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等专题.以文明史观审视这段历史,就是以"文明"为单位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助于领悟人类历史的真谛,提升历史二轮复习效率与品质.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统观念、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的不同,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历史上各自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中国古代经验实用型科学技术模式和古希腊逻辑数理型科学技术模式.两种模式在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范围上都存在着差别.两种科学技术模式都各有自己的优长和弊端.近现代两种模式逐渐走向了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3.
界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一种与古代科学技术联系密切的门类。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化特质,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界画的发展轨迹及历史面貌。这里通过对不同时期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特质的梳理,探讨其对界画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包括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思想文化进步、科学技术发明等多方面历史的课程,知识内容涉及素质结构中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历史学科的专业教育,而应在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新世纪的发展形势也要求我们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加强《中国古代史》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二题张德水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古代传统的爱国主义源于中华民族的初期,形成于古代,它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道德。近代爱国主义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的基础上 ,以历史史实为依据 ,阐述并论证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五个特征 :一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 ,既有连续性 ,又显示出阶段性的高潮 ;二是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三是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的得到发展 ;四是有机宇宙观、元气论是指导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思想 ;五是官办科技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又一特点。在有关部分还就中、西方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自然观、方法论、社会背景以及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作了比较 ,并得出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科技教育活动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内容是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丰富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充实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科技教育活动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因而形成了一些特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正>一、阐明历史教科书中人物评价问题的必要性笔者查阅了人教社自1992年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搜集其中历史人物,列出了近二十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初步分类统计表(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列出)。据统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有330人,其中帝王将相170人,占总人数的51.5%,科学技术、思想文学艺术领域的人物117人,占35.4%;农民起义领袖有12人,约占3.6%;少数民族人物涉及29人,约占8.7%;女性6人,占1.8%。统计数据显示,帝王将相占据了总人数的二分之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丰富的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科技发明与创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传统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其取得的成绩无法掩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等单纯地做科技史视角的解读,导致结论过于简单化甚至片面化,不利于揭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微妙的深层关系。这些问题主要是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未来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理念上的深刻变化势在必行。而求变的第一步是深入分析过往的误区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犯罪是古老的社会现象,犯罪特征也因为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犯罪毕竟是一个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的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等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史虽然时间漫长,但上述因素的历史承继性也必然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犯罪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从现代刑法学的犯罪构成特征人手,分析中国古代的犯罪成立原则,及其各个构成要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史界对古代宗法制的探索多强调其政治功能,言族权与政权超强结合。其实古代宗法制有很强的渗透力,不但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还有较强的社会功能和一定的经济功能。在隋唐之前、宋元之际和明清时期,各方不同表现。透视宗法制功能,不失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国外科技奖励有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对古代工匠的奖励。这些国家与中国曾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也是国外科学技术发展的起点和科技奖励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而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科学技术在古代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先进的古代科技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学全国统编《中国历史》课本中科技史部分在文化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教好这一内容,弄清中国科技的兴衰及其原因,弄清科技与国力的关系,对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对于他们认清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4.
那种认为“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在中国科技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中产生了情绪化的影响,导致在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认识和评价方面出现片面夸大和‘拔高’现象”的观点,值得商鹤。李约瑟“难题”的科学价值是多方面的,他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论述和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的评价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影响和指导下,中国古代出现多次盛世。中国古代盛世的出现和古代和谐社会之构建,有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借鉴。  相似文献   

16.
历史必修三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本专题可分为四个小专题,即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化、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17.
民本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从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概述了民本思想的形成、转化和超越,并对民本、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略加分别和定位,以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民主制度的进程中,吸取历史的精华,借鉴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棠溪是我国古代四大冶铁中心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以冶铁及兵工技术带动和推进铁器文明的发展地位最为突出。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地理区位、资源优势、技术发展、生产规模,以及历史文献记载和风物遗存、民间口碑,在中国古代冶铁史上,有着“中国古代第一冶铁兵工重镇”的重要地位。棠溪引领了我国以铁器文明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潮头,对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封建社会盛期的宋代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另一种认为,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无论何时都不曾出现下坡.这两种观点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具体地、科学地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问题,我们收集了从公元前650年公元1800年,2450年间共618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以是项成果对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揭示物质运动特性和规律的深刻程度、在科学技术史上的意义为标准,逐项评分,似每50年为一个计时单位,将每一计时单位的科学技术成果总分取对数,作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曲线,如附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计时单位时间总分对数值~*.曲线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既不是在封建社会盛期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也不是在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不曾出现下坡.而是高峰低潮相间、呈波浪形持续发展.附图的曲线对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态势,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的分析,将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概括为中国古代经验实用型科学技术模式和古希腊逻辑数理型科学技术模式。两种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也都有各自的优长与弊端。至近现代,两种发展模式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