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爱玲 《大观周刊》2013,(4):210-210
早读开始了,我让学生熟记昨天学过的重点句型,并逐人背诵。 “老师,别让我背了,写下来行吗?” “老师,我不会读,但我会写。您让我写吧!?” 面对刚认识的这些孩子的恳求的目光,我欲言又止。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二十年前消失的“哑巴”英语学生在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又复活了呢?  相似文献   

2.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常备品种。作为驻地记者,我的是,要写好通讯,需在“特、巧、情、理”上下工夫,概来说就是:精心经营“土特产”,情理交融文自远。经营“土特产”巧开“百宝箱”记者要善于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闻,这话,但我认为得再加一句,还要写“人优我特”的作所谓“特”,就是“奇特”、“独特”。发展经济,人们强善于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依托资源的特色产业。我们做文章、写通讯,何尝不应?如果常写“人有我有,人云亦云”的东西,尽卖些货”,那编辑和读者肯定望而生厌,你的“产品”即肯定会滞销积压。作品只有独具…  相似文献   

3.
新闻贵在求新,离开了一个“新”字,新闻就变成了没有新闻意义的旧闻。对于一堆新闻素材,只有抓住其中的“新”字,素材的矿石才能化为新闻的黄金。那么,新闻的新字都是指哪些内容呢?我认为主要有“四新”:即“新”选题、新思路、新角度和新手法。 一、新选题。新选题就是要选择新的主题。主题的新旧与否,是一篇新闻稿件成败的关键。如果你选择的主题是别人写过的主题,那么你据之写成的稿件就会成为“马后炮”不能发表。如果你选择的是别人不曾写过的新主题,你写的稿件稍差也可以经编辑修改后见报。对选好新的主题,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寻找发现别人不曾写作过的主题。比如,在报纸连篇累牍报道政府部门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时,你就不要再凑热闹去写政府各部门怎样去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而应该开拓新主题去写下岗职工转  相似文献   

4.
党报如何才能尽到传播好新闻的职责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一个“新”字,即要集中力量突破“新”,用“新”来带动时效,精练和报道质量,以“新”来带动“短”,带动“快”,带动“活”,当然,写快,写短,写活也是写新的要求,你能够写出好新闻,可如果不讲快,结果新闻就会变成旧闻,人们就不愿意看,如果不写短,动辄洋洋数千写,大量实实践证明,写新闻稿,只要抓住“新”,就可以快,就可以短,稿子就能写好写活。  相似文献   

5.
2001年4月,正在南京大学读大三的我突然接到通州日报一位编辑的电话。他告诉我,我写的系列报道“民情日记与平潮镇机关干部”(3篇),获江苏省报纸系统好新闻评比二等奖。随后,该稿又获中国县市报新闻奖一等奖。没想到,这组从旧闻中“刨”出的稿子,居然得了大奖,令我激动了好一阵。一条旧闻令我眼前一亮2000年暑假,我到通州日报实习。学哲学专业的我,对新闻有点业余爱好。然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怎样写新闻,我还懵懵懂懂。“你可以看看以前的报纸,把自己摆进去看,想想如果这条稿子由你写,怎么入笔。这样多看会有收获的。”指导老师对我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有人问我:“如果你不当兵、没考上军校、又没当上记者,今天会干什么?”我回答:“种麦子种玉米,虽然不会写这么多报道,但种出来的粮食至少有几十吨。”我来自农村,有这个自信。种田很辛苦,采访也很辛苦,此辛苦与彼辛苦、此汗水与彼汗水,没有贵贱之分,都是必须付出的职业成本。当  相似文献   

7.
我开始写稿时,发现一条新闻线索,首先自己拿在手里掂量,看事件的大小,大则写,小则不写,结果,使不少有价值的“小新闻”从笔下溜掉了;而不久便会在报上发现类似的新闻稿,于是便又后悔自己没写。一件小事,如果你注意挖掘中心、选择角度,也许会写出一篇好新闻来。如去年我们村有一件事:麦收后两个村干部带头把好粮交给了国家。按说干部带头交好粮是很正常的事,但发生在我们这儿就有新闻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的新闻稿,吸引不吸引读者,往往在于它的导语写作是否精彩。如果导语写得平直、呆板.无一点灵性和曲折,就会使读者读之无味,更谈不上见报后的效果了。记得以前我开始学写新闻时,不重视新闻稿的导语写作,心想新闻开头,只要把问题交待一下,然后再慢慢叙述,结果,每写一篇新闻送到报社,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杏无音讯。后来,我吸取教训,找原因,发现问题就在于导语的写作上缺“火候”。于是我先学习,从报纸好的新闻稿、尤其名家的新闻稿中找“真金”,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并参加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向一些同行请教,将…  相似文献   

9.
赵红英 《大观周刊》2012,(25):267-267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四会”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尤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打好初步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毋庸讳言,英语类书是许多出版社的支柱品种,是“当家花旦”,是“台柱子”,有的社连英语编辑也没有,居然也出了许多英语书。如果把它们放到图书市场上加以考量,会发现它们中有不少辜负了人们的期望。 一、品种过多,过份偏向于教学和基础能力。仅以人民时空网站所售的英语类书为例。该网站共售该类书2512种,其中英语教学类1469种,占总数的  相似文献   

11.
从我的第一篇习作被印成铅字到现在,我坚持笔耕不辍地写报道已有12年。其中分别参加了军报举办的第五、十二、十三届新闻函授,目前共发表作品300多篇。如果要问我写新闻报道有什么“绝招”或“捷径”的话,总结这些年的“爬格子”经验,我的体会是:写新闻报道需要“三勤”。  相似文献   

12.
当一名通讯员,只要留心,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各种素材,捕促到许多线索。这其中,如果是“独”“特”的,其新闻价值就比较大,据此写出的稿件命中率相对也较高。“独”,就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特”,则是与众相同但有特色。在采访中,我比较留意发现“独”字的素材,发现可称为“第一”的新闻就及时写。1989年12月,厦门市开元区海滨小学成立个体户家长学校,听到这个消息,我向有关部门了解,得知这在厦门市  相似文献   

13.
卫生科技新闻由于涉及较强的医学专业知识,要求语言表述准确、严谨,往往流于“老套”,不容易写“活”,读起来枯燥乏味,不吸引人。对于卫生类专业报来讲,卫生科技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大的读者群,怎样写好卫生科技新闻,从而吸引读者,活跃版面,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与读者失之交臂,而好的新闻,配以精彩的标题,往往会夺人眼目,使读者“一见钟情”。对于很难写活的卫生科技新闻来说,做好新闻标题尤其重要。而如何做好标题这个“新闻眼”呢?我的体会是巧…  相似文献   

14.
要学会读报     
写这个题目,人们或许会不以为然地说:“一个通讯员如果连报纸都不会读,哪还能拿笔杆子写报道吗?”其实会不会读报,对一个通讯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个通讯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著名记者杰克·伦敦把会不会读报作为当新闻记者的必备条件,曾向他的学生发出这样的忠告:“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纸。”事实上只要不是文盲,都可以读报但不一定会写报道。一个通讯员会不会读报,不只是一个文化水平问题,重要的是“会”。在读报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报纸,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维系着社  相似文献   

15.
有些记者、通讯员,按照“到了什么季节,就要宣传什么内容”的规律,今年写的稿件如果没“命中”,到了明年这个季节,便又翻腾出来稍加乔装打扮后再寄出去。据说这叫“冬眠”稿件,到了季节就会“死而复生”,旧闻变新。我认为这样做的害处极大:一是容易使新  相似文献   

16.
论文缩微     
去年11月27日文汇报《学林》专版刊载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先生一篇文章,题为《写我须是我》,读后感到震惊:一篇介绍蔡先生的文章,差错竟达十多处,难怪蔡先生要出来还“我”的真面目。 由此,人们却看到了在学界、报界一种令人堪忧的浮躁之气。借用“泡沫经济”一说,报刊上这种言而不实,写“我”不是“我”的文章,恐怕就是一种“泡沫文章”。泡沫经济可以引起东南亚经济危机,而泡沫文章的危害或许不是那么明显和激烈,然而造成的隐患却更可怕。它提供的错误信息、虚假知识会混淆人们的视听,如果不及时清除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引起人们对媒体、对学术、对事实甚至对真理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7.
初做新闻报道工作,往往把精力用在钻研写作技巧上,不注意研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思想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就会走许多弯路,据我自己的体会,起步伊始,要注意“三忌”: 一忌“未会走就学跑”。记得我刚搞新闻报道,看到老同志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十分羡慕.手痒痒的。于是也拿起笔来,第一次就写了篇三千多字长稿子,是消息还是通讯,自己也弄不清楚,送给老同志看,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学“乖”了一点,看报纸上登什么,就写什么;別人写小说,自己也写小说;老同志写诗,自己也  相似文献   

18.
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固然喜欢写长新闻,便更喜欢写短消息。因为如“活鱼”一般的短消息,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美餐”。要写好短新闻,关键是时效性。如果不“抢”时间,转眼间“活鱼”就会变“死鱼”。而“抢”来的新闻,必须抓紧去写,“过了端午不卖雄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抢”就失去了意义。许多体育记者,边看比赛边写稿,比赛一结束,他们便冲出体育场,“抢”着发稿。有的新闻单位提倡记者、通讯员站着写稿,这样消息才能写得短、写得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意思是客观景物虽然十分复杂,但用…  相似文献   

19.
去一个单位采访。正谈时,对方忽然问:“你写这稿子要钱不要?”问得我一愣。脑子转过圈以后,忙回答:“不要钱”。对方好心地说:“如果要钱,俺给钱。”我一再解释:“不要钱。我写的是新闻报道,不是做广告。”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八月底,承蒙某单位领导的厚爱,盛情地将我请去.该单位的负责人与我一阵寒喧过后,直言不讳地提出:请我为他们单位写一篇表扬文章,并许诺:文章上了中央级报纸奖我五百元,上省报奖三百元,上地级报奖一百五十元.说心里话,作为一个“穷文人”,面对如此优厚的“奖赏”,我的确有些心动;再加上,作为一个同级单位的负责人,我们开展工作有许多地方需要这个单位的支持和协助,如果我把手中的笔向他们“倾斜”一下,也是对我们单位今后的工作大有益处的呀!由于以上两点,,我欣然地接受这一“神圣使命”.然而,“好事多磨”,在对这个单位进行深入采访时,我发现该单位负责人提供的许多材料与事实不符,特别是一些关键数据,“水份”超出了“本身”好几倍.面对这一虚假情况,我内心非常矛盾,这篇稿子到底写不写呢?如果不顾事实,凭着自己多年写稿经验,再耍上一点小“聪明”,写成一篇假报道是不成什么问题的,即使挣不到中央级的五百元奖金,地区级的那一百五十元绝不会成为“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