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太太喜欢花朵、玫瑰。先生就为她买了一台“号外”冰箱,素的,有别于厨房那个荤冰箱。专门用来冷藏鲜花,而且一次陛团购,不用天天买。一月买一次就好。但张太太并不开心。张先生很仨,也爱太太。他有句豪言:男人挣钱就是给女人花的。他也知道,女人喜欢礼物,所以,他常常送太太高贵饰品,甚至买房子署太太名字,或者干脆送信用卡。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缺点     
史密斯太太说:“多奇怪啊,肖太太对她孩子的缺点从来都是视而不见。”“做母亲的都是这样。”她丈夫回答。“马克,这是多荒谬的说法!我相信,我和男人一样,我孩子的缺点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他们有缺点的话。”  相似文献   

3.
《“一定要让灾民吃上饭”》(以下称《吃上饭》)是湖南益阳电视台记者拍摄的,在’99中国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获短消息二等奖。作为评委,我在审看这条消息时,突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一句诗:“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她的领袖人物也必定会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的食堂里,看到一个女孩,打好了饭,然后排队去领取免费的粥。她周围的人皆在轻松地说笑,或者开心地哼着歌儿在队伍里等候,有时候他们还会用手里的筷子,敲击着空的盘子,口中念念有词。只有她风卷残云般地迅速吃着,还没有移动到打饭的窗口,便在几分钟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5.
百科杂谈     
『吃了吗』的由来“吃了吗”是中国人相互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最常用的语言。为什么用这句话来打招呼?过去,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那时,人们经常想的是能不能顿顿有饭吃,人们之间互相最关心的也是能否吃上饭的问题。因此,人们在互相见面时最常询问的就是:吃过饭没有。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吃了吗”竟成了见面打招呼的普遍用语。(常祖光)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夏季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因“午”与“五”同音,所以,古时又将端午称为端五。明清时代,北方人也习惯把端午节叫做“五月节”…  相似文献   

6.
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把自己和男人嘻嘻哈哈地看着的一本书,塞给一个好奇的孩子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朝花夕拾·琐记》)而孩子持图迟疑、尴尬异常之际,也正是衍太太和她的男人哄然大笑、十分得意之时。自然,衍太太塞给孩子看的正是《红楼梦》中傻大姐拾到的绣春囊之类的东西。鲁迅之所以把童年所见的衍太太的言行示之于众,显然是为了说明成年人不应教唆青少年干坏事,而  相似文献   

7.
一次,苏东坡对朋友刘贡父说:“我每天都要吃三白。”刘贡父莫名其妙。苏东坡解释道:“一碟盐,一碟萝卜,一碟大米而已!”刘贡父苦笑而去。事隔数日,刘贡父差人送苏东坡一封请帖,请苏东坡到他家吃“(?)饭”。何谓“(?)饭”?苏东坡苦思不得而知。到了刘贡父家里,只见餐桌上放的竟是他所谓的“三白”,苏东坡被弄得啼笑皆非。文人无聊,假游戏文字开心取乐,固不足取。然而,不知是失于吝啬,还是故作高深,有人写文章、讲话也热衷于用“三白”一类的简称,最近,看到一份写一个先进商店  相似文献   

8.
靳羽西同记者们在一起交谈去年7月27日至31日,著名美国《看东方》电视节目主持人靳羽西一行5人到黑河采访。我作为跟随采访的记者之一,有机会看到了她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收益不浅。采访前的准备7月27目中午靳羽西一行从北安下火车,饭没吃,水没喝,接着就换乘汽车,直奔二龙山农场。稍休息一会,听了不到10分钟的情况介绍,就投入现场采访。她一针见血地问农场负责同志“你们赚钱吗?”“我们不盈利”,农场负责人回答。“这样政府就不喜欢你们喽!”“我们实行任期制,不称职就下去”。“OK”。次日,在五大连池没有听情况介绍,早晨5点80分,就投入了现场采访拍摄。并当着几百人的面,在翻花泉向疗养员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看得出来,靳羽西来访前是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她已经同被采访的单位很熟悉了。我问靳,您在这次采访前,都做了  相似文献   

9.
聚会     
老公说不回来吃晚饭了,有大学同学请客。他的同学不就是我的同学嘛,虽然同校不同系,可现在都混在北京,同学聚会怎么会把我丢下,让我一个人在家吃泡面?问他是哪一个要捐钱给饭馆,答曰z女,老公的同窗。说起z女,我就更该去了,她初来北京时,我还请她吃过n次饭  相似文献   

10.
亚 妮是浙江电视台培养起来的主持人。在亚妮从事主持人工作的十几年里 ,她刻苦勤奋 ,努力进取。1993年 ,亚妮从综艺节目主持人转型为文化专题节目主持人 ,担任了《文化时空》节目主持人兼制片人 ,2000年开始担任《亚妮专访》节目主持人及制片人。亚妮曾经6次获浙江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 ,两次蝉联浙江省电视艺术特殊贡献奖及浙江“十佳”广播电视主持人 ,以及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金奖和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等荣誉。她的电视专访是颇有特色的。一、亚妮专访是新闻性专访近年来 ,浙江电视台力求体现一个省级台的大…  相似文献   

11.
(四)尤二姐的悲剧评论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数贾琏的贴身小厮兴儿最淋漓痛快。兴儿以“爷的心腹”自居,说家里的这位奶奶“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她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她”;“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她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她”;“估着有好事,她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她自己错了,她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她还在旁边拨火儿”;还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  相似文献   

12.
记者这一行     
这是个让别人听来羡慕的职业 ,表面看起来有车坐、有饭吃、有宾馆住、有“无冕之王”的桂冠。腿长手长 ,哪个行业都可以涉猎 ,热热闹闹 ,红红火火 ,风光 ,潇洒且快活。有饭吃 ,“食有鱼” ,但多是“吃请”。开业啦、庆典啦、剪彩啦、会议啦 ,拿个红包 ,领点纪念品 ,有道是“吃了人的嘴软 ,拿了人的手短”。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请吃” ,目的无非是让你给他宣传。不过记者神通有限 ,也是个小媳妇 ,管束严 ,婆婆多 ,你绞尽脑汁弄的“豆腐块” ,能不能见报还很难说。只要领导说不行 ,你别强调说“是事实” ,事实也不能报道。“宣传有纪律” ,一…  相似文献   

13.
古人用兵,有“十面埋伏”之法。古人写文章亦有此法。《汉书·韩信传》的开篇及中篇,用的就是此法。为便于分析起见,先把此传开篇原文抄录数段如下: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能推择(被推举)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厌)之,乃晨炊蓐食(未起而在床蓐中吃),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不给饭吃)。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信(给饭吃),竟漂数十日(在漂母操作的数十天内,都给饭)。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重重报答)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自己谋食),吾哀王孙(可怜你这公子)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少年又侮信曰:‘虽  相似文献   

14.
凝冰 《新闻天地》2007,(6):32-35
谁能想到,一个知名女主持人由于轻信所谓的爱情,不曾深入考察对方的人品和家庭情况,竟然稀里糊涂地做了别人的“二奶”,更为可悲的是,当她得知真相提出分手后,那个男人竟以索取“感情损失费”为由对她进行敲诈。  相似文献   

15.
徐滔.是中国数以万计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非常独特的一位.她是法制节目主持人.但享有“荣誉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她视职业为事业.倾注生命和心智.一往无前地工作并幸福着。她的节目曾经5次获中国新闻奖、连续三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闻一等奖.28岁时即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2年又获得中国中青年记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  相似文献   

16.
许学芳 《青年记者》2006,(21):69-69
没想到我会出国,还出过两次。第一次是1993年去美国,中国记协组织的。第二次是2000年去欧洲,是欧盟邀请的,说是去开“欧元研讨会”,其实是欧盟向咱们中国宣传他们的欧元。出国访问,我觉得别的都行,就两样不好:一是吃不惯他们那饭,二是听不懂他们那话。美国也罢,欧洲也罢,他们那  相似文献   

17.
优嘉的奥秘     
2002年1月,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新人奖”比赛中,才大学毕业半年多的上海卫视《新上海假日》主持人王优嘉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最佳女主持人”的桂冠,总分居全体参赛者之首。笔者对优嘉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探明了她走向成功的三个主要奥秘。一、面对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望子成龙的爸爸妈妈给优嘉设定的理想目标是“未来的居里夫人”,于是为之进行了倾心的培育。一次偶然的机会,便使她偏离了走向“居里夫人”的轨道,却直奔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目标而去。她所在的高中,自办了一个十分简陋的“金…  相似文献   

18.
周涛,中央电视台著名综艺节目主持人,人称“一品花旦”、“阳光主持”。检视她的经年过往,我们不难发现,十多年来她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资料员——播音员——主持人——新闻官”的四次美丽蜕变。在一次次艰难决断的选择和取舍中,她的性格日渐成熟,阅历日益丰富,事业渐入佳境。她在职场的四次华丽转身,对即将步入职场和正在职场打拼的青年朋友来说,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主持人扮演着多种角色 ,他 (她 )既是一个具有个性色彩的活生生的人 ,同时也是电视媒体的形象代表。此外 ,他 (她 )还要扮演社会 (观众 )所赋予的特定的社会角色。一、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理解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的重要标识 ,一方面要服从电视媒介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满足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而生活中主持人的“个人角色” ,则处在“媒介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 ,如何将个体角色、媒介角色、社会角色这多种角色扮演好 ,是考量电视节目主持人水平的基本标准。《中华医药》栏目对其主持人的“媒介角色”的要求 ,是与该栏…  相似文献   

20.
代刚 《传媒》2001,(10):40-41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主持“一丹话题”、“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等节目。1999年,她参加并出色完成了国庆5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和迎接新千年三大直播任务。她曾经数次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最高荣誉——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此外,她还是北京广播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