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党战略任务.2009年,宁都县将在更新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及胡锦涛总书记今年舂节期间考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3月10日,新到任的中共宁都县委书记王扬金,在下乡调研中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帷幕已经拉开,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经济知识、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管理素质、道德素质、民主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4.
延庆县按照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标准,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和竞争档次,把l广大农村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其新农村建设工作体制和推进机制不断完善。从农民增收趋势看,收入总体水平逐步提高,但总量偏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则是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农民增收的环境体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要构建以效能环境、知识环境和平安环境为内容的环境体系,在环境中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经济知识、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管理素质、道德素质、民主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非简单地集中规划建设新的村镇,把农民迁入新居,关键是要多渠道地增加农民创造收入的机会,从而留住他们让其过上新的幸福生活方式,避免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目前存在的‘空村计'现象。"针对当前正如火如荼展开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三江航天集团总经理冯志高深有体会地说。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因素,提出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社区概念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决策的积极响应。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农民为主要抽查对象展开调查,采取以问卷和访谈为主,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为辅的方式,剖析了农民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对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官曌  彭润金 《科教文汇》2009,(24):237-23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全局出发,总结30年农村改革发展实践和经验,分析目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对推进新时期农村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而落实十七大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新农村建设、贯彻到农村基层组织、落实到农民思想和日常行为当中,是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民是指那些活跃在我国广大农村、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现代思想观念和较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和较高的劳动技能,不仅能够自我生存,而且能够自我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因素,提出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这座大厦的基石。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地位薄弱,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本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仅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历史背景以及劳动力素质问题作以解析。  相似文献   

18.
在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各种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村进入新的黄金发展期。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问题仍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通过农民收入增加这一切实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钧 《华夏星火》2009,(4):68-70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入,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日程,党中心提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入,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日程,党中心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和主力军作用。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强化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