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与同是教六年级数学的曹老师突发奇想,互相调换到对方班级上一课。 虽然执教多年,每天都在上课,也作过很多次公开课,但互相调换上课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不免有些紧张:学生一定会拿我的课与曹老师的课作比较。这次我可不能含糊。于是,我把早已写好的教案重新拿出来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2.
林乃设 《师道》2005,(3):45-45
接到了学区安排的为全学区毕业班老师上一节语复习公开课的任务后,我忙得不亦乐乎,备课、查资料、作课件……  相似文献   

3.
“老师,他在偷看书。”这是我几次在公开课上听到的一个个稚嫩的声音。 看书,不好吗?学生看书,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非要加个“偷”字?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上课不看书,干什么?后来在和一些老师交流中了解到,原来,我们的老师与学生有这样一些约定:上课时你们不要看书……上课时,没有让你们看书,你们就不要看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次小范围语文公开课,主讲的是六(3)班肖老师,听课的是我们全体六年级语文教师,可能为了镇场,该班班主任数学毛老师也在场旁听(两个男教师统领的班级就是不一样,课前歌都唱得铿锵雄壮)。  相似文献   

5.
刘慧 《辅导员》2014,(10):76-77
公开课上,我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中主人公张国强的烦恼:出出进进,总是他一个人,看着同学们勾肩搭背,有说有笑地走来走去,他感到很寂寞。正在这时,小豪突然来了一句:"老师,我就是那样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安静。这可怎么办呢?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听课老师,是装作没听见,继续进行下面的内容?还是停下要讲的内容,听小豪往下说?  相似文献   

6.
意外     
老师:"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讲一件很意外的事?"学生:"昨天我家的狗病了,我爸请了兽医。后来,兽医来了。原来兽医也是人!"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讲细、讲透、讲活是多少教师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笔者也曾一度把结构严密,语言精确,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有趣、听得明白作为一种明确的目标来追求.可是,这样的课堂多的是教师严密调控下的顺利、天衣无缝般的严谨,少的是学生的激情参与、大胆的推测探究,有的是老师精心安排的点睛之笔,没的是充满个性的课堂意外,最终收获的是了无生机的课堂成功.  相似文献   

8.
意外的收获     
<正>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数学的孙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辰,上课竟然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结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支笔!批评他还不承认错误!哪有这么少教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夏日炎炎的午后第一节课,是学生最容易犯困的时候,也是最让老师们着急的时候.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位老师总带着一根教鞭,如果发现有学生昏昏欲睡,定会拿教鞭狠狠地向其抽去.有一次,我领教了这种"酷刑",半个月后还心有余悸.我走上工作岗位后,虽然自认为课讲得还比较生动,却终究也难敌学生的瞌睡虫.  相似文献   

10.
【我的体验】一节公开课改善了师生关系,你信么?我就有这样的体验。 2010年12月18日,我在本校九年级六班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发现学生见我比以前更亲热了,我与学生的关系明显改善了。特别是寒假开学后,我不再给他们任课了,学生们见了就问:“老师,你怎么不教我们了?你再教我们吧!”有时到他们班里去,  相似文献   

11.
假如现在有人这样上阅读教学的公开课:先让学生划分段落,再让学生逐一概括段落大意,然后让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一定会遭到所有听课老师的嗤笑。  相似文献   

12.
黄全国 《教育文汇》2013,(13):46-46
公开课上,大李老师拿着书,身子一下伏在讲桌上:“匍匐前进是这样的……”,还没“匍匐”两下,哗啦一声,桌子坍塌了,他倒下了。学生先是一愣,接着大笑,听课的老师也笑了。大李没有起来,手捂着腰,作龇牙咧嘴痛苦状。坏了,大李出事了,笑声随之停止,大家骤然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3.
余慧琴 《贵州教育》2011,(14):38-39
又是一节公开课,正好上到文言文《曹刿论战》一课。听了那么多文言文的课,大多也都是介绍作者背景、解决字音、翻译课文、理解问题等,没有什么让人心动的地方。我不想这么平淡地渡过这一课。怎么上才能上出新意,给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一个全新的感受呢?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决定用“五读”法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4.
林宾 《四川教育》2005,(1):25-25
情境创设有效化,避免庸俗化。数学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因为它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现在很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都在为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原形就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是,在一些公开课中出现了一些庸俗的、泛滥的或牵强附会的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5.
周一清晨,我像往常那样打开电脑,点击辅导员网站,见里面有一个急件,是《辅导员》杂志主编发的:“本编辑想请辅导员们帮忙做一个调查,题目是‘孩子眼中的辅导员’。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写一写老师的优点和缺点。看看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的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是不受欢迎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凡是听过我的课的老师,都说我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思维敏捷,爱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上,看到的是学生智慧的碰撞、个性的张扬。而我想说,这一切的一切,都缘于我对学生错误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王福利 《数学教学》2014,(12):12-14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打断老师原定的教学节奏.有的老师是把问题留到课后跟学生解释.但是如果在课堂上能跟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探索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来说会有更大的收获.下面就笔者的一节向量复习课作为案例,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给学生一个创造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课后再交流”这一句已是时下公开课中较盛行的课堂用语。当老师遇到一个“绊脚石”时。就用“课后再交流”这句话把“皮球”踢到了课后,究竞有多少问题是放在“课后再交流”的呢?笔者认为这种手段要不得。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老师正侧身对着学生播放多媒体,屏幕上显示方格图,让学生数方格图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时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你的发夹快掉下来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两个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案例 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用双面胶将一个木制的教具粘在黑板上。当学生板演的时候,斜上方的教具擦着孩子的肩掉了下来。孩子吓了一跳,老师也显得有点慌乱。这时,教室里出奇的静,但老师很快镇定下来,她将教具从地上捡起,重新牢牢地粘在黑板上,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上着她的课,对碰没碰到、吓没吓着孩子,并没有过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