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理智与情感》的人物进行分析,认为按照其德性特点可分为3类:完全核心美德者(埃莉诺、爱德华·费尔拉斯、布兰顿少校)、次完全核心美德者(玛丽安、达什伍德夫人等)、缺乏必要的美德者(约翰·达什伍德先生与夫人、威洛比、露西·斯蒂尔等).提出《理智与情感》中仁爱是产生、培养及实现个体及群体(家庭、社区)幸福的条件,是个体及群体幸福的支撑及幸福最深刻的本性,既是实现幸福的工具同时也是幸福的内容本身.理性(节制、智慧和知识)则是个体及群体幸福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保持政府与大学之间张力的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是控制与自治的矛盾,这一矛盾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便始终伴随着大学的成长。西方大学发展史似乎就是一部政府(其间也有教会)与大学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史,这一斗争之所以如此有生命力,究其原因,有其必然性。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斗争或矛盾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诚然,在不同的传统和国情下,政府与大学关系的状况是不同的,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不论是政府还是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其机构本身的特性是共有的,如政府是政党和国家的代表,而大学是传递、生产知识的学术机构,这些特性又决定了在不同国家,政府…  相似文献   

3.
4.
古往今来思想贤哲种种有关"幸福"和"幸福感"的理论,可概括为"人本性"、"功利主义"、"边际效用"、"情感和认知"、"生活质量"五大视域的诠释;五大视域的诠释,既体现了古往今来的思想贤哲对"幸福"和"幸福感"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探索精神,也表明了"幸福"和"幸福感"诠释由于遇到种种挑战而出现"抽象向具象"、"非量化向量化"、"主观向主客观统一"的"转向"。诠释"幸福"与"幸福感"的三大转向,其中蕴含着三大缺憾:揭示影响"幸福"与"幸福感"根本原因的缺憾,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制度缺憾,保障大多数人幸福的体制机制缺憾。为此,作者提出以"文明发展"来诠释"幸福"与"幸福感"。"文明发展"是奠定人民幸福的基石,以"文明发展"为基础的人民幸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实践、新探索,反映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专业评估:内部学者治学和外部同行评议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专业的本质、专业评估的目的以及境外的专业评估实践都一致指向专业评估的核心在于校内学者治学和校外同行评议的统一.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致使我国专业评估核心体制的缺失,专业内部自评机制的匮乏,专业设置分类过细以及"专业"概念文化交流不对等,从而导致我国专业评估始终无法全面推行.因此,只有建立内部学者治学和外部同行评议相结合和协调的评估体制,进一步深入调整专业设置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和改革我国的"专业"文化指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专业评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本世界和概念整合理论对《理智与情感》进行文体研究,对作品中人物性格表征与情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且比较了文本世界与概念整合两种理论,指出其在文体学研究中的交互性及理论构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幸福意识是一种生命关照意识,是一种开悟意识,是一种革新意识,是一种构境意识,是一种和谐意识。它在教师生涯和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体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学欣赏中的理与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学欣赏全过程分为由理入境、由境生情两部分。欣赏一开始就带有理性,理性决定欣赏的兴奋点和直觉点,理性引导读将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综合地进行各种意象相加。不同的读有不同直觉点和兴奋点,在欣赏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震动。理智对情感的控制及理智对情感的顺应是欣赏中理与情统一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是青少年情绪的体验与生活满意度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有效提升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迫在眉睫,它已成为当代青少年积极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权利的相互性使得不同的权利之间产生冲突,而知晓权与隐私权在现代社会便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如何认知与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便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幸福现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阐述"幸福"的内涵入手,揭示幸福的定义,说明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幸福的重要源泉,而正确的幸福观的形成需要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对社会未来发展起中流砥柱作用,其幸福指数是整个社会幸福程度重要表征之一。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尚未形成专业化与系统化。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养高校大学生幸福感,要遵循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与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进而提出增强大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霞敏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16-119
奥斯丁在《理智与情感》中沿用了18世纪流行的二元对立的“小说情节图式”,但又有所创新,使笔下的女主人翁突破了流行模式的束缚,从对立走向了和谐,完整体现了作者意欲表达的爱情———婚姻观,也塑造出了饱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完成了类型人物向典型形象的演化,达到了艺术与思想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14.
城乡教师交流互动往往是刚性政策,忽视交流主体教师的自主性,教师大多是被强迫去参加交流,导致交流政策实效性不强。基于教师职业幸福感,通过推动"生活方式"教师职业观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公平有效的考核机制,解决交流教师不适应问题,转变民众对交流政策的观念,构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让教师在交流互动中充分体验到职业幸福,从而提高参加交流的自愿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四年级儿童的情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数感情感可分为四个维度;儿童在数感情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数感的情感水平可能会影响到儿童数感水平的发挥,其水平越高,数感成绩越好。这些结论都为促进数感发展的教学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埃舍尔作为一个无法被归类的艺术家,被艺术界与科学界广为解读,埃舍尔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为我们奉献了感性与理性共存的视觉图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研究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极强的负相关,值为-0.635;研究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总体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总体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研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都显著地高于重点中学的初中生;性别之间在社会支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幸福感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MLQ生命意义感量表、大学生学习幸福感量表,对323名大学生进行研究。所得结论: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幸福感水平较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其学习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