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启超与近代思想解放有几个重要的关节点: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发表《新民说》,宣传启蒙思想;旅欧后,提出解放思想、建设新文明的构想。梁启超求变求新、解放思想的观念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变易”思想与西方进化论的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与《时务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报刊编辑家、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他主编了《时务报》,为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为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如下贡献:(一)主编《时务报》,推动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二)提出“耳目喉舌”论,揭示报刊的多方面功能;(三)创造“时务文体”,开启一代文风;(四)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全面系统阐述了维新派的变法改革主张,为中国思想宝库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甘肃教育》2009,(10):F0002-F0002
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4岁便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12岁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接受维新变法思想,协助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相似文献   

4.
本节教材主要阐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二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活动。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主要变法活动及其影响。教学难点一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维新变法运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与要求,是一次资产阶级变法运动。  相似文献   

5.
杨阳 《文教资料》2006,(30):188-189
梁启超因《时务报》而名重一时,《时务报》也因梁启超而具有了独特的特色和影响。从这个联系出发,本文简要评述了梁启超及《时务报》。  相似文献   

6.
一、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的理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家、学者、文学家。维新变法时以“康梁”并称。主编《时务报》,创办《新民丛报》、《清议报》、《新小说》等,撰述学术论文颇多。梁氏1918年后逐渐脱离政治生涯,专事著述、讲学,晚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其学术视野极开阔,一生著述繁富,统编为《饮冰室文集》148卷。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 ,字卓如 ,维新运动的领袖。袁世凯 ,字慰亭 ,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篡夺者 ,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这两位“领袖”在历史上曾长期对立、仇视 ,但也有过合作。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颇耐人寻味。一、恩怨起于变法19世纪末的中国 ,国权日丧 ,国势日哀 ,时代呼唤变革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振臂高呼 ,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开拓性的思想文化解放潮流———维新变法运动。这一时期 ,梁启超和袁世凯开始友好接触并走向联合。对梁启超而言 ,变法所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面临顽固派强大压力 ,迫切需要拥有军…  相似文献   

8.
陈刚 《新读写》2009,(7):1-1
梁启超,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当时社会一致公认的写文章高手。20岁时,帮助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写了两部阐发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此后,他先后担任了《时务报》《新民丛报》等报刊的主笔,撰写了不少气势磅礴、文字畅达的佳作,声名远扬,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9.
从维新运动兴起到戊戌政变之间,张之洞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时务报》维新派都倡导社会变革。深入考察张之洞的代表作《劝学篇》发现,在“救时”的大局下,在《时务报》时期,“求大同存大异”是张之洞处理与后者关系的准则,这使他与后者之间保持着既合作、认同,又矛盾、冲突的独特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西方文化译介家、博学的文史学家和资深导师;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890年至1894年,在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1894年入京会试,因清廷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与康有为邀集在京18省千余名举人联名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要求。1896年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1897年赴长沙时务学堂任总教习。“百日维新”时期,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事务并参与机要。1898年底,因变法失败而逃亡日本,在那里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维新改良,译介西方文化。1920年后,专心从事著述和…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后出现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潮 ,是以救亡图存、维新变法为核心的。刚刚从地主阶级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代表人物维新派人士登上了政治舞台 ,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他们的鼓动下 ,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立学会、办报刊、办学堂、办书局的热潮。从 1895年到 1898年期间 ,光绪皇帝发布了“准许自由开设报馆、学会”的诏书 ,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 5 0多个 ,创办报刊 30多种 ① 。报刊的性质五花八门。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 ,如《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湘报》、《湘学报》、《国闻报》、《知新报…  相似文献   

12.
张振林 《文教资料》2005,(32):184-185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光绪帝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拯救民族危亡。因1898为戊戌年,因而这次变法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这场变法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那么这场运动的发生有没有历史的必然性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有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和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复旦公学,而复旦公学的原名是震旦学院。一九○二年冬,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于上海徐家汇,他酝酿多年的办学宿愿,终于实现。一八九四年冬,甲午战败,外御无策。有识之士提出要废科举,兴学堂。马相伯“概清廷外交陵替,一不知公法,二不习制造”,有意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一八九六年,梁启超来沪办《时务报》,就近向马相伯、马建忠兄弟学习拉丁文。戊戌变法时,梁启超报请设立编译学堂,特邀马相伯主持其事,旋因变法失败而止。  相似文献   

14.
孙寅生 《历史学习》2007,(11):14-15
记得20多年前在大学学习时,读过一本国外学者写的孙中山与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书,书中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可惜忘了书名),大意是:梁启超的笔制造了20世纪初的中国革命。后来,接触了较多的梁启超的个人传记材料,对梁启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编的《时务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在近代思想启蒙上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以1895年“公车上书”为标志,近代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维新!变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四川,1897年重庆出现了鼓吹变法图强的《渝报》次年春,“蜀学会”和《蜀学报》又在成都诞生。然而,1898年的“戊戌政变”扼杀了百日维新。“蜀学会”和《蜀学报》随之从历史舞台上消隐。但是维新变法思想并没有被扑灭,相反,它依然在四川思想界传播和发展着。黄英所著《筹蜀篇》,向我们展示了二十世纪初四川维新思想传播和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滁州学院学报》2016,(6):70-73
通过对《时务报》的文本细读,梳理与报馆所关联的政治派系,详细分析了该报在维新变法的宣传过程中,几派势力的不同影响。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通过幕僚汪康年等人,对梁启超、麦孟华等人的文章不断"纠偏",力图营造体制内所能容忍的进步形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则通过占时务报主笔十分之六的人数优势,不断宣传变法维新的思潮。而以黄遵宪为代表的进步官绅,则从报馆日常经营销售方面,提出很多务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办报高潮相遇相逢,谱写了彼此映照的历史华章。分析维新志士创办的《时务报》,我们既能看到媒体的力量,也能寻觅戊戌变法的纹理。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清末维新运动中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1895年,梁启超在北京代表广东籍举人向光绪帝上书,并支持康有为“维新”,主张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时期,梁启超负责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事务并参与机要。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竭力向国人介绍和宣扬西方文化,旨在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是北宋一个杰出的人物,具有多方面的成就,以一身而兼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政治家的重要标志的,是他推行了一次变法运动,所以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之所以成为思想家,主要是他著有《三经新义》,对《周礼》、《诗经》、《书经》作了新的解释,以为变法的理论根据。王安石的文学,无论散文或诗歌,在当时都  相似文献   

20.
戊戌维新时期,面对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湖南维新派亦积极参与,并创办《湘报》,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樊锥在《湘报》上发表了《开诚》、《发锢》等文章,提出了民权宪政、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改革科举、重视人才、改革社会陋习等维新变法思想。樊锥的早年经历对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维新变法思想在当时的湖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