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是引导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作为网络新闻的重要内容,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对于我国国计民生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基本特点,同时提出了几点引导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舆论工作面临信息飞沫化、网络舆情危机常态化以及网络舆论生态复杂化等严峻挑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把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网络舆论工作实践,探索现阶段网络舆论引导的可行路径,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3.
三、新闻与舆论的关系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首先,既然舆论是公众对社会上有争议问题大体相同的言论,那么舆论一般具有新闻价值,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比如,当今世界上关于中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种种舆论,不仅同我国的人口政策有关,而且涉及中美关系,这就为许多新闻单位,尤其是中美两国新闻机构所注意报道。其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中包括可能引起人们争议的情况问题,以及有关的种种言论,这就为舆论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变化,提供了依据和条件。美国政界出现诬蔑我国人口政策的舆论,就同美国某些新闻机构歪曲报道我国计划生育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祝伟 《东南传播》2016,(10):44-4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事业的党性、人民性和真实性,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的思想保障和方向指引。地方电视台肩负着重要的宣传教育职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助于它们应对多媒体时代多样化文化的挑战、提高宣传教育的"传播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此,地方电视台应当加强舆论队伍的思想建设,突击新闻事业的党性;以"三贴近"为生命线彰显新闻舆论人民性;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保障新闻舆论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张芸 《青年记者》2020,(12):58-59
作为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战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正在全国全面铺开。县级融媒体对于整合县域新闻资源,促进县级媒体转型升级,打通基层新闻舆论"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内容是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硬核",是主流舆论阵地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的中国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反而日趋下降,因此社会监督制应运而生。然而,新闻舆论监管作为社会监督制度的"主力军"也仍不能避免"灯下黑"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避免新闻舆论监管"灯下黑"的问题也成为了不可规避的问题。一、新闻舆论监管在社会中的作用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正是社会矛盾上升、经济文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力发展新闻舆论监管制度能够提高我国党、政府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舆论,是社情民意的重要风向标,网络民生新闻是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舆论的引导关系着国计民生。从研究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特点入手,探究影响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提出引导网络民生新闻舆论要坚持正面引导、柔和引导、及时引导和事实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个历史转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新闻舆论所推动和完成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西安事变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内外有关各方通过新闻舆论作出自己的反应、表明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影响。新闻舆论是整个西安事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新闻舆论又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南京政府的新闻舆论、西北地区的新闻舆论、国统区那些相对独立的民间新闻舆论和国际社会的新闻舆论。在这四个部分的新闻舆论中,前两者虽然很重要,是研究西安事变所不可或缺的,但是对有关各方影响却有限。能对有关各方起影响作用,尤其是对西安方面处理事变过程起决定影响的新闻舆论主要是后两者,尽管由于当时的环境所限,后二者从整体来说,是欠客观和公正的。西安事变时期的新闻舆论对事变的各个当事方都起了作用,但是对西北地区的作用要大于其它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领域是社会舆论的集聚地和发散地,社会舆论中不可避免地潜藏着各种意识形态传播的风险。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运用与推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态势,我国新闻舆论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我们既要正视新闻舆论中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现实存在,又要把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让新闻舆论工作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的战争不同,新闻舆论战是一个新的课题,是新形势下各国为实现自身政治目的、争取国内支持和国际同情的主要斗争形式。本文拟从舆论和新闻舆论战的定义,中日新闻舆论战的背景,新闻舆论战的正义性、客观性、过程性等特点出发,围绕钓鱼岛问题,两国新闻舆论多个回合的较量,从而探讨我国媒体打赢中日新闻舆论战的必要准备以及如何增强我国舆论作战的综合能力,分析打赢中日新闻舆论战的战略意义,为我国提高舆论作战能力和媒体新闻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席海莎 《传媒》2024,(3):91-9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要思想,汲取我们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宝贵经验,就如何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内涵。其中,关于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现实逻辑,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闻舆论的本质入手,分析了当下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几个误区,并重申了新闻宣传中的重要纪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林红 《新闻世界》2012,(8):188-190
徐宝璜以“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而名垂史册,他的新闻学思想一直是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徐宝璜的舆论研究极少关注和发掘,有意无意埋没了许多宝贵的学术财富。本文试图运用历史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徐氏新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简要勾勒徐宝璜的舆论思想轮廓,尝试为我国舆论研究续上从近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一环。同时,徐宝璜的舆论思想在今天仍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网站的赢利模式现状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中国新闻网站赢利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新闻网站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工具,是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首先新闻网站要注重的社会效益,投资新闻网站建设,就是要加大网上宣传力度,是争夺国际舆论的主动权和制高点,打破西方舆论垄断,挫败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舆论进攻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李伍峰在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工作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以来,一直都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生涯中都曾有过办报经历,新闻舆论宣传在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研究有关问题,作出重要部署.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同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又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海新闻舆论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自党成立起就肩负着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全国新闻舆论战线的成绩和贡献,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舆论与新闻     
舆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是一种道义的、精神的力量。它反映民心的向背,预示风云的变幻,对于个人的荣辱,事业的成败,社会的进退,国家的兴衰,具有广泛的影响。舆论同新闻关系密切,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新闻对于舆论的产生、发展、形成关系极大。从事新闻工作,研究新闻理论,都应注视舆论,弄清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薛勇  陈子威 《青年记者》2017,(20):115-1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尤其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在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已经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舆论生态的影响力愈发突出,已经成为执政党执政能力和国家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