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临碑帖是入门 临帖,要求先"入帖",然后"出帖"."入"就是把所临碑帖的书法,真正学到手,达到形神兼备;"出"就是从原学碑帖中脱化而出,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作为一个书法家来说,"入帖"并不是目的,这只是一种掌握书法艺术技巧所必经的途径,"出"帖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有一定法则的。欲学书法,先必临帖,临帖就要先“入帖”后“出帖”。所谓“入帖”,就是把所临碑帖的书法真正学到手,达到神形兼备,所谓“出帖”,就是从原学碑帖中脱化而出。诚然,古代碑帖浩如烟海,初学书者,必须选择对味口、对路子的、且比较规范的范本,这样既便于学习,又易于掌握。然后由老师给学生认真分析范本的艺术特点之所在,从而找出结字框架、用笔规律。在进行示范时要求学生做到手、眼、心并用,神情专注,物我两  相似文献   

3.
张大千戒赌     
佚名 《教师博览》2005,(7):34-34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碑帖很吃香.价位十分坚挺,所以号称“黑老虎”。张大千祖传的王羲之所书《曹娥碑》帖,就是一头赫赫有名的“黑老虎”。但它竟被当时年轻嗜赌的张大千输掉了,由此,引出了一段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学习书法,读帖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古人说,学字“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业始入神”。这是经验之谈。可是,很多学生对临写比较重视,对读帖却不以为然,甚至不明白何为读帖,怎样读帖。何为读帖?“读帖”实际上是看帖,是在用眼睛“读”的同时,开动脑筋对帖上的字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其艺术特点和规律。通过反复品赏,静观默察,使自己不但领略所临碑帖的笔意体势,而且烂熟于心,储备于脑中,并能令其在想象中复活跃动或映现眼前,这样,临写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落笔得法。怎样读帖?可从揣摩用笔、分析结构、玩味章  相似文献   

5.
出帖就是去掉拐杖自己走路的时候,是逐渐形成自己的书写面貌。出帖可借助的方法:改换工具材料;改变字体的团块形状;借用学过的其他碑帖。创作应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处理;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修养;不要写错别字,在繁简的互换中不能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6.
读帖其实是一个琢磨的过程。书家在临碑帖之前,都会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分析、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等,边看边记。但对于书法基础知识储备远远不够的小学生来说,如果老师不善加引导,那么在小学生的眼中读帖会是一个枯燥无趣而且抽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读帖     
读帖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读帖是临帖的前提。通过同一碑帖之内的比较、不同碑帖之间的比较、读帖与临帖的比较 ,可以较好地把握碑帖的形式。通过与作品的形式相联系、与创作主体相联系、与作品的社会背景相联系 ,可以较好地感受碑帖的神采  相似文献   

8.
论读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帖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读帖是临帖的前提。通过同一碑帖之内的比较、不同碑帖之间的比较、读帖与临帖的比较,可以较好地把握碑帖的形式。通过与作品的形式相联系、与创作主体相联系、与作品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可以较好地感受碑帖的神采。  相似文献   

9.
第三步,出帖求变的跳板。学习书法不外乎继承和创新,也就是入帖和出帖的问题。所谓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书法作品。就隶书而言,怎样求新求变而形成个人风格呢?这就像过河要有船和桥一样,要出帖和创新,也必须有方法有步骤。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世纪,碑学成为书坛的主流,传统帖学开始走向边缘化,很少受到书家的关注。然而沈曾植却另辟蹊径,创出一种碑帖结合的书法风格。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关于碑帖结合的书学理论。本文主要阐述了沈曾植的碑帖兼重、南北汇通、笔法、墨法等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三笔字,选帖是一个很重要问题,只要明确宗旨、古今结合、墨帖与碑帖结合、自选与推荐结合,不难选出适合自己的好帖。  相似文献   

12.
杨宾,清代前期书法家,著有《大飘偶笔》,学书主张以古为尚,倚重笔法,追求骨气,有“第四指”说,且讲究门径取法。品评书家墨迹、碑帖、刻帖等多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描红,是儿童练学书法"初级阶段"的招式。通行的方法是用一张薄纸蒙在上面,"亦笔亦趋",待得"知其大概"后,便让他们临摹了,如果想在书法上有点名堂的话,习书者还必须脱离字帖,这样才能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来。倘若老于"描红",或一味地仿临他人字体,则必“死于前人书下”。这其实讲的就是书法界"入帖"与"出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临摹,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其基本技法。临摹结合临摹是临帖和摹帖的总称,细分又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古籍的界定,业内普遍的看法是1911年以前的书籍称为古籍,而1949年之前的称为解放前旧书。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以碑帖而论,根据历史资料和文字记载的考证,即将失传的碑帖,确是“唯一”并有较高书法艺术和文史价值的,堪称孤本。碑帖孤本必需是刻石、刻帖的原拓本,同时还应“小溪流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征稿是时间较早的拓本,翻刻本是称不上的。善本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校刻…  相似文献   

16.
正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撰斋,别署乙庵等,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清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官至安徽布政司。1901年,沈曾植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改革旧貌,成绩卓著。沈氏书法早精帖学,壮年喜魏碑及章草,其后由帖入碑,熔南北书于一炉,进入了碑帖融合的独有理想境  相似文献   

17.
张伯英先生《阅帖杂咏》笺注董治祥编者按张伯英先生(1871-1949),字勺圃,系我国近代书法圣手、帖学泰斗,铜山人。一生耽于书法,造诣渊深。尤嗜金石碑帖,精品鉴,富藏幸,广见博识,辨析真赝百不爽一,素为学者所推重。尝著《法帖提要》七卷,洋洋百数十万...  相似文献   

18.
王铎在数十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从未中断对晋唐古法帖的临摹改制。其中最能代表其雄强豪迈艺术风格的行草立轴临作,就是依托晋唐尺牍手札改制而成的。王铎以“不离古,不泥古”的临创改制实践,将自己的审美理念与传统书法融为一体,以其骨力洞达、奔放博大而又不失帖学韵致的鸿篇巨制卓然屹立于明清书坛,最终形成其“五十自化”个人独特书法风格。其“托古改制”“入古出新”的书法习古思想和艺术实践,对当今书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清顺治二年(1645年)降清后,官至礼部尚书,掌管弘文院事,加太子少保。王铎受晚明争取“个性自由”思潮的影响,与好友倪元璐、黄道周等在书艺上的切磋以及本人对晋唐等诸家的深入研习,开辟出与董其昌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出色地完成了他“后日史上好书数行”的愿望。
  王铎《临柳公权草书轴》,1500px×4700px,四行,共61字。其落款为“戊子二月十五”,翻阅张升《王铎年谱》得知,“戊子”即为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王铎时年57岁。由此可知,此作为其晚年所书。此件为临摹作品,所临的是柳公权的《伏审帖》。《伏审帖》,草书,凡10行,共84字,帖心高762.5px,故宫博物院藏。《伏审帖》为柳公权家书,书写年月无可考,亦未见前人著录,曾刻入《淳化阁法帖》。  相似文献   

20.
王著的低眼力和低要求使晋人法帖线条一入《阁帖》就被简单化.这种样式成为经典后,经赵孟頫的简单化,到明代又被董其昌放大.刻帖的辗转翻刻,失真、误差越来越大,使帖学至清中期迅速衰落.书法家们意识到这种危机,提出了拯救的办法——学习唐代楷书.唐楷对帖学取法和审美取向进行矫正,并成为阮元、包世臣构建、完善碑学理论的桥梁.在康有为确立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卑唐”则是“抑帖”到“尊碑”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