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镜头捕捉: 镜头一:一次音乐公开课中,我激情飞扬的上着课。由于听课老师较多,部份学生表现欲较强,于是在表现欲的驱使下,为了博得老师的注意,表现自己唱得很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去喊唱。音准、歌词、节奏、情感完全听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3.
4.
师:同学们对"徐志摩"这个名字一定很熟悉吧! 生:<人间四月天>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黄鹂又称黄莺,是一种食虫益鸟,主要生活在我国中南部地区黄鹂的羽毛色泽艳丽,叫声悦耳动听,向来为人们所喜爱。孙犁先生所写的《黄鹂》一文现已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我国古代的诗人也对黄鹂情有独钟,经常将它写入诗中。  相似文献   

6.
黄鹂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总认为鱼类是沉默寡言的,其实所有的鱼类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还不乏金嗓子呢!大家熟悉的黄花鱼就有一副金嗓子  相似文献   

8.
姚道武 《学语文》2001,(3):10-11
  相似文献   

9.
黄鹂,单是汉字,就已构成视觉上的灿烂了;单是音节,就已充满听觉上的婉转了。“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古远的诗句就在枝条上翠绿着。面对此情此景,谁不耳聪目明?仿佛凤凰栖于碧梧,仙鹤至于高松,只有翠柳,只有春天里的翠柳,才能展现黄鹂的全部美丽。鸟是树金黄的心跳,  相似文献   

10.
<黄鹂>是一篇凝聚作者深刻思考的优秀散文,寓意深刻,呈现出一种"哲理升华"的情致美.如何讲好这篇课文,怎样才能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珠联璧合,并且卓有成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史上常常有这种现象:一方面,有的作品在其产生的当时曾经激起过巨大的反响,但时过境迁,后来的读者重读这些作品时往往大失所望。另一方面,文学史上还有另一类作品,其在产生的当时并没有造成什么“轰动效应”,在思想内容上甚至也谈不上先锋性,但却总是能散发着经久的艺术魅力,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共同欣赏。作家孙犁所写的散文当属于后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黄鹂>以清新、明丽见长,是孙犁作品中倍受推崇的一篇.文章写的是日常生活琐事,零星散碎.不论是写黄鹂的叫声,还是写黄鹂的形态,抑或是写病中观鹂,写鸟市看鹂……似乎都是作者兴之所致,信手拈来,却有种耐人寻味的意韵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古往今来,诗人最爱吟咏的鸟恐怕应该首推黄鹂。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最为脍炙人口,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晏殊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也广为人知。在大自然成千上万的飞鸟中,诗人们为什么对黄鹂情有独钟呢?"仪表美"的典范黄鹂是一类中等体型的鸣禽,是雀形目黄鹂科29种鸟类的通  相似文献   

14.
黄鹂是文学乃至文艺的象征。童年,爱鸟却没见过黄鹂,以后几次遇到黄鹂,黄鹂的境遇各不相同。由黄鹂的“极致”想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而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相似文献   

15.
这是“邹鹰争章”活动中的四枚奖章,你们班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不少,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你可以推荐一人,也可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人,为了写好推荐文,可采访有关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详和略。  相似文献   

16.
《黄鹂》是一篇凝聚作者深刻思考的优秀散文,寓意深刻,呈现出一种"哲理升华"的情致美。如何讲好这篇课文,怎样才能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珠联璧合,并且卓有成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黄鹂诗话     
黄鹂,也叫黄莺,有“金衣公主”之称。在历代文学家的眼中,黄鹂是春的信使,是热闹、生机、快乐的象征,是真善美的化身。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句,以黄鹂和百花渲染了明丽活跃、充满生机的春景。在古代诗人笔下,黄鹂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鉴赏文章,学习阅读方法,品味重点语段,体味文章的意境美;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是人类早已产生的思维方法。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以他们睿智的思维和缜密的判断给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经典华章.同时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等帮助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也帮助人们在阐述思想,抒发情感时增强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崔立 《初中生之友》2011,(32):59-63
<正>1何小雨这几天心情不好。考试不及格,心情能好吗?不过,何小雨心情不好倒不完全是这个原因。他有些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四毛和土豆的话。要不然,他会同四毛、土豆一样考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