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课堂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课程整合、预设生成理念的有效体现,也是一种对教学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生成资源是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体验。因此  相似文献   

3.
教学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特征,预设是由人类思维的简约性和概括性决定的,生成是由人类思维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决定的。因此,课堂教学既要合理预设,又要精彩生成,让预设和生成这对矛盾统一体共同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倾听是获取信息、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意见来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的认识更趋完善。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倾听的艺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轨道机械、僵化地沿着预定路线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出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动态”这个名词也频频出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强调了课堂活动的动态生成性。他认为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活力来自学生的动态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可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观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它与预设的关系呢?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相应的校本教研。具体的方式是先定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自主"空间里才能展开思维的翅膀,自由的想象,才能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为构建和谐课堂提供必要的情感要素、个体要素、时空要素、动力要素。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既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又要从课题的导入、过程的展开、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未雨绸缪"——课堂预设要充分成功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课堂教学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把师生定位于教与学单项授受的位置,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接受的地位。为了唤醒人主体意识,关注人的主体状态,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主体发展。改变旧有的师生交往方式,实行课内外结合的开放型教学,已成为教育本质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李月婷 《成才之路》2010,(15):66-66
政治课教学,由于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文质兼美的抒情文字,因而课堂上学生普遍感到没兴趣,厌学情绪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在亲和力、凝聚力、感染力上下工夫,在创造力上做文章,“四力”合成并举,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为了打造积极有效的历史课堂,我也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本文结合人教版选修四第四单元第二课《圣雄甘地》,谈谈对历史课堂预设与生成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广大一线教师,对生成性课堂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把学习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教学预设对构建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意义重大.教师可以通过抓住古代诗文标题之题眼、文章之文眼(或诗歌作品之诗眼)、对作品评价之经典评语,细读文本,精心预设,促进师生展开与文本、作者生活的多重对话,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魏军 《湖北教育》2004,(9):21-21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广大一线教帅,对生成性课堂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变动位置和朝向)、提问权和评议权等还给了学生。然而,由于对生成性课堂的片面理解,一些教师认为“生成”就不能预设,课堂教学应让“教”围着“学”转,一切跟着学生走,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学生想怎样学就怎样学。凡事都应有个度,一味的或不适当的跟着学生走,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5.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加精彩。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师生共鸣、智慧碰撞、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新课堂。  相似文献   

16.
“文学研究中的‘解构’主义倾向,即妄议历史人物.无根据地怀疑一切。这种倾向在‘鲁迅与仙台’研究中虽然比较轻微.但也应该警惕。我们应该提倡对历史人物的温情和善意.而不以臆测或以时事政治需要来衡量人物。”这种以某种功利为目的的所谓的研究,一方面强加了鲁迅思想及其文章意义太多的政治成分.扭曲了作者灵魂和文章意图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蔡秋英 《考试周刊》2009,(10):229-23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在心理学教学中也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文章试从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树立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来构建和谐心理学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因此难以形成有趣的课堂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构建和谐的课堂。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掌控着课堂的节奏以及课堂的走向。今后要构建和谐的课堂就要转变观念,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鼓励自主阅读、个性体验、自由表达.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的革新,不少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智慧、灵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教师暗中操作的那只手被坚决消灭了.一堂初二语文公开课上,课始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纸条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交给老师.接下来语文老师几乎收到了每个学生或多或少的问题纸条,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针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就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解决.一堂课就这样由学生唱戏,教师就隐身幕后.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没有学生应和,没有被教师牵着走,没有上演一出教学的"木偶戏".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构建和谐课堂,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到"教""学"的和谐统一;二要开展生生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