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淮海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东临黄海、渤海,西倚太行山及豫西山地。即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平原及部分丘陵地区。黄淮海平原总耕地面积为3.36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2.55%,是各大农业区中耕地最多的地区。 本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热量资源可满足喜凉、喜温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本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光、温、水资源的配合优于东北、西北地区;光照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表1),具有形成优质农产品的条件。现将本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蘇北地勢與沂河泛濫 蘇北是黄河淮河的冲積平原,鲁南、皖北、豫東南的河流,大部份皆經過蘇北流入大海。這些河流總稱爲淮河水系,淮河水系出以沂、泗、沭爲主要河道。古代淮河水系的河道都是有正軌的,自從黄河奪淮以後,水系紊亂,後来黄河雖然早已北遷,而由於淮河故道淤塞,各河道已經無法復原了。沂  相似文献   

3.
黄淮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南侧。北界黄河,南抵淮河,西起豫西山地,东达山东丘陵。系由黄河和淮河冲积而成的平原。 本文在对鲁、豫、皖、苏有关地区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从黄淮平原的自然地理特点出发,试图对水资源的几种调蓄方式及其与旱涝碱综合治理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供有关部门在制定黄淮平原综合治理方案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随着经济等发展,长江流域的生态破坏严重。沿江工业密布,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量相当于黄河水量;大量物种消失,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而江豚正步其后尘;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干涸变"草原"……中部地区地处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贯南北,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流域的关键区域,分布有鄱阳湖、巢湖等重要湖泊生态  相似文献   

5.
一 造林遇到的主要障碍 造林绿化,是我国“三北”地区生态改造工程的主战场。利用黄河河滩地造林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殊有利条件。但这一有利条件却至今未能发挥其优势。 黄河干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段长830公里,全段河滩总面积160万亩,林地如今只剩24万亩,占15%。造林余地很大,除了农田62万亩,牧场45万亩,还有沙滩、旧河道、道路等29万亩。这29万亩中,至少有20万亩可用于造林。再加上黄河防洪堤两侧可用于造林的25万亩,实施林带护农田、林牧交混场可增加的35万亩,共计余地80万亩。 为什么80万亩余地至今闲置,不能实现造林绿化呢? 除了经营管理体制等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黄河河道不稳定。近年统计,本区全段有险工60余处,两岸各分段险工长度总计达200公里。在如此不稳定的堤岸和滩地上种树,风险太大,效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探讨了如何发展大运河体育文化,完善运河两岸的体育设施,以及大运河体育文化发展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北至涿郡(今北京一带),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以洛阳为中心,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直辖市,纵贯中国华北大平原,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孕育了运河两岸座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子华 《今日科苑》2014,(3):103-106
正我国有近六亿亩盐碱荒地,在盐碱地上植树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是广大绿化工作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胜利油田所在地的鲁东北滨海盐碱地为现代黄河冲积三角洲,如今黄河正以每年一、二百亩地的速度增加着三角洲冲积平原的面积,但是由于受沿海浸淹的影响,滨海盐碱地的地下水位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40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灾害、植被与土地利用变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干湿、极端旱涝等的变化特征,以及历史农耕发展对土地覆被的改变和垦殖率变化的总体趋势;并从长期变化视角简要讨论了这些变化与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决口改道的宏观关系。主要结论有: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温度与干湿呈显著多尺度周期波动,且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干湿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极端旱涝发生频率存在阶段性差异。至公元初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已被开发为一个垦殖范围与今相近的农业区,其自然植被分布极为有限,且其后的农耕垦殖强度虽有大幅波动,但总体呈增加趋势。上述因素变化相互交织影响了黄河中、下游水沙输送平衡、河道淤积和河床稳定,是引发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重现“筑堤—淤积—悬河—决口改道”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些认识可为进一步科学理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下游地区河流安澜的关系提供历史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2):139-141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研究”是“六五”期间我院承担的一项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黄淮海平原是指黄河、淮河、海河的冲积平原。它是我国最大冲积平原之一,面积达38.7万平方公里,耕地近3亿亩,人口近2亿。行政上包括冀鲁豫苏皖5省的部分地区和京津2市,约320余县市。该平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之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全区拥有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8个,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10个,还有4个大油田。但是,该区旱涝盐碱  相似文献   

10.
且说淮河流域淮河是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一条大河。沟通南北的运河,又贯穿了淮水系统而与淮河交叉着。运河的水源主要是承接山东中部的泗水,在泗水之东又有沂河及沭河,它们与淮河也具有本流与  相似文献   

11.
青海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建设的空间布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黄河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区,其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青海省在距今7000年~3 000年时出现过气候适宜期,最暖时平均气温较今高出3℃~5℃,降水量比现在高出30%~80%,青海湖含盐量下降,湖面比现在高出18m,此时的环境以温暖湿润为特点.青海地区20世纪的升温则以暖干为主要特点,在千年尺度上,现在处于干冷时期;而在百年和十年尺度上,则处于增温期,继续升温可能伴随降水的增加.关于青海地区目前生态环境的判断是整体恶化、局部改善.根据青海省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建设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黄河长江源头区、黄河上游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地区.每个地区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杨桂山 《资源科学》1991,13(3):41-47
沪宁杭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下游,位于亚热带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温暖湿润、降水较丰。境内地形,北部为水网平原,西部和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水系上分属淮河、长江和东南沿海诸河三大流域,以长江流域面积最广,约占全区总面积60%。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苏省沿江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和南通7市及所辖各县)和浙江省杭州湾地区(杭州、宁波、绍兴、嘉兴和湖州6市及所辖各县),总面积95420km~2,耕地面积4885万亩,总  相似文献   

13.
治理淮河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是我国中原大地上一条古老的大河。古代它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谓“四渎”,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淮河水系原本完善,水流畅通,独流入海。12世纪以后,由于黄河夺淮700年之久,现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两大水系,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19万平方公里。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平均比降为万分之二。上游流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河长360公里,比降万分之五;中游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河长490公里,比降万分…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上游地区矿产与水资源及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晓峰 《资源科学》1992,14(1):26-30
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黄土高原地区,跨晋、陕、甘、宁、青、蒙、豫七省(区)。总面积约73万km~2,总人口7269万人,耕地面积约1.8亿亩。这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和重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基地。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结构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将起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由于该地区地处我国东部与西部的连接地带,所以其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势的发挥对于增加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我国建设中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开荒重点省区。全省宜农荒地面积1.13亿亩,几乎等于现有耕地面积。在宜农荒地中,甸子地面积占54%,约有0.61亿亩,而且分布较广(图1),其中大兴安岭地区1913万亩、呼伦贝尔盟1596万亩、黑河地区874万亩、合江地区398万亩、伊春市291万亩、牡丹江地区243万亩、嫩江地区237万亩。因此,如何开垦利用好甸子地是很重要的。我们于1973—1977年对该地区荒地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目前为止,引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万亩。随着沿黄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如何解决黄河下游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黄河下游两岸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我国的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十六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约二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国家气象局于一九八二年组织了《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研究》协作课题。在亚热带东部22°09′—32°10′N,110°18′—119°33′E的云开大山、南岭、博平岭、罗霄山、雪峰山、武夷山、天目山、大别山和鄂西山地(包括武当山和神农架)等十大山区的不同坡向、  相似文献   

18.
王洪道 《资源科学》1986,8(2):77-83
一、湖泊概况 东部平原湖泊系指分布在长江、淮河中、下游,黄河与海河下游及大运河沿岸的湖泊,这些湖泊大多是由地壳沉陷和河流的冲积作用所形成(图1)。区内湖泊均为淡水湖,面积为21532km~2,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4%(表1),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及巢湖就分布于此。  相似文献   

19.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5,(2):F002-F00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也受到各学科各行业人士的支持。怎样务实地贯彻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学、环境科学、经济学、规划学、人口学、资源学、地球科学、气候学、水利学、地理学和大协调学等相关学科更应该努力承担的时代责任。大协调学研究中心赵营波同志研写的研究报告《建立淮河全流域大协调水利机制》,被安徽省人大张春生副主任批示给该省水利厅负责同志:“该文运用大协调学,就淮河全流域治理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望能对此文引起关注。”本期“专家论坛”栏目刊登了这篇论文,文章对带动长江、黄河、湘江、珠江等大小流域建立大协调机制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对提高全国的国土资源保护和  相似文献   

20.
大西北的资源与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西北辽阔广大,包括陕、甘、宁、青、新,面积共计304.3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58.7%,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人口约9000万,为全国的7%,人均土地面积3.8公顷(57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其中耕地1853万公顷(2.78亿亩),人均耕地0.203公顷(3.09亩),高于全国人均数的一倍。还有大面积的草地,计65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