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江西教育》1991年第9期刊登的《“恨铁不成钢”正解》一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教师和家长把“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作为自己过失教育的遁词,读后很受启发。该文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不能恨,只能爱”,给后代献上一份爱心。这种见解无疑是正确的。但细想之后,尚觉意有未尽,特对“恨铁不成钢”再解如下:  相似文献   

2.
“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人们经常使用它。然而,一些家长和老师却把“恨铁不成钢”的本意扭曲了。比如,有的家长把对子女操之过急的种种情绪谓之“恨铁不成钢”,又比如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呵斥、体罚、乃至武力惩处(即抓、推、揉、拧、打等)也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在这些家长和老师那里已完全丧失了它的本意,成了为自己的过失教育而设置的遁词,实在愧对这句成语了。 扭曲“恨铁不成钢”本意的家长和老师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上由于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依然存在,主观上由于本身思想素质和教育方法上的缺陷。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扭曲”,给孩子生理和  相似文献   

3.
由“恨铁不成钢”所想到的……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育英小学汤爱珍以前,我班有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脸红脖子粗地批评教育,好像离开了批评就不成其为教育。我在批评教育时往往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对学生的错误或不足进行简单化的批评,有时甚至一味指责,可总是...  相似文献   

4.
“差生”、“后进生”、“学困生”,提起这些名词,老师皱眉,父母叹息,邻居摇头,大家谈“差”色变,骨子里透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教育中,老师、家长常常方法简单,其结果使他们越滑越远,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教师,曾经为自己培育出的一批优秀学生而自豪,也曾为一些“无方可施”“无药可救”的所谓“低差生”而遗憾,而“恨铁不成钢”,我把教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本身,认为“孺子不可教也”,  相似文献   

6.
“心理虐待”要不得“虐待儿童”现象现在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但“心理虐待”问题却很少有人注意。一些家长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加上“恨铁不成钢”的教育方法,事实上已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实施了“心理虐待”。什么是“心理虐待”呢?就是指少年儿童正常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教师都注意做差生转化工作,这是好现象。其效果,有的好有的差,这也是事实。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教育方法简单。由此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老师教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和老师顶嘴,甚至“对着干”。 问题出在哪里呢?有些教师看人戴着有色眼镜,他们较多地注意差生的缺点和错误,把焦点聚在“差”上,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批评方法,这就叫做“同位补差”。那么教师为什么喜用同位补差的方法呢?原因有三:其一是跟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关。责任心强的教师看到差  相似文献   

8.
朱莉 《教书育人》2004,(1):20-20
许多教师经常说:“我讲了多少次有些学生就是听不进去,既不能打,又不能骂。我们啊,真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不错,我们确实有很多“恨铁不成钢”的体验,这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苦衷,没有当过教师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教师事业心、责任心的表现。然而,话又得说回来。做任何事情,事业心、责任心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还得讲究一些其它的东西。就拿“恨铁不成钢”来说吧:铁有铁的用处,钢有钢的功能。把“铁”当做“钢”来用,是使用不当,以次充好;把“钢”当成“铁”来使用,是大材小用,同样也是使用不当。那为什么我们…  相似文献   

9.
郑心合 《教育文汇》2011,(10):17-17
“一票否决”是一些学校领导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以自身的功利化行为迫使教师追求教育教学功利化。教师只有追求学生考高分,考核才得“高分”,才能成为“先进”或“优秀”,才能有更多的绩效工资。教师唯“分”是举,如果学生考不出高分,就会恨铁不成钢,周六、周日“加餐”补课。学生如果考不好,就体罚或变相体罚。  相似文献   

10.
"恨铁不成钢"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教育口号,教师常以"恨铁不成钢"为由做出了对学生发展无益的事情,甚至以此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当下,需要从三个方面对"恨铁不成钢"进行教育反思,即是否所有的铁都适合炼成钢、是否所有适合炼成钢的铁都必须以"恨"的方式、是该恨铁不成钢还是百炼成钢,并从端正态度、改变方式、寻找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向上的关键在于基于学生、引导学生,即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并正确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的“恨铁不成钢”,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是随处可见,为人父母者常常“恨铁不成钢”,或者使孩子厌学弃世,自暴自弃,或者令其精神恍惚,离家出走;或者促其逆反,奋起抗争,甚至做出杀父刺母的不智之举……为人师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期望是对学生施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手段。在“提出期望到实现期望”的期望教育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把教师的期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和自觉追求。这就相应地要求教师的期望必须:一是合理,二能入情,三要砺志。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热切愿望决不能代替现实的努力和科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学生,犟倔脑,软硬不吃,一股牛劲。明明犯有过失,你若心教育,他若罔闻:你斥责惩罚,他横眉冷对,甚至摆出一幅唱对台戏架势,弄得你气没一处出,往往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转化工作,这是小学教育实践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教师,曾经为自己培育出的一批优秀学生而自豪,也曾为一些“无方可施”、“无药可救”的所谓“低差生”而遗憾,而“恨铁不成钢”。我把教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本身,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自然很少去从自身找原因。直到有一天读过这样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鼓励性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积盛曾对北京的在校生做过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有64.7%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可见,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不是个别的,而是比较普遍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欠妥不无关系,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常常简单地采用“否定性”的方式方法。 一、“否定性”教育的种种表现 1.“恨铁不成钢”的指责 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成绩优秀,当遇到不听  相似文献   

16.
经常看到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做一些“定格的事”:看到孩子成绩太差,就干脆不让孩子上学;看到孩子不服管教,就任其发展……也经常听到一些气急败坏的教师对着屡教不改的学生说一些“定格的话”:你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再费力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就是出苦力的“料”,再学习也不会改变;你没有什么希望啦,扫大街都不够格……可是,许多事实证明类似的育人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育人的键盘上没有设置“定格键”。  相似文献   

17.
马际娥 《山东教育》2004,(18):11-11
作为一个教师,曾经为自己培育出的一批优秀学生而自豪,也曾为一些“无方可施”、“无药可救”的所谓“低差生”而遗憾.而“恨铁不成钢”。我把教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本身,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自然很少去从自身找原因。直到有一天读过这样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解读孩子     
徐龙 《教育艺术》2005,(1):9-10
孩子是多元方程,有着多种解法。教育是一门艺术,更需诗化、艺术化、哲理化。“百年育人”道出了育人的艰辛和复杂,尤其面对今天的孩子,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则显得更为重要。“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夙愿,但针对孩子的教育,多数家长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薄弱学生的家长,更是恨铁不成钢,甚至在教育过程中有偏激的行为,导致教育的失败乃至悲剧的发生。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无论教育成功的家庭还是教育失败的家庭,都有着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关鸿羽 《家庭教育》2008,(12):28-29
我国儒学的“中庸之道”里也包含掌握尺度的问题。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这在阶级斗争中当然不行,要给以批判,但在教育孩子时却是非常正确的。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时就急躁,一急就失去理智,说得越狠越解气,往往失度。同样因为爱得过分,教育时往往下不了“狠心”,没有狠劲,往往又不够力度,也是一种失度。  相似文献   

20.
改革班级干部体制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班主任工作艺术浅谈邓焕启,王元玲班主任跑断腿.磨破嘴,却换来“要求理解”的呼声;倾尽满腔“恨铁不成钢”的热情,有时却得到种种抱怨。其中的艰辛与责任,促使我们到教育理论中寻找答案。终于,我们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这是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