意识用到.  相似文献   

17.
陈锐 《课外阅读》2010,(7):73-74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农村中学,狭小的生活圈子,繁重的学习任务,决定了这里的学生视野不开阔,社会知识、生活积累匮乏,写起文章来经常觉得无话可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笔者认为,在无法解决现有的条件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活学活用,最好的办法是从课本中搜集素材,为作文服务。只是教材中的素材如此丰富,怎样提炼与运用呢?笔者经过一番实践,总结出三个简单又实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作文讲究厚积薄发,犹如建造楼房,需要一块块砖堆砌而成。而这一块块砖就是构建作文的素材。没有素材的积累,即使有巧妙的构思、华丽的语言,也如“无米的巧妇”,写出的作文也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很多学生总感叹没有素材,无话可写,却对身边的语文课本视而不见,甚至从未觉得那就是可以为己所用的一座宝藏。  相似文献   

19.
师:写作文大家最怕的是拿到 一个作文题目却发现自己江郎才 尽,搜肠刮肚仍然只能抓耳挠腮,实 在是愁煞人也。(笑)你们认为出现这 种情况的症结何在? 生:总是想不起什么好的立意, 有时确立了一个观点,又发现毫无 新意。 生:肚里没有材料,像这次测 试,写"经典与时尚"话题,我想了好 久都没能找到一个材料,结果时间 一下子就过去了,导致作文没写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文体的规范性,这与话题作文不限制文体有很大关系。那么,如何让2008年备考的学子们在较短时间内增强文体意识,从而决胜高考呢?笔者认为,语文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作文范例和写作素材,可谓是作文教学的源泉和写作材料的仓库。为此,我们不妨回归课本,巧借教材来美化考场作文。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浅谈作文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一、记叙文六法第一,巧设悬念法。悬念就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为了创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