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设计思想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本课的新课引入以复习"电解质的电离"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入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意义学习,进而自然地进入到新授内容"离子反应"中。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以演示实验为基础,对实验现象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体会化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认识知识的本质。整个教学设计力求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1·掌握电解质的电离过程。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重点、难点: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2·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相似文献   

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是在学习了整式的有关概念之后的一节课。整式的加减是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的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渡,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整式加减的知识基础则是同类项的概念及同类项的合并,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从而把整式化简,所以本节课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课是上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第二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有关的简单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认知这一概念时的最大障碍在于其抽象性,同时"物质的量"、"摩尔"等具有混淆性的新名词的集中出现,不利于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本课设计从计量思想方法回顾、集合体方法采用、集合体量的确定、物理量的规定、微粒数和物质的量的转化等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引导下逐渐形成对抽象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感受此种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优点。2.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体会这是一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
疑者,问题也。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开端,是点燃学生思维的一根导火线,也是驱动学生探索的催化剂。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会问,“问得巧”能使得师生思维产生“同频共振”,增进师生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驱动学生积极参与。“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该是问题设计的高境界,以下是笔者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谋求手段的一节教学设计,愿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9.
先前,语文教学不重视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感情熏陶,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繁琐分析上,这种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语文课程应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1教学设计思想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教学模式和策略设计旨在对素质教育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笔者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启发、点拨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粤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材第28到31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为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的学习打下基础。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罗学语 《广西教育》2010,(23):59-60
“二项式定理”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必修)》中的内容。它实际上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继续。教材试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导出二项式定理的思维过程,深刻领会蕴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究获得知识的乐趣。本课的重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推理二项式定理,教师如何启发引导才能自然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了这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徐雁 《化学教学》2012,(1):38-39
将常见酸、碱、盐的鉴别与"厨房中的化学"、化肥的鉴别联系起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15.
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中,我刊共征集到关于“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课例设计稿50多篇(具体名单附后),在此特遴选其中四篇有代表性的课例予以刊发,供大家参考研究.欢迎广大读者对刊发的四篇课例展开点评.点评可以是针对单个课例的点评,也可以是对四个或某几个课例的综合点评,点评截稿日期为2009年10月1日,刊出时间为2009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16.
<正> 1 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以"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本节教材的知识建构线路: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建构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可溶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是可逆过程形成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概念。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学会通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用运动的观点研究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4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的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它使化学学习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过渡。作为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对学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至关重要,它也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刚 《小学语文》2011,(7):62-65
【教学内容】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3课。 【设计理念】 1.课文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全过程,叙述重点是她的“孝”。针对文本的这个特点,本设计围绕花木兰爱亲人胜过爱自己的优秀品质,紧扣相关文句,展开全文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